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时代—附录

目录

成吉思汗兵法689

十三世纪,所有蒙古人都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这种信念源于他们的萨满教。萨满教徒崇拜自然万物:天空、太阳、月亮、河流和山脉等等。天既是他们的指引,也是他们的意识;因此,每个萨满教徒生来自由平等。成吉思汗和其他蒙古人一样,也是一位萨满教徒,他平等对待每个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指挥下,蒙古人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时代的挑战。他们的力量在于团结一致,以及他们运用狩猎技巧和发展游牧经济的方式。他们拥有优秀的骑兵,铁一般的纪律、高昂的士气和卓越的领导能力,确保了他们作为一支骑兵部队无与伦比。他们特别关注士兵的福祉。成吉思汗曾说过:“我的士兵多如森林,他们的妇女足以组成庞大的军队。我要让他们吃鲜美的肉,住漂亮的蒙古包,在肥沃的土地上放牧牲畜。”他以关心士兵而闻名,并且小心翼翼地避免让他们超出承受极限。由于蒙古人口稀少(有人说超过一百万;我倾向于认为是两百万),人命极其宝贵。从成吉思汗的战术可以看出,蒙古人倾向于避免肉搏战,以尽量减少士兵的伤亡。如果一名蒙古士兵因疏忽而阵亡,他的指挥官会受到惩罚;如果一名受伤的蒙古士兵留在战场上,他的部队指挥官会被当场处决。

1241年12月,蒙古人在拔都王子(金帐汗国创始人)的率领下进入匈牙利,并在萨约河畔进行了一场大战。由于木筏未能及时送达河岸,约有二十名蒙古士兵丧生。拔都王子严厉斥责了他的副手、著名将军速必台(成吉思汗的四大猎犬之一)的延误,尽管有人认为速必台和他的士兵迟到只是因为他们正在萨约河上架桥。显而易见的是,成吉思汗非常关心他的士兵。他率领十二万九千名蒙古骑兵在国外征战了二十多年,他的黄金法则是“相互忠诚”。由于他对待军队的方式得当,他得以保持相当稳定的兵力。通过间谍、商人和线人组成的网络,成吉思汗和他的将军们对他们想要进攻的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状况建立了非凡的了解。据说,在早晨,当空气最清新的时候,蒙古人可以看到四五英里远的地方,听到二十英里外的马蹄声。即使在近代,骑兵也能在九天内从乌兰巴托骑行到张家口——大约600英里的距离。1221年,成吉思汗的军队在两天内从巴米扬骑行到加兹尼,途经喀布尔,行程130英里。每个男人从三岁开始学习骑术,并从十四岁开始服役,直到六十岁。

马可·波罗告诉我们,蒙古骑兵经常在马背上全副武装地睡觉,而他的骟马则在吃草,他可以十天不做饭。在这种情况下,他靠十磅干凝乳、两升马奶酒和一定量的腌肉维持生命。蒙古士兵有三四匹备用骟马,并且不会骑乘骟马,除非它休息了三四天。蒙古人出征时会携带牛羊。如果食物短缺,他们就会猎杀野兽。
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中国北方的金朝时,他的军队约有11万蒙古士兵。 1219年,蒙古军队进驻花剌子模领土时,军队规模约为15万(有人说只有9万),但除此之外,他还增派了许多辅助部队,包括库尔德人、突厥人、土库曼人,甚至还有中国人。成吉思汗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从不喜欢在第二个战场作战,他更倾向于集中兵力,每次只在一条战线上作战。

成吉思汗的十六计


[l] 乌兵散星法(又称海浪法)

面对敌人时,蒙古军队会分成三五人的小队,以避免被包围。当敌人重新集结时,蒙古军队也会重新集结。他们会像从天而降的什么东西一样突然出现,又像闪电一样消失。进攻的信号是一声呐喊或一声鞭响。一百名骑兵可以包围一千名敌军,而一千名骑兵可以控制三十三英里长的战线,以便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攻击敌人。

[2] 骑兵冲锋法(又称凿击法)

一队骑兵会直接冲入敌阵。如果第一次冲锋失败,第二队甚至第三队就会发起进攻。无论敌军多么强大,即使他们有十万之众,也抵挡不住他们的冲锋。最终,蒙古骑兵接到信号后,便会从四面八方冲入敌军阵线,摧毁他们的阵型。

[3] 弓箭手战术

弓箭手手持盾牌,下马射敌,有时还会利用马匹作为掩体。其他弓箭手则骑马射击。(这些马经过训练,会在奔跑中突然停下,以便弓箭手瞄准。)一旦敌军遭到攻击,他们的阵线就会被突破,溃散。此时,骑兵就会发起攻击。

[4] 扰乱战术

如果敌军在战场上兵力强大或躲藏在堡垒中,蒙古人就会将牛群和野马赶入敌军阵线,造成混乱。

[5] 消耗战

当敌人摆出防御姿态,长矛排成一排,阻止骑兵冲入阵线时,蒙古人便会撤回主力,只留下几支小队,用弓箭射向长矛阵线,以骚扰敌人。由于缺乏食物、水和休息,敌人最终不得不撤离。一旦疲惫不堪的部队开始行军,蒙古军队便会发动突然袭击。

[6] 迷惑与恐吓
1204年,成吉思汗命令士兵在蒙古西部的萨里草原扎营。每个体格健壮的士兵都点燃了五堆篝火,火堆之间相隔一段距离,吓退了乃蛮人,使成吉思汗得以击败他们。
当蒙古人遭遇数量上占优势的敌军时,他们常常派士兵用树枝绑在马尾,扬起阵地后方的尘土。敌军看到尘土,往往以为大批援军即将到来,于是落荒而逃。蒙古人还在备用马上放置填充人偶、蒙古小孩和女性,以使军队规模比实际大得多。1221年,蒙古将军失其忽突屈在喀布尔和加兹尼之间的比鲁安与扎尔丁交战时就曾使用过这种伎俩。

[7] 诱敌入伏战斗

一开始,蒙古士兵就会佯装撤退,故意丢弃金银和其他障碍物。这种战术很少使用——例如,当他们无法闯入戒备森严的城市或通过坚固的隘口时。1211年,蒙古人首次进攻中国北方的金朝领土时,成吉思汗派遣哲别和固亦古涅克先攻著名的恰布赤亚尔隘口。蒙古军无法突破这座山口,因为它背靠悬崖峭壁,而且防御坚固。于是他们决定缓慢撤退,引诱敌人。金军以为蒙古军放弃了抵抗,于是追击,在走了一段距离后,他们惊讶地发现,撤退的士兵突然转身反击。就在这时,蒙古军主力从四面八方出现,埋伏在事先布置好的阵地中,对敌人进行屠杀,直到敌人的尸体堆积如山,一直到奇布恰亚尔,“如同朽木”。哲别猛攻奇布恰亚尔城门,夺取了这座山口。 1222年5月,蒙古将领哲别和速别台率领两万蒙古骑兵,从里海西岸向西北追击溃逃的钦察人(或库曼人),直至基辅。蒙古军在第聂伯河东岸与三万名俄罗斯和库曼人的联军相遇。有人认为,速别台仅率领两千名蒙古骑兵,用九天时间将俄罗斯和库曼人引诱至流入亚速海的卡尔卡河,而蒙古骑兵主力(两万)正在那里守候。在哲别和速别台的指挥下,蒙古军于5月底发起进攻,并歼灭了大部分敌军。

[8] 弧形阵型

蒙古人会派出两支小队,形成一条宽阔的弧线,形似弓尖,但主力部队则驻扎在弧线中心,藏匿于阴凉处,等候敌人。这两支小队先行与敌人交战,射击激怒敌人,并将他们引诱到主力部队等候的地方。这两支小队也从敌人侧翼或后方进行包抄。蒙古人称这种战术为“弓形战术”。哥萨克人也使用这种战术击败敌人。

[9] 闪电进攻与突袭

这两种战术或许是所有战术中最重要的:闪电进攻意味着速度,而突袭则意味着突然性。1203年,蒙古人袭击了翁坎,当时他已经搭建了一座金色的蒙古包,正在大快朵颐。在成吉思汗的指挥下,他们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王乾父子落荒而逃,而他的全军却投降了。这是成吉思汗“奇袭”战术的一个例子。1213年,哲别率领的蒙古军队未能攻下东昌城(奉天),于是他们撤退了六天,走了大约170英里。守城的敌人以为蒙古人放弃了,但哲别却卷土重来,一夜之间跑完了这段距离,发动了奇袭。

[10] 迂回战术

(a)当蒙古骑兵无法从正面攻击敌人时,他们会留下一小队人马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同时,主力部队绕道而行,从敌人的背后攻击敌人。历史上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些策略。1207年,成吉思汗命令杜尔贝多克辛攻打蒙古北部的土默特人。他留下一小队士兵沿着主路前进,并命令精锐部队沿着野兽出没的道路前进。他们爬上最高的山峰,然后突然从天而降,趁敌人正在大快朵颐时将其歼灭。1213年,当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骑兵想要攻占恰布赤亚尔山口时,金军在山口筑起了防御工事,并在通往北面的道路上布设铁钉,以阻止骟马前进。山口的入口也加固了铁门。成吉思汗留下一小队士兵向金军射击,然后率领主力向西返回山口的南端。他攻占了一个叫南口的地方,然后继续攻占了关口。

[11] 包围战术

成吉思汗多次使用这种战术来消灭敌人。这些战术基于敌人的实力和阵型。如果敌人的
侧翼和后方暴露无遗,而城防部队又较弱,蒙古人就会从四面包围他们。如果敌人将军队部署在河边,露出两三个侧翼,那么蒙古人就会从河岸的四面包围他们。1221年,成吉思汗消灭了部署了蒙古军队在印度河西岸的进攻,是通过两面或三面进攻。普拉诺·卡尔皮尼(Plano Carpini,1246年在蒙古)记录道,蒙古人总是先派出俘虏的士兵和非蒙古士兵,由少数蒙古人率领,与被包围的敌人作战。只有这样,强大的正规军才会像凭空出现一样,增援要塞,从两翼包抄敌人,最终将其消灭。

[12] 开放式战术

如果敌人非常强大,并准备决一死战,蒙古人就会在队伍中留下一个缺口。这样,敌人可能会以为找到了逃跑的路线,然后四散奔逃。就在这时,蒙古人会锁定一个合适的地点,杀死逃跑的敌人。


[13] 刀箭合一

蒙古人尽可能避免肉搏,而更喜欢使用射程在200 到 300 码的弓箭来杀伤敌人。普拉诺·卡皮尼 (Plano Carpini) 记载:蒙古人尽可能从不进行肉搏。他们总是先用箭射杀敌人及其战马。在杀死或击伤敌人及其战马,使其虚弱无力后,蒙古人再进攻,将其彻底消灭。

[14] 紧追战术和分散战术

如果获胜,蒙古人会全力追击敌人,以至于无人逃脱。如果失败,他们会四散奔逃,让敌人无法追上。

[15] 灌木丛战术

这种战术将士兵分成许多小队,虽然彼此保持联系,但在前进时保持低调。这种战术在夜间、黑暗或阴天也使用。

[16] 包抄战术

(b)蒙古军要到达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目标,需要行军超过1500英里。花剌子模沙阿已将军队部署在锡尔河沿岸。蒙古军将军队分成四支队伍,其中三支渡过锡尔河迎战沙阿。第四支也是最大的队伍由成吉思汗亲自指挥,他们没有向南,而是向北转,然后正西进入克孜尔库姆沙漠。该地区既没有道路,也没有水源。数月来,成吉思汗秘密穿越沙漠,而沙阿的军队则在前线精疲力竭。1218年3月,成吉思汗从敌后400多英里处接近布哈拉。军事史学家认为,这场战役是有史以来最具戏剧性的迂回迂回战术之一。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
杂志资料

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时代—第十二章

2025-4-14 18:00:58

杂志资料

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时代—参考书目

2025-4-14 18:07: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