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秦朝>秦王扫六合>(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秦国有专门的武库收藏兵器。属于中央政府的有“属邦武库”、“少府武库”等,属于地方政府的有上郡、蜀郡、临汾、陇西等武库。有些武库虽然设于地方,但仍然收藏的是中央的兵器。秦武库有严格的制度,其一,兵器交武库收藏时,首先要加刻“武库”字样,以后每调拨一次加刻一次地名,因此有的兵器已经加刻了三次地名。其二,器物账本与兵器的标记必须相符,否则官啬夫应受到惩罚。其三,兵器分类保存。其四,百姓所借兵器,必须登记武器上的标记,按照标记收回。其五,武库管理人员若发给士兵的兵器质量有问题,丞及库啬夫均要受到惩罚。以上这些规定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保证了对战争的供应。秦除了武库存有大量的兵器外,在兵马俑坑中也陪葬了大量的兵器。
秦兵马俑虽然是陶的,是象征性的,然而陶俑手中的兵器则是真的,是当时非常锋利的实战性兵器。当时军队使用的兵器都是政府发给的。目前秦俑坑已出土数万件实战兵器,可以说是秦时的武器库。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兵器,矛、戈、戟、铍、剑、弩机、钺、殳,一应俱全。秦俑坑中的兵器大体可归纳为长兵器、礼兵器、短兵器、远射程兵器等几类,大多为青铜制造。铁兵器十分罕见,目前仅见铁矛一件、铁镞一件、铁铤铜镞两件,其余均为青铜兵器。秦俑坑出土兵器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秦的兵器铸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秦俑坑中的短兵器有青铜剑、金钩等,长兵器有青铜矛、戈、戟、铍等,远射程兵器有青铜弓、弩等,礼兵器有钺和殳等。
1.短兵器
青铜剑目前共发现20多件,剑身修长,呈柳叶形,通长81-94.8厘米。其中身长64.2至73.2厘米,茎长16至21.8厘米。剑身中部起脊,两面计四纵四锷,近茎处腊广一般为3.4厘米,近锋处束腰,宽约2厘米。茎的截面呈长方形,近格处呈扁圆形。剑身制作工艺规整,刃锋极为锐利,穿刺力强,含锡量较高。
金钩,又称吴钩,在秦俑一号坑发现两件,它是一种头部弯曲、双面有刃的兵器,适用于向里钩杀或者向外格杀,长65厘米。吴钩最初铸成于吴国,在春秋争霸时期,吴王阖闾也不甘示弱,曾悬赏重金让人做吴钩,有人贪图重赏,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以血衅钩,钩成,献给吴王。吴王钩多,形状相同,分辨不出这两把钩,做钩的工匠对着众多的钩大呼自己孩子的名字,便有两把钩飞出,贴在他的胸前。春秋时,吴国的兵器是闻名天下的,干将、莫邪两把利剑就出自吴国。
2.礼兵器
所谓礼兵器,是指这些兵器只作为礼仪使用,而不是用于战争中的实战兵器。秦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礼兵器主要有铜殳和钺。
铜殳出土于一、三号坑,目前共发现31件,一号坑只出土一件,其他主要出土于三号坑,其中20支成捆集中出现在该坑靠近北壁处,当时还保留残长1米的木柲。殳为圆筒形,首呈三角锥状,长10.5至10.6厘米,径2.3至3厘米,銎深8.9厘米,用以装柄,据研究这种兵器属于仪仗用的兵器铜殳,是一种钝性长兵器。
钺是一种礼仪性兵器,主要用作典礼和出行时的仪卫性武器,是权力地位的象征。铜钺出现于殷商时期,但因其太重而不能在大战中大显身手,则作为权力的象征和刑具。钺,一般刃多呈弧形,身宽薄,由钺身和木柲两部分组成,装柲方式和戈相似,以直内入木柲,钺刃与柲平行。而斧与钺的最大区别是斧有孔以受柄。商周两代的钺形制虽几经变化,但宽体弧刃、以穿贯绳固定柲的基本特征始终保留。到东周后,由于天子王权的旁落,钺在中原地区的使用不断减少。目前在秦俑坑中发现了一件铜钺,其形制与商周时的区别很大,最大的区别是无内无穿,形近长方形铜版,长17.5厘米,背宽11厘米,刃宽12.5厘米、厚约1-1.2厘米,重2150克。从横侧面看整体呈长方形的楔状,两端薄厚不等,虽有刃但很钝,不具杀伤性。在两端近中间处留有4.5厘米宽的夹过木柲的痕迹,说明秦钺装柲方法是将柲的上端劈开成叉,夹住柲身,再在上下两边以绳索捆扎固定。这种方法装柲牢固性很差,加之秦铜钺无锋利的刃,可以断定它已非实战兵器。秦钺出土于战车旁,可能有某种象征指挥权的意义。
3.长兵器
矛是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柲格斗兵器,是战争史上诞生最早的兵器之一,使用的时间最长。原始时期即有石矛,后发展成铜矛、铁矛,直到唐宋时期的枪。
矛由矛头、柲、镦组成。矛头有身、骹两部分,身为一锋两刃,中为脊,脊旁或有血槽。骹为筒状,下粗上渐细,通脊,用以插柲。
商周时代矛常见的形状有柳叶形双纽式和双孔式,总体呈现出渐窄渐小的发展趋势。秦矛基本沿袭了窄体和有血槽的特点,稍加变化。刃体宽扁而短小,有的两面有血槽,矛头长多为15厘米左右。秦兵马俑坑中的矛有两种,通体宽扁且直,体的中部起脊,脊两侧各有一道风槽,椭圆形骹。骹之两棱同锋刃平行,两侧有钉孔,矛体通长15.4厘米,柲迹残长2.5米,径0.4厘米。另一种通长17.6厘米,矛体无风槽。矛的攻击性能好,实用性强,一直是古代受欢迎的兵器。
铍是长柄兵器,出现于古文献中的最早时间是春秋中叶。铍头和短剑相同,较矛头长而锋利,穿刺力更强。秦俑坑已发现20多件,其铍头长35.3至35.5厘米,铍身为两侧六面的扁体,前锐后宽,刃口直线前收为锋。近茎处装一字形格,茎为扁平体,末端有孔。茎插于柄端,用铜钉固定,柄为木质,下有铜镦,全长3.59至3.82米。由于过去的考古资料未见完整的铍出土,所以人们误把铍作为短剑。实质上铍和剑是有区别的,主要是铍有柄,剑无柄;剑茎有首,铍茎无首;剑茎有圆形、方柱形,断面呈扁圆形等,而铍茎一律作长方柱体,上有一至二孔;铍身较短剑身窄狭而长;短剑身中部多起脊,铍不起脊;铍较短剑的刃宽而锋利。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两者就很容易区别。铍的出现在西周时期,直到汉代铍仍是被广泛使用的杀伤力较强的长柄武器。汉代以后,这种兵器逐渐消失。秦俑坑中铍的完整出现,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铍的一些模糊认识,从而纠正了过去人们把铍头误认为短剑的错误,为我国古代兵器史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铜戈是一种勾兵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过石戈,形状如横长方形的镰刀。最早的铜戈头出土于距今3500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遗址中,是当时军队中的主要格斗兵器,其形状是横长带内的刀形。西周到春秋时期,在商戈的基础上,延长胡,增加穿数,发展成完备的戈式。在柲的前端装戈头,后端装镦,且使戈援上翘,从而加强了钩击的功能。战国时期戈头增加了刃,使之上翘,增强了杀伤力。
戈一般由援、内、胡三个部分组成。援是横向侧出的刃,前有锋,上下侧起刃,是戈最具杀伤力的部位。内是援后的纳柲部分,内上有孔,成为穿,用来穿绳縛柲。援和内之间有凸起的棱,称阑,有上阑和下阑之分。胡是援下刃近阑出弧曲下延部分,有锋利的刃和固柲的穿。
秦兵马俑坑目前已发现多把铜戈,戈头通长26.6~26.8厘米,援长16.4~16.7厘米,胡长12~12.5厘米,内长10~10.2厘米。戈头均为长胡四穿,弧援无脊,刃内,阑两端有上下齿。内上刻铭文,一面均刻“寺工”二字,是制造机构名称。另一面刻某年相邦吕不韦造。制作工艺考究,光洁锋利。
戟是古代兵器中较特殊的一种长兵器,由矛和戈组合而成。集前两种兵器之长,既可前刺又可钩啄。戟产生于商代,西周时中原地区曾出现过戈矛合铸的铜戟。但这种生产工艺复杂实战效果不佳的合铸戟不久就被淘汰,以后分铸联装戟流行起来。战国时期戟的使用已很广泛,秦军所持戟为内刃性戟,是一矛一戈联装的常见戟,秦兵马俑军阵中已出土多件。
4.远射程兵器
弩是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镞的一种远射兵器,在冷兵器中是杀伤力极大的兵器。弩是由弓演变而来的,是弓的发展。《吴越春秋》云:“弩生于弓,弓生于弹。”表明了三者发展演变的轨迹。弓和弩在军事上的应用,对军队发展和战争方式的演进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其实,弓的使用历史可追溯到三代时期,传说黄帝的时代就有弓。殷周两代弓已普遍用于战争。春秋时代弓手在战争中颇具威力,除步弓手和车左主射外,战车上甲士甚至将领也常搭弓射箭。那时人们把射箭、驾车两种技能放在与礼乐同等重要的地位,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是士人们的必修课。他们利用各种形式提高驾车、射箭技能,主要是举行射礼和狩猎。
由于弓的远射杀伤能大大增加部队的战斗威力,人们对弓的制作煞费心机,仅弓干的制作材料就分有七等。对于其他原料如角、筋、胶、丝、漆的选择也很考究。整个制作过程一丝不苟要求严格。新的科技成就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随着冶金铸造和军工生产的进步,大约在春秋后期,人们在弓上安装了弓臂,弓臂最先出现在楚国。弩机由悬刀、望山、拴塞等组成,悬刀即扣发扳机,望山用以瞄准,钩牙用来挂弦。弩克服了弓的一些缺点,射手由手指勾弦直接发射改为扣动扳机发射;肉眼直接瞄准变成通过望山瞄准,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弓干、弓弣用材相应加粗加厚又提高了射程。战国时弩机结构又有新发展,出现铜廓,它对固定弩机、提高弓弩的稳定性和寿命有很大帮助。
弩机发展很快,有轻型弩和重型弩两种规格。轻型弩,时称臂张弩,顾名思义就是用臂力开张的弩,它的弓干较软,弹射力量较小,射程较短,但操作轻便,一直风靡于战场。战国中后期产生的重型弩,时称蹶张弩,它的弓干坚硬得多,使用时手拉弓弦脚踏弓干才能搭上箭,它的射程远但操作起来较慢。两种弩取长补短配合使用便可克服不足,发挥各自威力。
在战术运用上弩兵有许多优越性。《孙膑兵法》及《六韬》等军事著作多有论述,概言之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安营扎寨时“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弓弩为表,戈、盾为里”,“以弩次蒺藜,然后以其法射之”,筑成坚固的营垒。二是设伏杀敌,“选我材士强弩,伏于左右,……敌兵过我伏兵,积弩射其左右”。前341年,军事家孙膑指挥的齐魏马陵之战,是弩兵设伏歼敌的范例,齐军诱敌深入,伏弩兵于险厄之地,待魏军进入伏击圈,立即万弩俱发,魏兵溃不成军。三是可以根据不同地形和战况,与车兵、骑兵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兵种的威力,“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四是轮番射击,组成连续“火力”造成最大杀伤力,“步兵与车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
秦兵马俑坑已发现了数百处弩的遗迹,反映出弩机当时在秦军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从秦俑坑完整的弩遗迹判断,秦弩至少应有三种不同形制。弩弓为木质,均已腐朽,朽木残长130至140厘米。弩臂也已腐朽,末端安有青铜弩机,弩机通高16.5厘米,望山高5.5厘米,这是秦俑坑发现数量较多的一种弩。同时在一号俑坑还发现了一种形制特殊的弩。它是在残长64厘米的弩臂上重叠一根木条,在弩臂上还夹有青铜饰件,这些装置是为了增强弩臂的承受强度,说明此种弩是一种张力更强、射程更远的弩。秦俑坑发掘出的弩多和弓相连,称作弩弓。弓材为木质,长130~144厘米,弣径3~5厘米,箫径2~3厘米。弓干用皮条缠扎,表面涂漆。弦长108~124厘米,径0.6~0.8厘米,弓弦置于弩臂的含口内。弩臂为木质,长70~76厘米,宽4~5厘米,上下唇的宽度与弩宽同。弩臂的前端距含口6~11.5厘米处,左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耳,耳长2厘米,宽2厘米,厚1.5厘米。用两根绳前端缚弓,后端分别系结于左右耳上,使弓固定于弩臂的含口内,以防射去时由于弓干弛弭时的反作用力使弓与弩臂脱开。弩臂的后部有用竹片作的关。关后有木托,托呈长方橛状,上端插于弩臂的铆口内。铜弩机安装在弩臂的后部,望山和钩牙露出臂间,悬刀位于关内。弩臂的正面有承箭镞的槽,槽长由望山直达含端。弩臂的上部为平面,下部呈圆弧形,左右两侧的中部内凹呈弧形,这样便于握持。弩机由悬刀、望山、钩牙、拴塞等组成,素面,无廓。
秦陵一号铜车马上的弩为铜弩机,完整无缺,对我们了解秦弩的形制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铜车马上的铜弩机由铜弓、错金银弩机、铜弩臂等机件组成。铜弓两箫间宽20.2厘米,铜弩由弓体中间的弣部较粗往两边渊部、箫端渐次变细,剖面若枣核形。缚结弦两契口处距两箫末端均为2厘米。弓弦用多股铜丝扭结而成,弦径0.3~0.4厘米,水平长66厘米,从弦的缚结处往内9厘米,另有一根比弦稍细的铜丝纽结成的绳,缚结在弓干上,此绳是用来固定弓干与弩臂的。弩臂通长39.2厘米。整体形似瑞兽,前端是形若兽口的凹槽,铜弓就缚在这个凹槽内。弩臂两上端面平直,中间有置箭枝的凹槽,下端面的两边棱抹角收杀成弧面状。后端安装弩机,用托作后盖。弩机长7.5厘米,侧高14.2厘米。由悬刀、钩牙、廓、键等构件组成。
秦俑坑中发现了数以万计的铜箭镞,就是用在弩机上的,可见当时弩机在军队中的作用很大。秦俑坑的铜箭镞几乎全为三棱形,铜镞刃稍向外鼓,镞首面作等边三角形,三翼收杀。在二号俑坑还发现一种特大型号的铜镞,每支重量达100克,较其他铜镞长一倍,使用这种铜镞的必然是一种张力更大、杀伤力更强的弩。秦陵一号铜车马上还配置有两种铜镞,第一种通常35.2厘米,首作四棱形,即两脊两刃,另一种箭平头无锋,首作上粗下细的圆柱体,通长35.2厘米。正如《释名》所云:“弩者,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秦代军队之所以能叱咤风云、统一六国,与其有杀伤力极强的弩机不无关系。
5.防御性兵器
除了进攻性的兵器以外,秦人也有防御性的器械盾牌和铠甲。盾是古代防护性兵器之一,用来防护自身免遭敌方兵器的伤害。盾,古代也称干、橹,后来又称彭排、旁排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御敌人矢、石、刀、剑等杀伤自己。盾有圆形、梯形、长方形等,有的用藤条编织,有的用犀皮或木板制作,有的用铜铁铸成。湖北睡虎地秦简中有很多盾的记载,自上古一直沿用至明清,说明其历史悠久,性能很好,是古代军队装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防御兵器。传说盾产生于黄帝时期。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盾在商代,从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残迹可知,商代的盾是用木材做成框架,上面再蒙以皮革或编织物制成。盾面涂漆,有的还画有虎纹,盾面呈长方形,下底比上缘稍宽,正面外突,背面有把,便于握持。盾有大小两种,大的用于战车,小的用于步卒。西周时期的盾仍用藤、木或皮革等材料制成,多呈梯形或长方形,只是表面髹漆并装有青铜盾饰。西周青铜盾饰比商有所发展,其形状有盘状的、环形的,也有做成兽面或人面的,钉在木板上,目的是加强防护和恐吓对方。东周的盾基本同于西周。
秦盾不但有,而且很多,这在云梦秦简中有很多记载。秦盾在1974年首先发现于陕西户县春秋时期的一座秦墓中,有“藤条编织物朽痕三处,上半部呈椭圆形,面外鼓,下部平齐,残存深褐色漆皮两层,根据印痕形状推测可能为藤盾牌”。①兵马俑坑中是否有盾牌,从目前秦俑坑中出土的各种兵器来看,应该有盾牌,但至今还没有明显的迹象,很可能是由于其质地为木,经过两千多年已经彻底朽坏,在考古发掘中很难找到其遗迹。据考古报告称:在一号坑曾发现几个圆形木环遗迹,环周有褐色或黑色漆皮,木环外径56~63.5厘米,这种圆形环木很可能是盾牌遗迹。也有可能是秦兵马俑坑中本身就无防御性兵器盾,因为秦军好战,不戴头盔,又身穿铠甲,盾牌对于他们无必要,所以俑坑中便没有盾牌。
在秦陵一号铜车马上发现一面铜盾牌,插在车右箱板内侧的盾囊里,这个铜盾由于是用青铜制作,虽经两千多年,仍完整如故,是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盾牌。此面盾牌非常精致美观,上部呈弧形,中部呈亚腰,四角上耸而内卷,下部呈长方形,形若“出”字,正面中部纵有一条鼓起的棱背,体表中间隆起,上下两端凹下,背面正中也铸有鼓起的凸棱,在背的中间处有桥梁鼻纽盾握,纽梁上铸出缠扎的革带纹。通高36.2厘米,底边宽24厘米,厚0.4厘米。鼻纽的盾握内孔长7厘米,高2厘米。盾的正背两面满饰绚丽的花纹图案。作为兵器,它可以抵御各种兵器的袭击,包括石头、刀、剑、戈等,作为艺术品,是说它制作精美,且作了彩绘。其构图精练,勾画细腻,立体感强,盾的正面、背面所绘的对称形龙纹、卷龙纹,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且极富夸张性,所绘几何纹、云纹,线条明暗、虚实结合,具有深度的空间感。整个画面色彩绚丽,图纹清晰。②这个铜盾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史上仅有的质地精良的盾牌,也是我国古代防护兵器盾牌遗迹中最趋于完整的一件,它的出土为我们探索和研究古代盾牌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代以后盾牌的使用比较普遍,在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中有许多士兵持盾牌于胸前,在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坑中也有这种持盾武士俑。到魏晋南北朝以后,盾牌的形状演变为长方形,趋于简单化。火药发明后,盾牌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失去作用。
铠甲也是护体的兵器,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不少的陶俑身上穿着铠甲。最近在秦始皇陵封土东南的一个陪葬坑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石铠甲,这个坑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28米,面积略小于秦兵马俑一号坑,达1.3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园城墙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在坑南北两边缘的东西端各有一条平面呈梯形的斜坡门道。
这个陪葬坑1998年已被考古工作者探测出来,挖了五个探方试掘,结果四个探方的过洞底部出土了大量的石质铠甲和石质头盔。目前共清理出石质铠甲约90领,石质头盔43顶、石马缰3组,一件青铜锸以及一些青铜镞和一段陶俑手指。这些石铠甲和头盔均用质地均匀、颜色灰青的石灰岩石片(俗称青石)和扁铜条联缀而成,可称为“铜缕石甲胄”。石质铠甲和头盔史书上未见记载,其发现弥补了史书的不足,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铠甲的大小是按原大比例制作的,其制作方法类似于玉衣的制作,这为研究古代铠甲的制作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
甲片主要有长方形、近方形、舌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圆形等。另外还有其他形制的属于特殊部位的异形片。甲片上钻有一些圆形或方形的小孔,用扁铜条连缀在一起。甲片未被叠压的边上有一道抹棱,起美观作用。被叠压的角有磨角,以便连缀和甲胄伸缩。
根据甲片特征和甲胄外观特征的差异,可将铠甲分为三大类:鱼鳞甲、札甲和特大型甲。第一类:鱼鳞甲只发现两领,是所有关于秦甲资料所未出现过的,其外观线条起伏流畅,从个体甲片到整体甲衣均酷似鱼鳞状;甲片精小,加工细致;甲片上孔多而密,有实用的连缀孔,还有起装饰作用的点缀孔,且所有孔均为方形;甲片平直,表面无凹凸的弧度,组成甲衣的片在800片以上。
第二类:札甲,由长方形或近方形甲片组成。这类甲约占出土石甲的97%,特征是甲片比鱼鳞甲片厚大,大多向外稍凸出,甲片上布有圆形小孔等。这类甲根据保护的身体部位和甲衣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型。
第三类为特大型甲,只发现了一领,身甲已烧成白灰状,颈甲保存较好,该甲纵长1.8米;从甲衣到甲片都特别大,甲片有长方形身甲甲片、长笏形和长孤凸刃形颈甲甲片等,最长的甲片长14、宽7、厚0.7厘米。从其形体和结构判断,这副甲不是人的披甲,而可能是马的铠甲,即后世所谓的“马铠”或甲骑具装中的“具装铠”。但据史料记载到东汉末年才有较完整的具装铠,而本次发现的这副“马铠”,由颈甲、身甲、当胸和搭后组成,已经是非常完备的形制了,要比文献记载早400多年,是非常值得学术界注意的新资料。③
与铠甲同时出土的石胄有43顶。这些胄与燕下都发现的铁胄形制相似,但又比燕下都的铁胄更完美、大方,可以保护颈项并披搭于铠甲的肩部之上,顶片布孔规律也有区别。所有石胄均由一整片圆形顶片和若干板瓦形或等腰梯形不带弧度的侧片组成,而燕下都的铁胄顶片则由两个半圆形片参接而成。目前已修复了一顶石胄,这顶胄由圆形顶片和各类型的侧片组成。胄通高32厘米,底部宽度32厘米,现重3168克(仅为石片重量,未计入铜丝重量)。该胄由5片侧片连缀而成,第一、二层各16片,第三、四层各13片,第五层15片,连同顶部圆片共计74片。胄片上下层间作固定编缀,左右作活动连缀,便于开合;在最末层前面两片甲片上有胄开合的铜环和铜钩,在铜钩的末端有一片长1、宽0.5、厚0.1厘米的小铜片,环在右侧,钩在左侧,相互钩合即可。胄片侧边上有装饰性的抹棱,顶片中央有一面原来是红缨一类的装饰品。这是第一顶完整的秦代石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石质铠甲的制作并非易事,要经过切割、打磨、钻孔并用铜丝片连接。更为重要的是,它不像玉衣那样在全国发现很少,石铠甲坑中的石铠甲其数量惊人,制作这些石质铠甲必须有机械加工工具,充分反映出当时秦的手工业水平是高超的。
由于该坑的所在位置比秦兵马俑坑更优越,距离秦陵地宫更近,处在秦始皇陵的内外城之间,从情理上来讲,其陪葬品的水平要高于秦兵马俑。随着对该坑的继续发堀,必定会有更重要的发现。石质甲胄的大面积发掘出土,在世界考古学史上实属罕见,填补了我国古代军事装备的空白,改变了过去认为秦代无胄的记载,对研究秦时的军事装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个陪葬坑目前只试掘了很少的部分,坑中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搞清楚,笔者认为可能是秦始皇陵园内的武库遗址。目前在此坑中不只发现石铠甲,还有其他的兵器。
石质铠甲和陶质兵马俑一样,均是用来陪葬的,非实用品,属明器(或称为冥器),但从这些陪葬品我们可以了解秦时的军队编制及铠甲的制作工艺等制度。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可以看到秦俑坑铁兵器很少,铜兵器占主导地位。其实秦国的铁器出现很早,陕西省武功县一座春秋初年的秦墓曾出土一件铁匕首,凤翔县南指挥村春秋晚期的秦公1号大墓出土了两件铁锸,表明早在春秋时秦国已使用了铁器。战国时期特别是秦统一后的冶铁业是比较发达的,铁器的使用已较为普遍,仅数年来在秦都咸阳和秦始皇陵园范围内就发现各类铁器四百余件,有锤、锸、凿、锛、铧、镰、斧、钳、釜等。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左采铁、右采铁”的记载,说明秦时冶铁工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出土的多为生产工具,铁兵器很少,说明秦国的军队当时仍使用铜兵器,这种情况和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情况基本相似。如齐都临淄故城发现铁遗址六处,分布面积达九十余万平方米,却没有发现一件铁兵器及铸造铁兵器的遗迹。只是在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中发现了不少的铁兵器。
那么,为什么铁器在生产中大量使用而在军事上则很少使用呢?这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只能把铁器用于农业生产,而冶炼铁兵器的工艺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可能大规模地生产铁兵器。当时的冶铁水平还处在块炼铁和生铁铸造阶段,而块炼铁质柔,硬度不够,生铁铸件质脆,强度不够,这两种铁制作一般的生产工具尚可,但制作兵器则不宜。到汉代后,渗碳钢和铸铁柔化工艺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东汉初年生产炒钢新工艺的出现,为铁兵器大规模地生产创造了条件,铁兵器才取代铜兵器成为兵器中的佼佼者。因此,秦俑坑中才未有大量铁兵器,而经过长时期积累经验制造出来的青铜兵器锋利无比,杀伤力强,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① 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基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10期。
②《秦始皇陵铜车马坑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③《秦始皇陵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一)秦军的武器库

 

秦王扫六合/徐卫民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