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及其遗产 莫里斯·罗萨比
如今,感谢上帝,世界各个角落都已在我们和成吉思汗显赫家族的掌控之下。来自契丹、满清(华北和华南)、印度、克什米尔、西藏、维吾尔族,以及其他突厥、阿拉伯和法兰克民族的哲学家、天文学家、学者和历史学家,都聚集在我们辉煌的宫廷之中。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民族的历史、故事和信仰的副本。
拉希德·丁,《编年史概要》
人们普遍认为蒙古人是野蛮的掠夺者,意图屠杀和毁灭,这主要基于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波斯和俄罗斯的记载。这些同期的描述突显了蒙古人在其令人敬畏的领袖铁木真(成吉思汗,约公元1162-1227年)的统帅下,以惊人的速度和残酷无情,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然而,很少有人关注这些草原民族在十三、十四世纪作为艺术赞助者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尽管他们军事行动的残酷性不容忽视,但他们对欧亚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 蒙古人支持着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期间,中国戏剧在铁木真之孙忽必烈汗及其继承者的资助下,经历了黄金时代。3 蒙古统治者为儒家学者和藏传佛教僧侣提供就业机会,鼓励他们建造寺庙和寺院。4 在伊朗,蒙古时代涌现出大量伟大的历史著作,其中一些甚至与草原民族本身有关。蒙古可汗在其领土内资助医学和天文学发展,并赞助促进科学和工程发展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包括……
1.拉失德丁(Rashid al-Din)998-99年,第1卷,第176页。 6.
2. 我谨感谢剑桥大学查尔斯·梅尔维尔教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斯特凡诺·卡博尼博士、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琳达·科马罗夫博士以及波士顿学院希拉·布莱尔教授对本文草稿提出的宝贵意见。
3. 参见克伦普(1980年)等关于元代戏剧的著作。
4. 更多关于元代佛教和儒教的内容,参见陈和德百里(1982年)的著作。近期对一些宗教艺术的研究成果见于荆(1994年)的著作。
5. 有关这些历史著作的完整或部分译本,参见俱韦尼(1958年)、拉希德·阿尔丁(1971年)和朱兹贾尼(1970年)。

图7(图集编号136)。萨贝尔,伊朗,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中叶。钢,铁。Oliver S. Pinchot 藏
蒙古人及其遗产 13
- 关于大运河延伸的争论,参见Rossabi 1988b,第188-190页;关于大都和上都,参见C.Y. Liu 1992年和Harada 1941年;关于天文台,参见Sayili 1960年;关于邮局,参见Olbricht 1954年。

图8. 蒙古哈拉和林附近景色
大都(蒙古语:Daidu,今北京)的都城建设,上都(“上都”)和塔克提苏莱曼的夏宫,以及马拉盖和大不里士的天文台;中国大运河的延伸;以及庞大的道路和邮局网络的发展。6 所有这些发展都源于蒙古人在占领亚洲广大地区之前就持有的态度。例如,对贸易和手工艺的支持政策反映了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和需求。
蒙古征服
在征服之前,蒙古人主要依靠绵羊、山羊、牦牛、骆驼和马匹维持生计,每年迁徙数次,为牲畜寻找水草。蒙古人的主要社会和政治组织单位是部落——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也是他们这种游牧经济的理想规模。更大的群体和更多的牲畜会迅速耗尽草原,从而需要更频繁的迁徙。虽然部落组织体系加剧了分裂,不利于形成共同的身份认同,但某些共同的特征将各个部落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之一就是蒙古语,它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该语系包括许多在中亚和北亚使用的语言,其中包括突厥语)。另一个是他们的萨满教,其核心信仰是相信萨满是人与神灵之间的中介。蒙古人居住的这个地势险峻的内陆国家包含几种类型的地形(图8)。西部的阿尔泰山脉和东部的肯特山脉包围了北部的湖泊和森林地区。中部的草原地区养育了大部分相对较少且分散的人口。南部是荒凉的戈壁沙漠,少数游牧民得以勉强维持生计。蒙古游牧民易受暴雪侵袭,
14 成吉思汗的遗产
冰冻和干旱(从当代趋势来看,后两种灾害大约每十年袭击蒙古两次),危及他们的畜群,也加剧了他们自身的脆弱感。在这片险峻的土地南面,是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中国。西面是沙漠和山脉,点缀着繁茂的绿洲,是夏朝和花剌子模帝国等几个地区强国的所在地。通往中亚和西亚的丝绸之路穿过这些绿洲。中国农民可以储存丰收的剩余粮食,以度过未来的灾难,而蒙古牧民尽管偶尔进行狩猎和农耕活动,却几乎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条件。他们在自然灾害时期依赖与中国的贸易生存,因此深知贸易的价值。由于中国几乎不需要蒙古产品,因此两国的经济关系对中国有利。然而,中国分裂为三个不同王朝控制的区域:北部是金朝和夏朝,南部是南宋。蒙古人凭借其机动性、强大的骑兵以及精准远射的弓箭,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这促使中国北方的王朝同意与他们进行贸易。金朝由一个名叫女真人的通古斯民族建立,该民族从 1127 年到 1234 年统治着中国北方;夏朝由一个名叫唐古特人的藏突厥混合民族统治,该民族从大约 98 世纪到 1227 年控制着中国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这两个王朝都是蒙古人的贸易伙伴。各种因素都有助于解释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的崛起。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年平均气温下降,迫使一些蒙古人离开蒙古,以躲避严冬并寻找食物。金夏王朝限制与蒙古人的贸易后,情况进一步恶化。此外,铁木真雄心勃勃。他自称是为了天神的更大荣耀而征服,并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将分散的蒙古部落统一在他的领导下,为军事远征铺平了道路。铁木真九岁时,父亲遇害。他和丧偶的母亲在童年和青年时期一直自力更生,这些经历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盟友的重要性。他在十二世纪末的职业生涯主要包括建立血缘兄弟情谊、争取部落首领的个人忠诚以及压倒并击败敌对的领导人。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逐步赢得了所有小部落和邦联的统治,这片领土面积相当于现代法国的三倍,这或许是他最伟大的成就。公元1206年,一群蒙古贵族授予他“成吉思汗”的称号,意为“海洋统治者”或“凶猛的统治者”,英文通常写作Genghis Khan。8 他那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曾帮助他成为蒙古全境的统治者,如今有了新的使命。公元1215年,在获得新称号后的十年内,成吉思汗和他的军队击败了统治中国西北地区的夏朝,击溃了金军,占领了如今北京周边地区。此后不久,他进一步西迁,并卷入了与……的战争。
- G. Jenkins 1974. 8. Ratchnevsky 1991 是研究蒙古统治者最重要的著作。

图 9(目录编号 137)。马鞍拱和配件,蒙古帝国,13 世纪上半叶。金质,以浮雕工艺制成,有铁铆钉残留。纳赛尔·D·哈利利伊斯兰艺术收藏,伦敦(MTW 795)。
9. 关于这场战役的主要资料是 Juvaini,其译文见 Juvaini 1958 年。
10. 有关其中一些冲突,请参阅 Rashid al-Din 16 1971;Rossabi 1988b;Rossabi 1988c,第 133-183 页。花剌子模沙,中亚(地区相当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伊斯兰统治者。
在约 1219 年至 1225 年的征战中,蒙古人征服并占领了辽阔的领土,直抵撒马尔罕、布哈拉和伊朗北部,一支军队甚至远征里海。’但成吉思汗的征服仅仅是个开始。1227 年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兼继承人窝阔台 (1185-1241) 派兵在朝鲜、中国北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西亚部分地区和俄罗斯建立蒙古统治,并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胜利。1241 年,蒙古人甚至入侵了匈牙利和波兰。成吉思汗的孙子们将蒙古帝国的版图扩展到中国其他地区和伊朗。忽必烈的孙子忽必烈汗(1215—1294)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统治中国北部和西部,并于1279年最终击败南宋,控制了全中国。在更西边,忽必烈的兄弟旭烈兀(约1217—1265年)征服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巴格达为统治中心,一度统治着从西班牙和北非经西亚到伊朗的广大领土(见图33、35)。他还征服了强大的伊斯玛仪派,即暗杀派,一个秘密的什叶派伊斯兰教组织,总部设在里海南部的山区。取得这些胜利后,希特勒格特于1259—1260年在伊朗建立了伊儿汗王朝。与此同时,甚至在忽必烈即位之前,蒙古帝国就已开始分裂,原因是成吉思汗四个主要儿子及其家族和支持者之间的内部争斗。到1260年,帝国已由四个汗国组成:统治中国(包括蒙古)的元朝;统治俄罗斯的金帐汗国;统治中亚的察合台汗国;以及统治伊朗和西亚其他地区的伊尔汗国。这些独立的势力经常相互冲突。成吉思汗通过激发人们对他的直接个人忠诚来建立统一,但此后蒙古人便失去了统一。忽必烈汗和他的兄弟亥勒吉,成吉思汗之子拖雷的儿子,统治着蒙古最重要的两个领地——中国和伊朗。他们惊人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军事技能,其特点是纪律严明、骑兵精良、组织严密、军事战术创新(例如佯攻,诱使前进的敌人落入陷阱),以及招募战败的突厥、中国和波斯指挥官和士兵加入军队的能力。成吉思汗的遗产数十万大军战胜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先进文明,取得辉煌胜利,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政治混乱。如前所述,三个不同的王朝统治着中国的不同地区;俄罗斯远未统一;而统治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阿拔斯王朝则处于衰落状态。因此,蒙古人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敌人的弱点,在大多数冲突中都处于劣势,却迅速而果断地击败了大多数亚洲文明的军队。
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
与匈奴人和几个早期突厥民族等来自草原的入侵者不同,蒙古人想要的不仅仅是掠夺他们所占领的领土。诚然,他们觊觎着中国、伊朗和俄罗斯的华丽丝绸、珠宝、雕刻品和其他商品(图4、11、62、66、207)。但到了成吉思汗的子孙掌权时,他们关心的部分问题在于确保这些产品的稳定供应,并且他们意识到,从长远来看,破坏当地经济将适得其反。因此,他们选择在占领的土地上重建可行的政府,而不是通过系统性的掠夺来扩大动荡和混乱。伊朗和中国最终成为蒙古人努力治理的两个主要国家。虽然希列吉的叔父窝阔台(1229-1241年在位)和兄长蒙哥(1251-1259年在位)开启了中国治理制度的构建,但真正促成中国从游牧征服向定居统治转变的,却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他从1260年在位直至1294年去世(图14)。在他的统治下,中国重新统一:他的前任皇帝曾占领了夏、金的领土,而忽必烈则于1279年击败南宋,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他的母亲确保他早年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北方生活,并接受中国儒家学者和佛教僧侣的指导。忽必烈除了在成长过程中培养了蒙古传统观念和信仰外,还对他的中国臣民产生了同情。他将蒙古文化引入中国,并努力在蒙古文化和汉文化之间保持平衡,这对中国艺术及其在蒙古帝国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在他被册封为大汗之前,他必须应对来自其弟阿里不哥的重大挑战,阿里不哥代表了蒙古传统主义者,反对与中国文化有任何妥协。

图10(图集编号141)。马具,可能来自大伊朗,13-14世纪。镀金银,饰有浮雕、镂雕和刻纹。纳赛尔·D·哈利利伊斯兰艺术收藏,
伦敦 (MTW 795)
蒙古人及其遗产 17

图 11(图录编号 139)。鱼形耳杯,金帐汗国(俄罗斯南部),13 世纪末至 14 世纪。金片,耳杯饰以浮雕和雕刻。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SAR-1613)。

图 12(图录编号 153)。带盖鸟形尖顶高脚杯,可能产于伊朗,13 世纪末至 14 世纪初。银质,冲孔、雕刻、镂空。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Kub-364)。

图 13(图录编号 149)。带柄杯,金帐汗国(俄罗斯南部),13 世纪末至 14 世纪。金片,雕刻、镂空,并饰以浮雕。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SK-589)。
蒙古人及其遗产 17
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忽必烈得以自由推行自己的政策。首先,他试图通过恢复熟悉的习俗和制度来讨好他的中国臣民。他在宫廷中恢复了传统的儒家礼仪,包括音乐和舞蹈;他为土地神和谷神建造了祭坛,官员们在那里举行仪式,以确保丰收。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他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庙宇,这表明他接受了中国人的信仰,即祖先能够干预人类事务,并认为在重大问题上咨询祖先是必要的。儒家思想认为,按照传统原则统治的皇帝拥有天命来治理中国。为了使自己作为中国皇帝的合法性,忽必烈在宫廷中为孔子建造了一座神龛,并采取其他措施来获得儒家官员和学者的支持。他支持编纂断代史,这是自汉代(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以来中国统治者十分重视的活动。对中国官员而言,对历史事件的考量以及与同时代发展的相似之处常常影响政策的制定,因此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忽必烈下令收集蒙古人所征服的各王朝的档案和记录,为编纂历史做准备。他恢复了翰林院(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学院)和国立史馆(由编纂者、编辑者和学者组成),以协调这些著作的编纂工作。同时,他将一些儒家经典翻译成蒙古文,给中国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蒙古精英提供更多接触中华文明知识的渠道可能会促使他们汉化,这对中国儒家来说是一个诱人的前景。忽必烈从早期就招募儒家顾问,这一政策后来影响了蒙古的下一代。这些顾问中,有几位帮助他制定了王朝统治的法律和行政制度。其他人则向忽必烈和蒙古精英成员传授中国文化的基本原理,这些课程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它们强调草原领主在统治中国时可以运用的实用知识。忽必烈甚至选择聘请儒家学者担任他次子真金(汉语中意为“真金”)的导师,这向中国人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表明他对中国文化日益增长的兴趣和吸引力。皇帝为他的王朝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元”;“元”的一般含义是“起源”,但在中国古典著作《易经》中,它的意思是“宇宙的起源”和“原始力量”。因此,该朝代的名称与中国主要文献和中国核心信仰直接相关。忽必烈努力取悦中国人的另一个例证是他致力于

(图 14)。忽必烈汗(1260-1294 年在位),元朝(1271-1368 年),十三世纪下半叶。册页;绢本设色。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11. 参见 Rossabi 1988b,第 136-141 页。
12. 参见上文,第 134 页。
13. Fuchs 1946。
14. 元世祖 1976,第 288-893 页(第 115 章);Tu 1962,第 76 章,第 11-123 页。
《蒙古人及其遗产》 19

图 15(图集编号 178)。蒙古骑士与行政官,中国,元代(1271-1368)。绢本设色。艺术与历史信托基金,由华盛顿史密森学会亚瑟·M·赛克勒美术馆惠赠(LTS 1995.2.7)15.Rossabi 1981;H. Franke 1981,第 306-10 页。
制定准确的历法是传统皇帝的一项主要职责。他招募波斯天文学家札马尔·阿尔丁和中国天文学家郭守敬,责成他们制定一种比以往任何历法都更精确的新历法。蒙古人建立的政府机构与传统的中国模式仅在两个重要方面有所不同。首先,新统治者没有恢复长期以来作为选拔官员唯一手段的科举考试。 (当考试最终在14世纪初恢复时,它仍然没有被用作官僚机构人事安排的唯一标准。)对蒙古人来说,依靠科举选拔官员就等于把政府交给中国人,而中国人显然更有能力通过以儒家为导向的考试。几乎在整个蒙古王朝期间都暂停科举,这使得第二次背离传统的做法成为可能,即招募非汉人担任政府职务。蒙古可汗任命来自中亚和伊朗的穆斯林担任财政官,并在一个案例中任命为省长,任命西藏人监督佛教寺院,并任命一位尼泊尔人担任中国所有工匠的经理。“
成吉思汗的遗产 20
除此之外,元朝政府的几乎所有机构都与中国传统王朝的机构相似。汗国履行皇帝的职责,制定政策并监督官僚机构;中书省一如既往地协助皇帝制定政策和起草诏书;兵部、刑部、工部、礼部、吏部、户部等六部则负责执行皇帝和中书省制定的政策。曾被中国皇帝用来监视官僚机构的御史大臣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可以巡视和举报腐败、失信或无能的官员,部分原因是大多数官员并非蒙古人。蒙古的地方行政体制也沿袭了中国王朝的制度。
社会经济政策与艺术
然而,蒙古人的社会经济政策与中国实践有所不同。支持贸易和其他对外交往的新政策对工艺美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导致中国图案和技术向西传播。中国人对与外国关系的矛盾态度自一千年前的汉代以来一直存在。大多数中国官员反对任何与外国进一步交往的举动,尽管商人、旅店老板和其他从贸易中获利的人对此并不那么敌视。另一方面,蒙古人积极发展与外国人的关系。作为游牧民族,他们依赖贸易,而现在……

图16(图集编号198)。纸币(货币),中国,元代(1271-1368)。纸本水墨。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GE KH-3027)

图 17(图录编号 193)。狮头耳酒罐,中国,元代(1271-1368)。瓷器,釉下彩绘。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约翰·L·塞弗伦斯基金会藏品 (1962.154)。

图 18(图录编号 192)。龙纹高足杯,中国,元代(1271-1368)。瓷器,釉下彩绘。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塞弗伦斯和格雷塔·米利金收藏 (1964.169)。
蒙古人及其遗产21

图 19(图录编号 205)。铭刻阿拉伯文的纪念碑,中国,元朝(1271-1368),14 世纪。石碑。内蒙古博物馆,呼和浩特
在统治伟大的定居文明的同时,他们继续发展商业。在中国,他们鼓励纸币的广泛使用(图 16),修建道路和驿站以方便运输,将大运河延伸至几乎新都大都,并促进了奥托格(商人协会)的发展。1 奥托格人受益于政府低息贷款,这些贷款通常用于资助高风险的长途商队,这些商队将货物运送到中亚和西亚,从而减轻了单个商人的经济负担。此类支持为商业的大幅增长铺平了道路。
蒙古统治者还取消了中国早期对商人出行和贸易行为的一些限制。此外,原本高得吓人的商业交易税也被削减至相对温和的33%。与中国历代统治者不同,他们既没有限制商人的利润,也没有颁布禁奢法来规范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同样重要的是,蒙古可汗赋予商人比中国传统王朝更高的地位。中国官方意识形态贬低贸易,将商人描绘成不生产而仅仅交换商品的寄生虫。中国官员既将商人视为社会等级中的低等阶层,也同样如此对待。当蒙古人扭转了人们对商业的负面印象,提升了商人的地位时,中国和外国商人都从中受益。
这种观念和政策的转变开启了欧亚大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贸易时代。商品从帝国相对自由地流通。
关于奥托格人,请参阅 Endicott-West 1989。
成吉思汗的遗产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