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时代—引言

蒙古秘史

谨以此书献给古往今来所有时代的蒙古人—虫哥翻译

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生平与时代-翻译、注释并由乌尔根格·鄂侬作序

伦敦和纽约

首次出版于2001年由RoutledgeCurzon出版社出版
地址:2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OX14 4RN
本版本于2005年在Taylor & Francis电子图书馆出版。“如需购买本书或Taylor & Francis或Routledge出版社的数千本电子书,请访问www.eBookstore.tandf.co.uk。”© 2001 Urgunge Onon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出版商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电子、机械或其他方式(包括影印和录制)或任何信息存储或检索系统转载、复制或使用本书的任何部分。
大英图书馆出版数据编目 本书的目录记录可从大英图书馆获取

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数据编目
本书的目录记录已申请ISBN 0-203-98876-0 主电子书 ISBNISBN 0-7007-1335-2 (Print Edition)


目录

引言

        东方历史上仅出现过三位伟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一位王子,出生在如今的尼泊尔。他饱受人类苦难的折磨,于是离开家庭,通过冥想获得启迪,最终成为佛陀。根据他的教义,人生苦乐参半,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而断除欲望则可以止息痛苦,而止息的途径在于正道。这种“因果”哲学向北传播到西藏,吸收了当时流行的苯教,并在本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产生的融合体,即喇嘛教,可以被批评为消极被动、宿命论。喇嘛教在忽必烈汗(1215-1294)统治时期,在蒙古人中盛行。

         孔子与佛陀同时代,出生于中国的下层贵族家庭。孔子希望中国恢复和平的黄金时代。他还说过“天下为公”,尽管他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但他也暗中相信一个由贵族世袭权利塑造的社会。他帮助中国人树立了“中国是宇宙中心”的观念;并劝说普通中国人只效忠自己的家庭和皇帝。儒家思想传播到了东方实行定居农业的国家,但未能传播到蒙古这样的游牧国家。铁木真,成吉思汗的本名,于公元1162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出生于一个部落首领的家庭。一些历史学家,例如波斯人拉希德丁(1247-1318),犹太裔历史学家,认为成吉思汗出生于1155年,即猪年。犹太人和穆斯林(以及蒙古人)都不喜欢猪,而且许多波斯人深恶痛绝蒙古人,因为蒙古人在他们国家建立了一个王朝(伊尔汗王朝,从1265年到1335年)。因此,拉希德丁将1155年定为这位蒙古世界征服者的出生年份,或许让他感到些许欣慰。然而,成吉思汗确实死于猪年,即1227年。

        蒙古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它兴起于蒙古腹地北部森林地区的狩猎经济。这一时期,“梅尔根”(mergen)这个称号应运而生,意为“优秀的猎手”或“聪明的人”。蒙古人走出森林后,创造了一个新的称号“巴图尔”(ba’atur),意为“英雄”,这表明当时不同的蒙古部落之间相互征战,并且可能过着游牧生活。大约在公元8世纪,出现了两个新的称号:“诺颜”(noyan),意为“领主”;以及“坎”(qan),通常用英文拼读为“汗”(khan)。公元6世纪,突厥游牧部落(后来被称为鄂尔浑突厥)迁入今蒙古境内,并统治该地区直至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被维吾尔族(一直居住到公元8世纪和9世纪)取代。公元十世纪,辽朝(又称契丹)在该地区东部,即今满洲建立。契丹王朝于公元916年至1119年统治,之后被另一个游牧民族——金朝(又称阿勒坦兀鲁思,1115-1234年)所取代。

1 “蒙古”一词一直用作部落名称,直至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晋升为大可汗。此后,该名称成为国家名称的代名词,直至1271年大可汗忽必烈正式启用元朝。此后,“蒙古”便成为蒙古族的统称。


蒙古人是额尔贡2和科伦瑙尔3地区的一个小游牧部落。这个蒙古部落在公元970年6月之后的几年里迁徙到克吕伦4、斡嫩5和图拉5地区,是这一时期众多四处游牧的部落民族之一。住在毡帐里的民族包括塔塔尔人、汪吉拉特人、克列伊孜人、乃蛮人、泰亦赤兀扈特人和篾儿乞支人。所有这些民族都使用与蒙古人相似的语言,但他们只有在被蒙古部落征服或与蒙古部落结盟后才被纳入蒙古人的范畴。成吉思汗的祖先属于蒙古部落博尔济吉人部下的克雅特支系。各部落之间世世代代都存在着部落间的纷争和权力斗争,而辽朝和金朝等外敌则从东方统治着他们。南方的唐库特民族(1002-1227)和西方的维吾尔族都在等待着进攻的时机。然而,到了12世纪,现今蒙古地区周围的民族日渐衰弱;金朝尤其如此,当时金朝正与中国南方的宋朝交战。与此同时,蒙古人以及其他游牧部落凭借其庞大的牲畜群,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为了享受这种新的繁荣,他们试图结束部落间的战争,并和平共处,同时与外部敌人结成统一战线。成吉思汗出生于1162年,他满足了人民的一项需求。众多部落都很强大,但缺少一位领导者来团结他们。

2 额尔古纳河。
3. 拜尔·莱克上校。
4 克鲁伦。
5 站立。
6 有关此日期,请参阅 Hua-sai 和 Dugarjab 1984 年出版的著作,第 63 页。 271,没有。 3.


1189年,铁木真首次被其部落拥立为成吉思汗,并于1206年在克吕伦河畔举行的蒙古贵族和蒙古骑兵高级将领的盛大集会上,全体蒙古人确认了这一称号。这次集会标志着蒙古各部落的统一和蒙古军事机器的诞生,也是在草原上建立新秩序的第一步。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人缺乏民族认同感。成吉思汗的历史作用在于赋予他们这种认同感。他对祖籍故土的强烈认同感,几乎类似于现代的民族主义,以下事件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他给三位离开他、投奔他的蒙古对手的追随者送去了一封信。他告诉他们,现在他们只能靠自己了,但除了蒙古人之外,他们决不能让任何人在克吕伦河、图乌拉河和斡难河这三条河流的源头扎营。蒙古部落信奉祖传的萨满教;他们崇敬天空,并崇拜太阳、月亮、星星、山川、水草、树木和一切自然界中的神灵。作为萨满教徒,他们没有教堂,也不需要教堂,因为崇拜往往是个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直接沟通的体现;萨满祭司的中介作用,是成吉思汗本人常常不愿采用的一种选择。

对萨满教徒来说,灵魂与天堂直接相连,因此,个人是其自身宇宙的中心。天堂只不过是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天堂是我们的指引;在天下,我们生而自由平等。成吉思汗从未受佛教消极哲学或儒家僵化教条的影响,后者将宇宙简化为家庭或国家。成吉思汗和蒙古人所效忠的宇宙不受亲属或地域的约束。正因如此,仅凭200万蒙古人和12.9万骑兵,就能建立起世界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

亚洲其他伟大民族——例如印度人和中国人——从未能够与这一成就相媲美。失败的原因在于印度人和中国人的世界观,它们比蒙古人的世界观更加束缚和局限,而蒙古人当时甚至没有“国家”一词。(当时,“乌鲁斯”(Ulus)意为“民族”,后来在现代蒙古语中获得了“国家”的附加含义。)因此,蒙古人将宇宙视为他们的帐篷。

十三世纪的蒙古人代表着游牧文明,十八世纪的英国代表着海洋文明,而二十世纪的美国人则代表着科学文明。是什么动机促使他们建立帝国?英国人和美国人寻求的是殖民陆地和太空;而蒙古人只是在迎接挑战。 “天若有道,”成吉思汗告诉他的儿子们,“你们将出征大海……越过高山峻岭,发动战争……用翅膀传回消息。”

已故的欧文·拉蒂莫尔教授认为,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略家。他写道:“成吉思汗是一位军事天才,能够掌握新技术并加以改进,他的地位远超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凯撒、阿提拉和拿破仑。”(最近,《华盛顿邮报》将成吉思汗评为“千禧年风云人物”,称他“是一位极端主义者,体现了人类半文明、半野蛮的二元性”。该报则半开玩笑地拒绝了哥伦布获得“千禧年风云人物”的称号,理由是“有点无聊”。)7

下图显示了亚历山大大帝、忽必烈可汗(1215-1294)和拿破仑的帝国。忽必烈统治下的蒙古帝国东起爪哇和朝鲜,西至波兰,北至北冰洋,南至波斯。蒙古人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方大陆的道路,这条道路使人类、文化遗产和影响得以再次安全地交流,这是一千年来第一次。他们通过马匹中转站连接亚洲和欧洲,缩短了两大洲中心地带之间的距离。1242年3月蒙古人入侵匈牙利期间,第二任大可汗窝阔台驾崩的消息从蒙古本土传到约4000英里外的布达佩斯,只用了40天时间。据报道,紧急消息可以通过特快信使以每天200多英里的速度传递。在13世纪,蒙古领土与南面的金帝国(1115-1234年)接壤(包括后来被称为满洲的地区);宋朝统治下的中国则位于金帝国之外。金人原本是游牧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并逐渐遵循儒家思想。蒙古西南方向是唐古特人的西夏王国。再往​​西,在中亚绿洲周围,是维吾尔族,一个曾经强大但如今军事实力衰落的突厥民族。到13世纪初,金宋之间的战争严重削弱了两国的实力。南方的这些动乱,以及长期相对和平的内部局势,减轻了蒙古人的压力。到12世纪末,蒙古人的牲畜数量显著增加。为了维持繁荣(并最终将自己转变为世界强国),他们需要成吉思汗最终提供的那种充满活力的中央集权领导。

成吉思汗是一位高瞻远瞩的统治者,也是一位天生的外交家。他深谙民意,并巧妙地领导着他们。从他登基到1227年去世,他没有杀死任何一位与他共建帝国的将领,也没有一个人背叛他。(在这方面,20世纪的帝国缔造者们应该向他学习。)铁木真童年艰苦,却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和外交家。尽管据说他目不识丁,但他本能地知道如何与其他部落首领打交道。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于1189年被提升为部落首领,并于1206年被授予蒙古大可汗的尊号,成为蒙古大可汗。那时他已结婚(约 1178 年),并生有一子,名叫术赤 (Jochi)。9

成吉思汗建立并维系了他的帝国,依靠三种至关重要的纽带——“库达”(quda)、“安达”(anda)和“诺科尔”(nökör)。他运用这些游牧部落所熟知的概念,凭借高超的技巧和远见,将庞大而流动的人口团结起来,并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战斗机器。“库达”指的是婚姻。成吉思汗巧妙地安排了许多联姻,例如,他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盖鲁德王朝的阿尔斯朗·坎,因为坎未经战斗就屈服于他。一个潜在的敌人就这样成了女婿。10

“安达”是宣誓兄弟情谊的纽带,它由一件珍贵的礼物来确认,例如成吉思汗送给克列伊德部落托里勒·坎的黑色貂皮袄,托里勒·坎是他父亲的“安达”。11 在这种情况下,也建立了一种牢不可破的纽带,只有死亡才能切断。“诺科尔”是友谊的纽带,它将成吉思汗的追随者与他维系在一起,这种关系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领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凭借这三条纽带,成吉思汗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忠诚网络,并确信,当他需要支持时,他可以依靠众多远近部落成员,因为他们都被他精心编织的坚固网络紧紧地维系着。成吉思汗还利用他对部落事务的深入了解和天生的外交才能,操纵着他麾下的蒙古人。例如,他与景教徒翁古德人(居住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南部和伊犁盟北部)通婚。12 后来,当他于1211年攻打金朝时,他们充当了他的向导。1218年,他攻打喀喇契塔人时,也同样利用了维吾尔人。后来,当他和他的军队迁往花剌子模13地区时,这些喀喇契塔人又充当了他的向导。

8 人们普遍认为铁木真不识字,但没有书面证据证明这一假设。

9 参见 Onon 1990,第 72 页,注 197。

10 参见第235节。
11 参见第104节。
12 参见第202节。
13 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在派兵进攻之前,会派遣特工尽可能多地打探目标民族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例如,当他得知卡拉基塔德地区的佛教徒和穆斯林发生宗教冲突时,便指示他的总司令哲别大人于1218年宣布完全的宗教自由。特工或间谍在他的所有战争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不止一次地救了他一命,例如巴代和基什利克向他提供了重要情报,14 以及戈罗拉斯部落的科里代通过提供关键事实阻止了一场危机。15 他的间谍似乎无处不在——因此塔延可汗的妻子才会说“蒙古人身上有股臭味”。16 除了间谍之外,消息主要通过四个渠道传播。这些渠道是:蒙古商队,始终在移动;被迫交出情报的战俘;自愿投降的其他人;以及被即将遭受攻击的人征服的部落成员。作为一名缺乏宗教热情并相信自由崇拜权利的萨满教徒,成吉思汗于1218年向他的臣民宣布了宗教宽容政策。他看到了允许宗教自由的智慧,认识到宗教信仰在社会中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就像当帖卜·腾格里挑战他的权威时一样。17

历史学家吉本写道:“欧洲的天主教宗教裁判官……或许会被一个蛮族的例子所震惊,他预见了哲学的教训,并通过他的法律建立了一套纯粹的有神论和完美的宽容体系。”18 这种对所有宗教的宽容和尊重政策,在忽必烈即位后得以延续,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然而,这种政策的动机与其说是出于高尚的情操,不如说是出于权宜之计,因为它是成吉思汗对抗其他宗教民族的战争中一个有效的武器,也使成吉思汗能够操纵他所征服的领土上穆斯林、佛教徒和基督徒之间的对抗和冲突。钢铁般的纪律和无与伦比的速度并非蒙古人在征服战争中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这些成功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聘用了外国合作者。 (最终,突厥人在蒙古军队中的数量超过了真正的蒙古人。)成吉思汗及其继任者统治下的蒙古人几乎没有表现出排外主义的迹象,而这种排外主义曾常常导致中国对外封闭。由于他们灵活、务实、乐于接受的态度,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经验在建立和管理帝国的过程中成为他们强大的力量源泉。在赏罚方面,成吉思汗以严厉但慷慨公正而闻名。当牧民巴代和基什里克告诉他王乾即将进攻他,从而救了他和许多手下的生命时,他把战败的王乾的财产交给了他们。19
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社会的基本社会和政治单位是父权制部落,注重每个人的忠诚。成吉思汗打破了部落制度,代之以封建军队。该军队采用人为的十进制编制,兵力在一万至一万人之间,主要以千人为核心。这些军队涵盖了蒙古全部兵力,所有兵力均为应征入伍。成吉思汗将各个部落,尤其是他昔日敌人的部落,打散并分散到军队中。为了统领这数千人,他任命了95名精锐将领,其中既有部落首领,也有像巴代和基什里克这样的卑微牧民,以及各藩属部落的成员。由此产生的组织与现代军队的总参谋部有一些共同之处。尽管成吉思汗深谙部落和氏族制度,但他足够强大和睿智,知道何时应该废除它,并将军队组织成由功勋卓著而非世袭酋长任命的部队。他的将领们不仅获得了权威职位,还获得了丰厚的奖赏。20
成吉思汗鄙视任何背叛自己合法主人的人,即使这个主人是他自己的敌人,21 他也奖励那些英勇抵抗他、让自己的领袖逃脱的敌人。他乐于在每个人身上,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看到他所钦佩的品质。但他也会严厉惩罚敌人的过失。1204年,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下,蒙古人将回鹘文改编成自己的文字,并用它编纂蒙古法律,在蒙古各部落传播法律,并撰写了这段历史。 (如今,这种曾被共产党弃用、转而使用俄罗斯西里尔字母的文字,在昔日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重新焕发活力。)
蒙古法律的四项条款体现了成吉思汗统治下蒙古社会的特征。任何人在他人面前进食而不招待他人食物,必须处以死刑。任何人偷窃贵重物品,在偿还九倍后,可以释放。任何人伤害马的眼睛,必须处以死刑。任何人沉溺于同性恋行为,也必须处以死刑。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稳固了后方后,首先征服了中亚草原和沙漠游牧民族,直至俄罗斯南部的第聂伯河,然后才南下攻打金国。他认为金国的危险性较小,因为金国较为定居。1215年,成吉思汗攻陷北京;到1234年,也就是他去世七年后,金帝国已成废墟。蒙古人由此南下进入中国本土,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并最终于1279年推翻宋朝。

蒙古骑兵的骑术在战争史上无与伦比。蒙古弓箭手们骑在马上征服了世界,他们使用的弓箭拉力高达166磅,射程可达六七百英尺。
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战略家之一。他让军队不断调动,因为他担心,如果没有外部敌人的支援,军队会陷入内战。他的战役计划周密,执行得也十分出色。他的将军们精通攻城战(他们从中国学习,并用它来攻占城墙环绕的堡垒)、桥梁建造和雷击;他们也精通诡计、间谍和心理战。战地情报在成吉思汗的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他能够用飞马纵队发动侧翼进攻,包围敌人并阻止其撤退,以及通过烟雾、灯笼和彩旗发出信号来协调远距离部队。

到成吉思汗去世时,他已经为庞大的欧亚帝国奠定了基础,他的直系后代将帝国扩展到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而海洋是他们仅存的屏障。(蒙古派去征服日本的舰队被神风特攻队摧毁,蒙古船只也试图征服爪哇,但未能成功。)非蒙古人对蒙古战役的报道往往带有严重的偏见和夸大。据一份报告称,1225年,蒙古人在位于蒙古国首府撒马尔罕西南的小城赫拉特屠杀了160万人;另一份报告则称死亡人数更高,达到240万人。但这些报道很难属实,因为当时即使是撒马尔罕,人口也不过20万。另一份由伦敦附近圣奥尔本斯的僧侣马修·帕里斯于1240年撰写的《大纪元记》中记载,记载了欧洲人对蒙古骑兵当时蹂躏俄罗斯定居点和城市的报道感到震惊。帕里斯称,蒙古马匹体型巨大,能够啃食整根树枝甚至整棵树,而且只能借助三级梯子才能骑上去。但这些历史都是由战败者书写的,正如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一样。成吉思汗在大众心目中已成为冷酷无情和肆意残暴的代名词,但这种对他的描述并不公平,因为他的军队很少使用酷刑。无论是在俄国战役还是在汉朝战役中,成吉思汗领导下的蒙古人总是向他们的目标受害者发出充分的警告:三六天内投降,我们饶你们一命,否则我们将与你们决一死战,绝不宽恕。他们通常被认为信守了诺言。蒙古人从不进行不宣而战的战争。如果他们集结得太晚而无法发动攻击,他们会在充分警告敌人意图后,在敌人身旁睡到第二天早晨。22 然而,一旦开战,就不会宽恕,也不存在“君子”之战的概念。战争规则没有不可违反的。然而,屠杀的统计数据却被夸大了。23至于蒙古矮马,它们实际上体型较小,但却极其坚韧,体力和耐力弥补了速度上的不足。它们可以一口气疾驰三十公里。蒙古人依靠马匹建立了帝国,正如700年后的英国依靠船只建立了帝国一样。蒙古骑兵的机动性无与伦比,他们的马匹接力速度令人叹为观止。1241年,一道皇帝的敕令从蒙古出发,由那些耐劳耐苦的马匹和人马,耗时40天,才抵达金帐汗国最西端(约4000英里)。
成吉思汗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他用兵既机智又强悍。他派出一部分部队从正面进攻,而他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沿着看似无法通行的道路疾驰,从后方猛攻敌人。蒙古战争的战略战术在第195节中简要描述,但成吉思汗在恰布赤耶尔战役24和花剌子模战役25中取得的两场伟大胜利,完美地展现了他的作战风格。在第二次战役中,由于远离故土,他采用了闪电战术。他还借助了新获得的桥梁建造技术和火药使用技术。他的蒙古军队促进了亚欧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洲际文化交流。成吉思汗和他的军队凭借他们所创造的势头前进。他渴望进一步进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这反过来又鼓励他继续征战。为了保卫和巩固他的新国家,他必须保卫其北部和东部边境(西伯利亚和满洲),以及与金朝的南部边界。随后,他将注意力转向西部,他深知游牧部落(包括穆斯林)可能会试图效仿他,联合起来,因此必须在他们变得强大和具有侵略性之前予以解决。他也知道,游牧民族很容易被金朝和宋朝的南方土地吸收。

他需要保持军队的持续运转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如果任其发展,在他一手打造的这个新兴强国,他们很可能会卷入权力斗争,最终引发内战。他们的精力必须转向外部。如同前世和后世的帝国缔造者一样,他坚信,既然拥有足够的资源,就有权征服新的领土,并养活自己的士兵和马匹。成吉思汗曾说过:“人人有其用,即使只是在戈壁滩上拾取干牛粪当燃料。”或许,他最伟大的技能就是让多元的民族感受到被重视和被重视。在他去世时,他麾下拥有12.9万蒙古士兵,作为帝国缔造者。当时蒙古人口约200万。26 除了“库达”(quda)、“安达”(anda)和“诺科尔”(nökör)这三种纽带之外,还有一种更广泛的纽带,那就是对一个新国家的自豪感,无论这种自豪感当时被理解或表述得多么模糊。尽管他对敌人冷酷无情,但他对盟友却有着严格的荣誉准则,因为他深知自己对盟友的依赖,正如盟友对他的依赖一样。
蒙古帝国不仅是当时最大的帝国,也是自1206年以来第一个拥有议会的亚洲帝国;甚至可以说,这个议会由领主和平民组成。从这一点来看,蒙古议会在东亚和中亚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当时,存在着三个或多或少势均力敌的权力——领主、平民和宗教领袖。可汗的长子并不一定继承父亲的王位——成吉思汗亲自指定了他的三子窝阔台继承王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蒙古王朝的制度也相当独特。)正如《史记》第270节所述,第二任大可汗窝阔台认为自己尚未完成父亲留下的事业。成吉思汗临终前告诉他的儿子们:“人生苦短,我无法征服全世界。你们必须自己去征服。” 从窝阔台到大可汗忽必烈,每一位都通过进一步的征服扩张了蒙古帝国的疆域。

14 参见第169节。
15 参见第141节。
16 参见第189节。
17 参见第245-246节。
18 引自David Morgan著《蒙古人》(伦敦:Blackwell出版社,1986年,第41页)。

19 参见第 187 节。

20 参见第187节。
21 参见第200节。

22 参见第142节和第159节。
23 参见李泽芬,1970年,第454页。

24 第247节,李泽芬,1970年,第565页,地图9,第263页。
25 李泽芬,1970年,第566页,地图19和430;Saishiyal,1987年,第708-709页。

26 参见 Saishiyal 1987 年,第 564-565 页,n。 1.


蒙古人在东欧,尤其是在俄罗斯被称为“鞑靼人”。13世纪,蒙古东部有一个强大的鞑靼部落。当蒙古人在1218-1225年以及1237-1242年入侵俄罗斯和欧洲时,鞑靼战士必然是率先出击的,作为蒙古骑兵主力的先锋。当战败的欧洲人听到“鞑靼人”(源于希腊语“tartarus”,意为“地狱”)这个名字时,他们干脆把它转嫁给了蒙古人。蒙古人想知道一个骑在马上的民族究竟能征服多少领土。结果,他们拓宽了两大洲之间的道路,以便从长远来看,亚洲和欧洲的人民能够更自由地在世界各地通行。十三世纪,蒙古人在撰写历史时,深受萨满教的影响。作为二十世纪少数几个未受教义和意识形态影响的民族之一,达斡尔族蒙古人是唯一能够正确解释历史的民族。这是因为来自蒙古其他地区的非达斡尔族蒙古人,受到了佛教、儒教、共产主义或两种或多种思想体系的结合的影响。在语言方面,非达斡尔族蒙古人受到了鄂尔浑突厥人的影响。鄂尔浑突厥人在六世纪进入蒙古领土,并将鄂尔浑方言的元素传播给了蒙古人。相比之下,达斡尔族蒙古人虽然与蒙古主体隔绝,却保留了他们古老的方言,这些方言与《历史》中的语言相似。作为一名萨满教徒,我始终牢记三件事: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被逻辑(包括教义)所统治,现在应该由逻辑来统治;我是宇宙的中心,你们也是,每个人也是如此;我将直面人生的挑战,你们也将如此。
你们的目标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行动的平衡和时机。
蒙古拥有湛蓝的天空、光秃秃的绿色牧场,南部则是遍布石子的沙漠。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这里寒冷干燥、风雨交加,但七月和八月却宛如人间天堂。在炎热的夏日,坐在沙漠的岩石之间,欣赏着眼前海市蜃楼的奇观,或像水面般在远处闪闪发光,你会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所征服。

夜里,静静地坐在沙地上,听着蝉鸣,心绪宁静清澈,星星仿佛触手可及。星辰对你微笑,蝉鸣催你入眠;这片可汗之地,时不时地会换岗。海市蜃楼在你眼前升起,你会忘记自己的年龄。这片骆驼之地,时而前进,时而后退。27

历史

这本书被蒙古人称为《多布赤庵》(Tobchi’an),即“历史”,曾以各种名称出版,包括《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生平》、《成吉思汗实录》和《元朝秘史》。它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语、日语、法语、德语、汉语、俄语、匈牙利语和波兰语。如同成吉思汗本人一样,这本书也备受争议。我们无法确定它的成书日期和作者。我个人认为它写于1228年,但其他学者认为它写于1240年或1323年。无论如何,这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唯一一部关于成吉思汗生平的记录。
1990年,我出版了1980年蒙古语版《蒙古史》的英译本,该版本由埃尔登泰和奥云达莱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修订。我的译本是继伊戈尔·德·拉切维尔茨和弗朗西斯·伍德曼·克利夫斯(参见参考文献)之后的第三个英译本。因此,这是第四个英文版的《蒙古史》,是我在1990年译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
迄今为止,尚无人能够确切确定《蒙古史》的作者。然而,我们确实知道它的写作时间、地点和背景。 《史记》最后一部分,第282节的跋写道:[我们]在大会议期间完成[这部史记]的写作,即鼠年獐月。当时,宫殿正在克吕伦河畔的科德阿拉尔的多洛安博尔达格建造,位于两个名为希尔金切克的地方之间。鼠年有1228年、1240年、1252年、1264年、1276年等等,以此类推,都是十二的倍数。能否确定这部史记是在哪个鼠年写成的?
蒙古大会议于1206年首次召开;在会上,蒙古人选举铁木真为大可汗。在下一次大会议上,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1227-1228年摄政)参加了选举。由于拖雷死于1232年,大会议应于1228年举行。这一年,从1227年农历七月十二日(8月25日)到1228年农历七月,蒙古人都在哀悼成吉思汗的去世。蒙古内外都处于和平状态,蒙古人不得不选举一位新的可汗。一些资料认为窝阔台于1229年成为大可汗。大会议可能于1228年召开,并持续开会至1229年,然后才进行最终选举。根据传统,如果一个人在年初成为可汗,他的统治就始于同年;如果在年末成为可汗,则始于次年。
由于大会议几乎可以肯定是在1228年于克德阿拉尔召开,因此《史记》极有可能是在同年七月(或狍子月)于克鲁伦河畔克德阿拉尔撰写的。一些学者认为《史记》撰写于1240年,因为它没有记录第二任大汗窝阔台(1228-1241年在位)的去世。然而,这种理论不太可能,原因如下。
首先,大可汗窝阔台和博尔济吉金家族的权贵王子,以及皇室的女婿和蒙古骑兵的各大将领,于1235年在大会议上商议入侵欧洲的计划。蒙古骑兵于1237年开始向欧洲进军。到1240年,他们在中国西南部与宋朝军队交战;一支庞大的蒙古骑兵小队在著名将领乔玛干的率领下在亚美尼亚作战。29 蒙古骑兵的主力由拔都王子指挥。成吉思汗四个儿子的长子也与拔都王子(俄罗斯金帐汗国的首任统治者)一同参战。这场战役是东欧和俄罗斯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战役。 1240年至1241年,蒙古骑兵进入波兰。在得知第二任大可汗窝阔台去世后,蒙古人于1242年5月撤出匈牙利。如果没有速别台、却尔玛干等蒙古诸侯和大将的参与,
就不会有大会议。此外,当时也无需选举新的可汗,也无需制定入侵其他国家的计划。

其次,《史记》的作者(或各位作者)均未记载后期可汗——第二任大可汗窝阔台、第三任大可汗贵由(1246-1248年在位)或第四任大可汗蒙哥(1251-1259年在位)——的逝世。
第三,有记载表明1240年没有举行大可汗大会,而另一记载则表明1235年举行了一次大可汗大会,蒙古人在会上讨论了第二次入侵欧洲的计划。
《史记》有可能写于鼠年1252年吗?
原因如下:拖雷长子蒙哥于1251年六月登基为大可汗。他处决了蒙古宫廷中的许多反对者,以巩固自己的王位。从1251年农历六月到1252年农历七月,他既没有时间,也不想委托撰写《史》。那么1264年鼠年呢?阿里博克被蒙古本部的蒙古领主推选为大可汗,而大可汗议会也在此召开。但他的哥哥,大可汗忽必烈,与他争夺王位。最终,阿里博克在1264年——鼠年——屈服了。所以,两人都不可能在1264年委托撰写《史》。那么1276年鼠年呢?1276年,大可汗忽必烈的蒙古军队正在与宋军作战。那时,大可汗既没有时间撰写《史》,也没有意愿撰写《史》。1324年鼠年,是大可汗叶顺帖木儿的元年。一些学者认为,他可能担任《史记》的编纂者。1323年农历八月,大可汗格格根·什迪巴尔被杀后,叶顺帖木儿于九月初四在上都(北都)即位为大可汗,其程序非常仓促。1323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叶顺帖木儿前往代都(北京)。他可能没有时间召开大会,也没有时间撰写《史记》。1324年农历七月,他身处代都,而不是蒙古本部,而他需要在那里召开大会(《史记》完成于农历七月。)31
因此,最有可能的写作日期是1228年。大会议可能在建于1235-1236年的首都加剌·科林举行。1235年的大会议可能在加剌·科林举行。
《史记》充满了谜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谜团是它的作者。我们不知道谁写了《史记》,但我们知道作者属于成吉思汗的家族——博尔济干部,该家族以蒙古东部霍伦布尔地区的一条小河命名,现在被称为博尔济干河。在过去,根据传统,只有家族成员才能记录家族事务。这种做法是由于缺乏书面语言;因此,孩子们只能通过父母的口口相传来了解他们的部落和祖先。孩子们必须记住部落所有成员的名字,以及他们祖先的名字,以及部落历史上各种重要事件。《蒙古史》记载,成吉思汗之前有22代人,孩子们必须熟记成吉思汗的名字。在《蒙古史》成书之后,即13世纪,又有14部蒙古史著作问世,其中12部是关于博尔济吉金氏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蒙古金史》,由鲁桑丹金于1649年至1736年或1651年至1675年间撰写。《蒙古金史》以第一人称书写,而其他历史著作则以第三人称书写。以下是四个第一人称写作的例子:
1 “别勒古台,他正牵着成吉思汗的阉马,负责我们这边的宴席。”34
2 “僧古木,他自视甚高(并且瞧不起我们),说道。”35
3 “……他曾侍奉我父大人。”36
4 “[我们]在大会议期间完成了[这部历史]的写作。”37
第四个例子表明,作者参加了1228年的大会议,因此他们必定是重要人物。我推断,这部历史是由成吉思汗的博尔吉金家族的一个或多个成员撰写的。

《史记》由蒙古学者以回鹘蒙古文(Uighurjin Mongol)书写。早在1206年蒙古朝廷采用回鹘文之前,乃蛮部族就已在使用回鹘文。38 一位名叫塔塔通嘎的回鹘学者于1204年向铁木真臣服,被任命为掌管官印的高级官员,并教授蒙古部落的年轻贵族使用回鹘蒙古文。《史记》专家一致认为,它是以回鹘蒙古文(Uighurjin Mongol)书写的。
我们从原始资料中得知,自成吉思汗以来,历任蒙古可汗都委托撰写一部史书,记录其统治时期的事件。遗憾的是,除了这部《史记》(涵盖从8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的时期)之外,我们没有任何传记或历史记录。两件事件可以说明《史记》的性质:
(A) 忽突突可汗(1329年在位)放逐了其私生子,召见了一位担任文学院院长的大臣,并命令他与另一位大臣一起将有关其子的事迹记录在《史记》中。因此,《史记》显然记录了朝廷中的重要事件。39
(B) 1331年4月,查亚图可汗(1304-1332年在位)40下令,要求撰写一部名为《政事大典》(Delekhei-i jarchimlakhu ikhe dürim)的书。一位名叫毓祺的中国著名学者主持了这项工作。由于缺乏关于成吉思汗及其时期的新资料,毓吉告诉贾亚图·可汗,他想阅读并使用皇家藏书(《金史》),尤其是其中涉及成吉思汗的部分,作为该项目的资料来源。可汗答应了这一请求,但两位蒙古学者,即藏书楼《金史》的保管人,拒绝将《金史》交给毓吉,理由是《金史》内容属于私人所有,不得让外国人查阅或抄写。41
1866年,驻北京俄国使团的学者兼僧侣帕拉迪乌斯大司铎在皇家档案馆中发现了一份迄今为止已佚失的《金史》中文译本。他将文本翻译成他的母语俄语。这就是《金史》的副本——即《鲁》。 《吾儿坦托布其》(《金史》)42——于1926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发现,并于1952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金史》引用了《吾儿坦托布其》的四分之三内容。43 事实上,早在1936年,Z. Ts. Zamsarano在其著作《蒙古史第十七卷》(《蒙古史》)44(1955年英译本)中就已阐明这一事实。因此,《吾儿坦托布其》
源于原作。
《吾儿坦托布其》的成书可能至少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227年至1228年,撰写了第1至58卷,其中介绍了成吉思汗的祖先;此外,还撰写了第59至268卷,其中介绍了大可汗的生平,这是《吾儿坦托布其》的主体部分;以及第282卷,其中构成了跋。后来(1228年之后),在持续到1258年或更晚的第二阶段(证据是提到1258年蒙古军队出征朝鲜),作者在第268和第282节之间插入了第269至281节。第二阶段完成于四大可汗统治时期:成吉思汗(1206-1227年在位);窝阔台(1228-1241年在位);贵由(1246-1248年在位);以及蒙哥(1251-1259年在位)。遗憾的是,原文,尤其是第269至281节,在1228-1260年间进行了修订。例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一速该从未成为汗,但他在第96节中以“一速该可汗”的身份出现;窝阔台在第198节中以“窝阔台可汗”的身份出现,这远早于他成为汗之前。因此,《金史》的主体由第1-268节和第282节组成。这一解释支持了以下理论:《金史》包含从未被发现的对《金史》的修订。在《金史》写作的第二阶段,作者们可能出于某种政治原因对原文进行了修订。也有可能不同的作者无意中混淆了事件发生的日期。28 鼠年(或生肖)是十二生肖,代表十二支(或时辰)的循环,始于鼠,终于猪。每种动物代表一个人的出生年份。年龄相差十二岁或十二倍数的人,其鼠年与生肖相同。(例如,鼠年落在1228年、1240年、1252年等等。)

27 乌尔冈格·奥农 (Urgunge Onon) 的诗。

29 Eldengtei等人。 1991 年,第 643-644 页。

30 《史记》于1228年农历七月完成。
31 有关1324年鼠年的详细信息,请参阅Irenchin 1984,第82页。

32 Eldengtei 等,1991 年,第 714-715 页。
33 Lubsangdanjin 曾接触过《金史》的原件。他抄录了四分之三的内容,用于自己的版本(很可能印刷于 1649-1736 年或 1651-1675 年左右)。即使现在,原件仍然下落不明。任何想翻译《金史》的人都必须逐页研究《金史》。例如,《金史》第 63 节写道“我与人民谈论了我的梦”,而《金史》写道“我没有与人民谈论我的梦”。后者在上下文中更有意义。

34 第131节。
35 第165节。
36 第269节。
37 第282节。
38 蒙古奈曼部和翁古德部在10世纪左右采用了维吾尔金蒙古文。详情请参阅Saishiyal 1987,第537-559页。

39 详见 Dorontib 1979,第2页。
40 有关此日期,请参阅高文德和蔡志春 1979,第111页。
41 请参阅 Dorontib 1979,第2页和第38-39页。
42 《金史》的成书年代可能有两个:1649-1736页;以及1651-1675页。详见 Saishiyal 1987,第52页。
43 请参阅 Irinchin 1987,第15页。

44 哈尔科夫东方研究所东方研究所文集,Acad.科学,莫斯科-列宁格勒,1936 年。


1368年蒙古人从中国撤回蒙古后,《汉书》的抄本于1368年至1382年间传入中国。蒙古人在位期间,将原版《汉书》留在了蒙古。蒙古人始终隐瞒着可汗的陵墓位置、蒙古王朝的印章以及《汉书》等机密文献。
1382年,明朝蒙古学者郭阿·乌强基和维吾尔学者马夏义黑·马哈默德在中国编纂《汉夷辞汇》时,都参考了《汉夷辞汇》。1368年至1382年间,他们还对《元史》各章进行了全译、逐字逐句的直译和节译,以培养明朝官员成为翻译家和口译员。他们随意将《元史》分为12(或15)章282节,并赋予其新的书名——《元朝秘史》,以及一个汉语音译的副标题——《蒙古秘史》。由于《元史》被保存在蒙古皇家图书馆,郭阿·乌强基和玛夏·义黑·马哈迈德在新的中文书名中使用了“秘”字。一些学者在阅读《史》中文译名的开篇时,认为“成吉思汗的起源(祖先)”或许是《史》的原始标题。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一项传统,即每当提到高位或资深人物时,便另起一行以示突出。在我看来,《史》的作者只是以连续的散文形式记录事实信息,没有正式的章节。《史》只有一个标题——《托布恰安》(Tobcha’an),即“《史》”。

45 有关 Mahamad 这个名字,请参阅 Irenchin 1984 年著,第 78 页。
46 Cleaves 1982 年著,第 xxiii 页。


《史记》旨在记录孛儿只斤氏族成员,尤其是成吉思汗的日常生活。《史记》堪称蒙古宫廷的日记。它还涵盖了当时的重大事件,旨在教导成吉思汗的后代如何巩固帝国。阅读《史记》第1节至第268节,你会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其中,仿佛身临其境,仿佛故事由一个人讲述。然而,在第269至281节中,文本被篡改,日期被混淆,叙事的影响力也被削弱。
《史记》记述了成吉思汗生平的个人事件,这些事件显然被视为隐私,因为其中一些行为触犯了蒙古人的道德规范:
1. 第56节,伊速该·巴特尔(成吉思汗的父亲)掳走了篾儿乞略部赤列都的妻子,并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也是成吉思汗的母亲)。
2. 第7至8节,伊速该·巴特尔被塔塔尔部毒死。
3. 第77节,铁木真因一只鸟杀死了他的同父异母兄弟。
4. 第80至87节,铁木真被泰亦赤乌部俘虏并遭受羞辱。
5. 第101节,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被篾儿乞略部掳走。
6 第245-246节记述了成吉思汗和帖卜·腾格里(萨满大师)之间的权力斗争。
7 第254-255节记述了成吉思汗的儿子们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互相争斗。
这七件事都发生在成吉思汗在世期间。然而,有一件事发生在窝阔台可汗(第二任大可汗)统治时期;这一事件表明,蒙古人非常清楚,某些事情是只关乎家族,还是也关乎家族以外的人。窝阔台可汗的长子贵由(最终成为第三任可汗)被派往欧洲,在王子拔都麾下作战。贵由与拔都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拔都将争吵报告给了窝阔台可汗,窝阔台可汗想要惩罚贵由。这时,其他诸侯纷纷向窝阔台可汗奏请如下:“你父亲成吉思汗曾下诏,凡外事,应在外审理;家事,应在内审理。如果可汗同意,把贵由派往拔都(在俄罗斯)可不可以……” 可汗同意了,并说:“我把贵由和哈尔哈逊都留给拔都。”47

十三世纪蒙古文献

A. 托布其庵(《史》),佚名,1228年。
B. 《圣勇(成吉思汗)战记》,作者:廓里科逊,1266-1273年。48 本书由忽必烈可汗于1264年在代都设立的国史馆出版。详见《圣勇战记》,第4页。廓里科逊于1264年后担任国史馆馆长。他不仅是一位蒙古学者,还是一位宫廷画家,在1278-1279年为成吉思汗及其他可汗绘制肖像。他绘制的成吉思汗肖像被明代(1369-1644)的其他画家临摹。 (我用它来配图说明我1990年翻译的《成吉思汗的历史和生平》。
49)廓里乔逊是基什里格的玄孙,他与巴代一起报告了汪可汗即将进攻成吉思汗的消息。这一行动挽救了成吉思汗的生命和军队。50

47 参见第277节。
48 赵功,1985年,第4页。
49 详见Saisha’al,1987年,第1卷,第5J页。
50 参见《史记》第169-170节。
51 有关国史研究所,参见赵功,1985年,第4-5页。


C. 《蒙古可汗实史》,由国史馆于1303-1304年以蒙文和中文出版,作者不详。遗憾的是,这部作品至今未见踪影。51
我的译本来自1980年版的《蒙古秘史》,由埃尔登泰和阿尔达扎布修订和注释。52 我的第二个主要资料来源是埃尔登泰、奥云达莱和阿萨拉尔图合著的《蒙古秘史词汇选译》。53 我感谢上述两本书的注释者和译者。我尤其要感谢并纪念已故的埃尔登泰,他的学术成就卓著。他的父亲,已故的陈德公爵(曾德衮),是第一位将《蒙古史》音译成现代蒙古语的蒙古学者(1915-1917年)。54 他的孙子,阿尔达扎布,共同为该书做了注释。如果没有这两本书55,我不可能完成令人满意的翻译。1941年,在满洲开鲁,波克克希格(Bökekeshig)又进行了音译。

在这里,我想对《蒙古史》的原文提出一些意见。我发现原文中几乎没有错误。只有一个小错误:两个词的句子“dabchituqor”56被误译为“带盖的箭筒”,这肯定是一个错误,因为“dabchi”的意思是弓的尾端。 (无论如何,我怀疑箭袋是否有盖。)因此,我把dabchitu qor译为“弓箭和箭袋”,忽略了tu(tu,意为“带”)。相比之下,行间翻译中存在许多错误,我仅举两个例子。在第106节中,qara’atu tuk被译为“远处可见的旗帜”,而正确的意思是“带矛头的旗帜”。在第251节中,Ile和Qada(正确地)被译为两位金朝将领的名字,但在第272节中,同样的两个词被译为“打开的”和“可见的”。

在阅读《史记》时,我拥有身为Dawr57蒙古人的优势。自公元六世纪突厥游牧部落侵入今蒙古以来,达斡尔族与蒙古主体隔绝了一千多年。1955年,内蒙古学者证实,达斡尔族使用蒙古语的一种独立方言,未受鄂尔浑突厥语的影响,与《史记》中的语言类似。例如,“kasoo”(铁)一词在达斡尔语和契丹语中保留,但在阿尔泰语中变成了“temür”。《史记》中的其他词汇,我从小就很熟悉。我1990年出版的《蒙古史》译本封面上的成吉思汗肖像,是由宫廷画家廓里乔逊于1278-1279年间绘制的。58在此,我想对“成吉思汗”和“蒙古”这两个词的含义提出一个新的解释。
在13世纪佛教传入蒙古之前,蒙古的宗教是萨满教,它主导着蒙古的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萨满教徒尊崇并崇拜天,相信一切,包括幸福和苦难,都源于天。然而,他们也相信,这些天不仅包含一个腾格里(即“全能的神灵”),而是九十九个腾格里。佛教从未传入道尔地区,而萨满教一直盛行到20世纪。
唐代蒙古人认为天至少有九层。

52 Eldengtei 等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Khökh Khot,1986年出版。
53 Eldengtei 等著,1980年出版。
54 详见 Brown 和 Onon,1976年,第749页,注46。
55 即 Eldengtei 等著,1980年出版;以及 Eldengtei 和 Ardajab,1986年出版。
56 第105节。

57 即“达斡尔”。
58 详情请参阅 Saishiyal 1987 年出版的第一卷,第 61-67 页。有关绘画,
请参阅同上,PJ6。


译为“远处可见的旗帜”,而正确的意思是“矛尖旗帜”。在第251节中,Ile和Qada(正确地)被译为两位金朝将领的名字,但在第272节中,同样的两个词被译为“开放的”和“可见的”。
在阅读《史记》时,我拥有身为Dawr57蒙古人的优势。自公元6世纪游牧的突厥部落侵入今蒙古领土以来,Dawr与蒙古主体隔绝了长达一千多年。内蒙古学者于1955年证实,Dawr讲的是蒙古语的一种独立方言,未受鄂尔浑突厥语的影响,与《史记》中的语言类似。例如,“kasoo”(铁)一词在达吾尔语和契丹语中保留,但在阿尔泰语中变成了“temür”。《蒙古史》中的其他词汇,我从小就很熟悉。
我1990年出版的《蒙古史》译本的护封上,成吉思汗的肖像,是由宫廷画家廓里乔逊于1278-1279年绘制的。58在此,我想对“成吉思汗”和“蒙古”的含义提出一个新的解释。在13世纪佛教传入蒙古之前,蒙古的宗教是萨满教,它主导着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萨满教徒尊崇并崇拜天,相信一切,包括幸福和痛苦,都源于天。然而,他们也相信,这些天堂里不仅有一位腾格里(或“全能神”),而是九十九位。
佛教从未渗透到道尔地区,而萨满教在该地区一直盛行到20世纪。道尔蒙古人相信天堂至少有九层。

57 即“达斡尔”。
58 详情请参阅 Saishiyal 1987 年出版的第一卷,第 61-67 页。有关绘画,
请参阅同上,PJ6。

历史学者对“成吉思汗”一词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含义,但大多数人认为它意为“坚固”或“强壮”。有些人认为它等同于腾格里(tenggis),意为“湖泊”或“海洋”。
从古代到13世纪,蒙古统治者使用三个称号,即“汗”(Qan)、“察汗”(Qahan)或“古尔汗”(Gür Qan)。“古尔汗”中的“古尔”意为“全体”。因此,“古尔汗”意为“全体人民的汗”。然而,13世纪之后,“古尔汗”这个称号逐渐被废弃。
在萨满教中,腾格里(全能的神灵)统治着上方(太空和天界)的一切,而成吉思汗(全能的神灵)统治着下方(即陆地)的一切。为了让铁木真能够统治这片土地,蒙古人授予他“成吉思汗”的称号。当时,由于札木合(《史记》中有记载)自1201年起已拥有古尔干的称号,因此古尔干的称号尚不可用。
1189年和1206年,为了区分上下统治者,蒙古人授予铁木真新的称号“成吉思汗”。在古老的蒙古文献中,有两处经文解释了“成吉思汗”一词的含义。“成吉思汗铁木真”意为“铁面无私的父亲和坚如磐石的母亲”。 “成吉思汗”一词源于“ching”(意为“坚固”)的复数形式,用于形容人或有生命的物体时,意为力量或韧性。59
“蒙古”一词可能源于地名“斡侬河”(Onongol,意为“斡侬河”)。没有关于“斡侬”含义的书面资料,但“斡侬河”的意思是“河流”。在13世纪蒙古语首次被简化为文字之前,“斡侬河”可能意为“男孩”。在蒙古语中,在n或m之前省略首字母o或u,这两个辅音可以互换。

59 详情请参阅 Eldengtei 和 Ardajab 1986 年著作,第 2 页,第 3 号。
60 请参阅第 65 节。
61 请参阅 Sagang-sechin 1981 年著作,第 285、324 和 351 页。


在《蒙古历史》撰写时期,“onon”一词的发音为nu’un60,意为“男孩”;大约在1662年,它被发音为nigun61,仍然保留着“男孩”的含义。在今天的达吾尔蒙古方言中,“Onon”的发音为no’on,意为“男孩”。达吾尔人沿着一条他们称之为“Na’un”(Onon)的河流迁徙。(这条河在1213年被称为“Na’u”。)62
因此,“Mongol”一词最初可能意为“男孩河”,这经历了一系列从Onongol到Nongol再到Mongol的转变。这些转变可以通过以下例子进一步说明:onokhu变成nokhu[‘击中目标’];umartakhu变成martakhu(“忘记”);tansag变成tamsag(“美丽的”);dumda 到 dunda(“干涉”)。一些蒙古学者认为,“蒙古”一词源于möngkh gol,意为“永恒之心”,或 möngkh tengeriin gal,意为“永恒的天火”。一些解释问题在此,我对蒙古学者著作中未充分解释的一些词语提出解释。
1)

助词“Ü”(第59节)助词“Ü”在《史记》中用作尊称前缀。鉴于“格”表示男性,“瑾”表示女性,因此“铁木真Ü格”是对铁木真的尊称,而“孛儿帖Üjin”是对孛儿帖的尊称。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Üjin”源于汉语“夫人”;另一些学者则认为“üge”在鄂尔浑突厥语中意为“贤明的君主”或“高贵的等级”。
2)
Qa’ulqa(第56和75节)Qa’ulqa意为“道路”,但也读作qa’alqa。第38节中有一个动词qa’ulju,意为“疾驰”。这两个词显然是相关的。它们的共同词干是qa’ul,意为“疾驰”或“奔跑”。
3)
Kegesü(《史记》第67节)Kegesü的意思是敌意,但该词的基本常见含义是“车轮的辐条”。
4)
Üyisüldün(第67节)Üyisüldün的意思是“暗中伤害[他]”,但üyisü作为名词时,其含义是“桦树皮”。为什么kegesü和üyisüldün分别表示“敌意”和“暗中伤害”?辐条和桦树皮在13世纪之前曾被用作刑具。蒙古领主在寒冷的冬夜将人绑在车轮的辐条上,在炎热的夏日则用桦树皮包裹人来惩罚他们。
5)
Qa’ulqa63(第75节)Qa’ulqa是一个形容词或名词。在道尔方言中,ga’ulawu的意思是“钦佩”。在这里,qa’ulqa的意思是“令人钦佩的”。

62 参见第253节。
63 盖乌拉。


6)
Turqaq(第79节)Turqaq在第79节中意为“追随者”。在第191节和224节中,它在鄂尔浑突厥方言中意为“守夜人”,但行间汉语将这两个汉字写成了san(分散)和ban(单位),而不是yeban(夜班)。
7)

Bököre和cekere(第96节)Bököre在行间汉语中被写为“肾脏”,应为“肠”(或“肛门”)。Cekere被写为“横膈膜”,应为“脊椎”。在原文中,bököre后面跟着表示“臀部”的词,而cekere后面跟着表示“胸部”的词。这种对应关系表明另一个词应该表示“肛门”和“脊椎”。在道尔蒙古方言中,“bowels”(管子)读作bokor,e 是与格词尾。据我所知,bokor 一词仅在道尔蒙古地区保留。“Cekere”在蒙古大部分地区发音为seker’;e 是与格词尾。(在蒙古语中,C 和 S 可以互换。)
8)
Möseldükün(第 199 节)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 möse(烟斗杆)在变成动词 möseldükün 时表示“分离”。这种转变与蒙古烟斗的部件可拆卸有关。烟嘴是“领导者”,烟斗杆指代“距离”,而斗钵是“从属”。

9)

Tenggisge(第124节)一些学者将tenggisge(该词无直译)改为tenggeliq,意为“轴”,因此,这句话读作“我不会让带轴的车子倒下”。但所有车子都有轴,因此这种解释说不通。由于第174节中的dengselgen意为“摇晃”,并且D和T在蒙古语中可以互换,因此,这句话可以更好地翻译为“我不会让这辆车摇晃”。

10)
阿拉萨(第265和273节)阿拉萨(或阿拉赛)是一座山脉的名称,也被称为呼兰,意为“野驴”。第273节中的阿拉萨斯(Alasas)是阿拉萨的复数形式。(一些学者认为阿拉赛(alasai)是鄂尔浑突厥语中表示马的词。)我认为,“阿拉萨”一词与蒙古语alaq(意为“斑点的”或“杂色的”)拼写错误。蒙古文中,词尾的Q和S很难区分。《史记》和《金史》中有很多Q误写为S(反之亦然)的例子。例如:在第78节中,“baruq”应为“barus”,意为“短毛狗”(鄂尔浑突厥方言);在第114节中,“jarqaq”应为“jarqas”,意为“皮衣”;64 在第139节中,“jürgimes”应为“jürgimeq”,意为“无畏的”或“绝世的”。65 因此,“阿拉萨”或许可以读作“alaq”,意为“斑点的”或“杂色的”。最后,第273节中插入的汉语“怀马”(小马)应为“追马”(花斑马),错误。《史记》中有三个蒙古语词需要解释。“Qatun”是对某人妻子的尊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译为“王后”。“Kö’üt”(儿子)可译为“王子”。(参见今泰吉)。“Ökin”(女儿)可译为“公主”。 (参见今阿布盖。)Qatun qalqatan 可以译为“护国皇后”,即在可汗面前为无辜者辩护的皇后。Qalqatan指的是充当盾牌的人。66 Kö’üt qad,即“可汗之子”,指的是那些将成为可汗的儿子。
67 Ökin öchilten,即“辩护女士”,是指在可汗面前为无辜者辩护的女性。öchilten 是指具有特殊资格向可汗呈上奏折的人。68 可汗的儿子继承其父亲成为可汗,而女性则成为“护国皇后”和“辩护女士”。在此译本中,我在构成部落名称复数词尾的t和d后面加了s。例如,Tayichi’ud变成了Tayichi’uds,意为Tayichiud人。有些学者不遵循这种做法,将Tayichi’ud用作单数和复数。(例如,参见Cleaves 1982,第25页。)
生而自由平等蒙古人生而自由平等,这一理念源于他们的萨满教,萨满教是他们强大的天,反过来也是他们的意识,并因此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萨满教没有教规或教义。在《史记》中,我们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了解到自由和平等。根据第一节,“成吉思汗生而有天命”。根据第197条,成吉思汗怀疑他的一位大将与一名少女发生性关系,而后将她呈交给可汗,于是他当着少女及其父亲的面,质问这位大将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女孩无奈地对成吉思汗说:“可汗若能恩准,可以察看我的身体,我乃天命所生,父母之命也。”
根据《史记》第281章,窝阔台(第二任大可汗)说:“我贪图天地所命生的野兽,恐会侵扰我兄长和弟弟……”这段文字以及《史记》的其他部分都清楚地解释了成吉思汗、女孩和野兽均受天命所支配。《史记》开篇即为:“成吉思汗,天命所生”,暗示成吉思汗是神之子,因此拥有统治的权利。但在萨满教思想中,所有生物,包括第197节中的女孩和第281节中的野兽,都生来便有其命运,由天注定。
在结束这篇引言之前,我很高兴地感谢利兹大学东亚研究系前教授格雷戈尔·本顿,感谢他润色了我的译文,并提出了各种改进本书的其他方法。我非常感谢蒙古艺术家联盟成员、艺术家Ts. Mőngkhjin先生允许我在《历史》中复制他的画作。
1962年,在他诞辰800周年之际,蒙古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达达尔苏姆德利翁布尔达克的三湖之畔,为成吉思汗竖立了一座纪念碑。 1966年8月20日,我去了德利翁博尔达克,写下了这首三行诗:
天空之美,是三星(猎户座),
大地之美,是三湖,
人类之光,是成吉思汗。

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时代---引言

64 参见《金史》,Choiji 1984年,第143页,注3。
65 参见《金史》,第188页,注8。
66 参见第64节。
67 参见第74节。
68 参见第64节。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

给TA捐助作者
共{{data.count}}人
人已捐助作者
埃及服饰波斯服饰

服装的历史 - 作者博朗与施耐德 - c.1861-1880

2023-12-5 22:10:09

杂志

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生平和时代—第一章

2025-4-12 19:34: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