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秦朝>秦王扫六合>二、秦统一六国的邦交策略

二、秦统一六国的邦交策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对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概括。经过春秋时期的长期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只剩下“战国七雄”等势力强大的国家,为秦国最后统一中国扫清了很多障碍。
秦民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以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战略目标,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壮举。自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以后,便以统一天下作为己任。
秦从公到王,都是统一战争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从秦穆公开始,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提出要“成帝王之业”;秦惠王时,张仪劝惠王“以成伯王之名”;秦武王时,“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嬴政时“横成则秦帝,纵成即楚王”,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只用了10年时间便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分裂割据状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由此可见,各代秦国君主,都是统一全国的矢志不移者,因此在制定邦交策略时便从统一的前提出发,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
(一)稳扎稳打,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秦的统一战争以秦、赵长平之战为转折点。在此之前,秦的国力还不算强大,于是在制定策略时,稳扎稳打,以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长平之战后,秦的国力强盛,统一全国可谓指日可待,便实行了大胆的战略,东向而窥周室。
有了长远的奋斗目标,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便能作长远打算,深谋远虑。在统一战争的前期,秦虽有并吞天下的打算,但在外交上表现出的只是图谋称霸,在具体行动上不大肆张扬。这样可以避免其他各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从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成为众矢之的。同时由于秦实行稳扎稳打的战略,先解除后顾之忧,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也未引起其他大国注意,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秦建立巩固的后方根据地,包括向西霸西戎,向北灭义渠,向西南进攻巴蜀汉中,向东逼近黄河,与魏国争地。同时,随着秦国向东方的扩展,以关中为中心的根据地向四方扩展辐射。
首先,从秦穆公开始,便向西扩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①从而使西边无后顾之忧。当然秦对西戎的进攻,也是经过长期准备的。秦穆公是秦国有作为的国君之一,他心胸开阔,雄才大略,立志图霸,改兹水为“霸水”,修宫殿名为霸宫,大胆启用异国人才,开明纳贤。特别是纳公孙枝于晋,求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还有由余、白乙丙、西乞术、孟明视等人,他们后来都是秦穆公霸西戎的功臣。
其次,东向以制诸侯。秦的东边紧邻魏国,河西地区是秦魏两国必争之地。正如商鞅讲的:“秦之与诸魏,譬如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即秦魏两国谁得到河西,谁即可取得主动权。正因为如此,两国在此的拉锯战达数百年之久,但在秦献公以前,由于晋强秦弱,秦也曾数次获得河西,但又屡次被晋夺回,晋一直占上风。献公时,遂把国都从雍城迁到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东北),这样离前线较近,在古代交通通讯落后的情况下,便于国君亲自指挥作战。孝公在栎阳实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使国富民强,发动了对河西的进攻,很快夺得河西地,从而使魏国由对秦的进攻变为防守,被迫把国都由安邑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秦巩固了河西地盘,为后来的打出函谷关奠定了基础。
再次,向北进攻,消灭义渠戎。义渠是秦国北方一游牧民族,原也为西戎中的一支,在秦穆公霸西戎后,长时期未见于记载,说明其已归服于秦。但到战国初期,义渠戎又出现于秦国的北方。秦惠文王即位后,义渠势力增长,“筑城郭以自守”。②但秦按兵不动,等待机会,前331年,秦趁义渠戎发生内乱之机,派庶长“将兵定之”,并在此设县。然而义渠始终未臣服于秦,并向魏国讨好,特别是当六国联合攻秦时,义渠趁火打劫,从后方进攻秦国,使秦国蒙受损失。因此不灭掉义渠,对秦始终是后患无穷,到秦昭王时,为了灭义渠,昭王母宣太后施用色相,与义渠王私通,趁其不备,杀义渠王于甘泉宫中,然后趁其国内混乱之机,发兵进攻义渠,彻底灭掉了义渠。在此地建立了行政区域,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从而解除了秦东面以制诸侯的后顾之忧。
最后,夺取巴蜀。巴蜀为秦西南方的两个小国,位于现在的四川盆地一带。巴蜀地处成都平原,物产丰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巴国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地“七植五谷,牲具六畜,蚕桑麻苎,盐铜铁丹漆茶……皆纳充之”。③蜀国“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番,地称天府”,且“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④
在战略上,巴蜀是秦楚争夺的重点,因为秦要灭楚,必先灭巴蜀,而楚国也一直对巴蜀怀有野心。正如司马错讲的:“且蜀,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⑤秦夺得巴蜀后,张仪曾对楚怀王讲:“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以下,至楚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然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⑥
但当时的机遇对秦有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东攻韩国,二是南攻巴蜀。于是秦惠文王便希望通过廷议来裁决,秦国的大臣们意见不一,以司马错为一方主张先伐巴、蜀,以张仪为首的则主张先伐韩,各有理由。通过争论,秦惠文王深知先伐巴蜀的重大意义,于是决定派张仪、司马错率领秦军从褒城经石牛道入蜀,大军所指,势如破竹。攻文元,直趋蜀国,蜀王被杀,蜀亡。灭蜀后,秦王在亲眼看到了蜀国的富庶后,决定乘胜灭掉巴国。
占领巴蜀后,秦派官吏对巴蜀进行改革,发展生产,特别是张若任蜀守时,移“秦民万家”于蜀,加强了秦人实力,从而巩固了秦对蜀的统治。他在任40年,使蜀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在军事上成为秦的一支重要力量,后来在灭楚及统一全国时,起了很大作用。
通过霸西戎,夺河西,攻义渠,灭巴蜀,使秦的后方根据地得到了发展和加强,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又通过在根据地进行改革,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繁荣经济,从而使秦的后方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加速了秦统一全国的步伐。从此后,秦南出武关、东出崤函等的道路完全被打通,从而为下一步攻打东方和南方开辟了道路。与此同时,也解除了秦东进和南伐的后顾之忧。正像苏秦对秦王讲的:“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从,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⑦
①《史记》卷五《秦本纪》
②《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
③《华阳国志·巴志》
④⑤《华阳国志·蜀志》
⑥《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⑦《战国策·秦一·苏秦始将连横》
(二)远交近攻,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
远交近攻是由秦相范雎提出的,即先与远方的国家搞好关系,集中精力攻打邻国。范雎向秦昭王讲道:“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可亲,越人之国而攻,可乎?疏于计矣。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食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①其意即要昭王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统一全国的宏伟目标。
在战国时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各国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间尔虞我诈,你分我合,彼此争战,形势混乱,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各国统治者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秦国最终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打败了其他国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这与秦成功地实行“远交近攻”战略有很大的关系。
远交近攻之策是针对当时秦国有人提出要越过韩、魏而攻打齐国提出来的。从当时形势看,实行远交近攻显然是正确的。因为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一则道路遥远,对粮草的运输等均不利;二则即使韩、魏两国表面上同意借道,但暗地里也会趁机浑水摸鱼。因为当时的战国形势谁也难于估计,瞬息万变。不要说有机可乘,就是无机可乘,也会寻找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实际上,在范雎之前,秦就曾经实行过这种方针,只是没有像范雎这样提得更加明确和具体。所谓远交,即和离秦国距离较远的国家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用以孤立距离秦国较近的国家,并予以攻击,以形成分而打之、分而治之、统一天下的格局。具体来讲,就是要和与秦远距离的齐、楚、赵国等友善,建立良好的攻守同盟关系,然后集中力量攻打韩、魏两国,以分化瓦解敌人。当把韩、魏等国灭亡后,齐、楚、赵也变成了近攻的目标。
韩、魏在战国晚期虽然是比较弱小的国家,但靠近秦国,一直是秦统一战争中的一块绊脚石,对秦国也是一种威胁。关于魏国对秦国的威胁前文中已谈过,韩国亦如此。正如范雎对昭王讲的:“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②只有先灭掉韩、魏,秦再向东攻打其他国家才无后顾之忧,也能实现“得寸也王之寸,得尺也王之尺”的目的。实践证明,远交近攻战略当时对统一全国起了重要作用。前268年,秦攻打了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西南)。前266年,又攻取刑丘(今河南温县东)。魏国被削弱后,秦又攻打韩国,前265年,秦攻韩,占据了韩国的少曲(今河南路源东北)、高平(今河南孟县西)。前264年,又夺取韩的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前263年,攻韩南阳(今河南南阳)。前262年,夺取韩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为两段,韩国急忙派人到秦国献出上党郡以求和。
由于固守上党郡的冯亭不愿献上党郡给秦,而给了赵,其目的是想让秦攻赵国,从而使赵国与韩国联合,来达到共同对付秦国的目的。但韩国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赵虽然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国力有所增强,但这时的秦国乘胜而进,于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在秦赵两国之间打开了,由于秦国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打败了当时较为强大的赵国,坑赵卒四十余万,也实现了范雎“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的方针,给赵国以致命打击。
以广土而言,远攻一般不如近攻,但即使近攻,也并不能绝对保证“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广土实质上是当时秦国的长远政策。据记载秦为了分化瓦解敌人,曾数次故意把已经占领的土地归还三晋,如秦惠文王十一年,归还魏国的焦和曲沃。昭襄王在每一次作战前,必先与其邻国言和,结为盟友。前304年,秦伐魏时,先与楚怀王会盟于黄棘,归还楚上庸之地。前302年,欲伐楚时,则先与魏襄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归还魏蒲阪。前293年,秦与韩、魏伊阙之战时,与楚言和。此后,秦势力强大,秦怕六国合纵抗秦,便和东方最强国齐并称东西二帝,以麻痹齐国。前279年,秦欲南伐楚时,便与赵作渑池之会盟。
从以上所言,秦并不以一时的寸土尺地为必争,争而必得,得而必据,相反,秦把一时土地的取舍当作达到战略目标的一种筹码。特别是在加剧和利用六国间的矛盾和冲突上发挥着奇妙的作用,有利于分化、孤立一部分敌人,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这叫放长线,钓大鱼。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最后占有全部土地,即真正的广土。这种“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方针,应该说是一种高明的战略决策。
秦在统一过程中,除了夺得土地、扩大根据地外,还非常注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范雎在提出“远交近攻”方针时,对秦昭王讲:“有攻人者,有攻地者。穰侯十攻魏而不得伤者,非秦弱而魏强也,其所攻者,地也。地者,人主所甚爱也;人主者,人臣之所乐为死也。攻人主之所爱,与乐死者斗,故十攻而弗能胜也。今王将攻韩围陉,臣愿王之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也。”③实际上,秦虽然在总体上实行的是远交近攻,但有时也远攻近交,或近交近攻、远交远攻,即根据不同的实际,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秦在一段时间里对能够灭亡的国家先不灭亡,而是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削弱各诸侯国的有生力量,到条件成熟时,改蚕食为消灭。正由于此,秦才能只用10年时间便灭亡了六国,统一了全国。
①《战国策·秦三·范睢至秦》
②《战国策·秦三·范睢至秦》
③《战国策·秦三·秦攻韩围陉》
(三)连横破纵,分化瓦解六国力量
随着秦国的不断强大,对山东六国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加之秦国统治者以—贯之的统一战略,使六国产生共同抵抗之意图。于是在战国时期便形成了合纵与连横两大阵营。平心而论,如果山东六国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对付秦国的威胁,秦要统一全国是根本不可能的。正是出于这一点,秦就不断地破坏六国的合纵攻秦活动。
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南北为纵,是以韩、赵、魏三国为中心,北连燕,联合起来对付强国的侵略。最初抗秦时联合齐,抗齐时联合秦。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东西为横,是齐秦两国用武力迫使弱国听命、实现兼并其他弱国的策略。齐国在济西大战失败之后,实力明显下降,连横便成为秦国所专用的手段了。
由于山东各国中任何一国的力量都难于制止秦的东进和南进,因而只有采取合纵的办法,来对付秦国的频频进攻。若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那么秦国要统一中国就难了。后来秦之所以能统一全国,就在于秦国能用连横办法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分化瓦解山东六国。当然由于战国形势错综复杂,秦在实行连横政策时,采取的各种方法是不择手段的。但这在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情况下是不足为奇的,而且当时谁能把混乱的中国统一起来就是对历史的重大贡献,因而是顺应潮流的。
秦为了拆散六国联盟,对山东六国采取了联合、分化、声东击西、以敌弱敌、间谍、心理慑服、欲取先予、因势乘便等策略。正是由于采用了以上各种战略方针,才使得六国联盟名存实亡,导致作战能力不强。当然也与当时山东六国的实际情况有关,由于山东六国都想兼并其他国家,因而各国实力的消长和地理因素的差别使其与秦的冲突在程度上就变幻不定。所以,形式上虽然合纵,但是各怀异心,同床异梦,这也为秦的离间活动创造了机会。正如时人对赵王讲:“秦之有燕而伐赵,有赵而伐燕;有梁而伐赵,有赵而伐梁;有楚而伐韩,有韩而伐楚:此天下之所明见也。”①
秦正是不失时机地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拉一方打一方,最后逐个消灭六国。前328年,张仪采用软硬兼施手段欲迫使魏国附秦以攻楚,于是秦先派公子华和张仪围降了蒲阳之后又还给魏国,还将秦公子繇送到魏国作人质,随即张仪去见魏惠王,讲道:“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②从而迫使魏国将上郡十五县献给秦国。前327年,秦将焦和曲沃退还魏国。前324年,秦又攻魏占陕城。这样,秦在夺得具有战略地位的河西后又获得了上郡。既可以从东北方向威胁赵、魏,又在河东和河南控制了许多战略要地。秦魏的联合对许多国家不利,于是其他各国便起来支持公孙衍搞合纵。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共推楚怀王为纵长,出兵攻秦,但最后真正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因而合纵军队只打到函谷关便被秦国所击败。前317年,秦又打败韩、赵、魏联军于修鱼,俘虏韩将申差,斩杀八万余人。
秦国为了对付强大的齐国,就必须拆散齐楚的联盟关系,因为齐楚当时都是大国。于是秦派张仪入楚,鼓动楚国背齐联秦,并许以商於之地六百里给楚,以作为诱饵,利欲熏心的楚怀王便认为可以不战而得地六百里,那有这么好的事,便欣然同意断绝和齐国的联盟。这样张仪拆散齐、楚联盟的目的达到了。于是张仪返回秦国后假装酒醉失足,诈病三月不出。楚怀王不知是张仪故设的圈套,还认为是张仪怪楚与齐断交不彻底,又派勇士北赴齐国咒骂齐王,齐王在大怒之下便转而和秦国结好。这时,张仪才告诉楚使者秦愿以六里之地给楚国。楚怀王听后大怒,欲出兵攻秦,这时陈轸劝说楚怀王,攻秦不是好计策,不如用土地贿赂秦国,然后与秦联合伐齐,这样虽然失地于秦,但能从齐国得到补偿。楚怀王不听,于前312年发兵攻秦,结果被秦国打败于丹阳,楚军被杀死七八万,秦占领楚汉中郡,这样秦与巴蜀连成一片,消除了楚对秦本土的威胁。楚失汉中后,怀王更怒,又征发全国兵力攻秦,秦又打败楚军于蓝田。与此同时,韩、魏两国乘楚国战败,趁火打劫,联兵攻楚于邓,楚才引兵而归,被迫割地与秦。楚一败再败,失去大片土地,从此国势大衰。
秦削弱了楚国后,联合韩、赵、魏、燕合兵攻打齐国。这是因为齐在前286年灭宋,各国对齐有所恐惧和气愤,秦便乘势联合其他国家攻齐。这次攻齐,以燕国为主,以乐毅为统帅,前284年攻入齐国,占领齐国七十余城,连齐国的都城临淄也被联兵占领,使强大的齐国只剩下即墨和莒两个地方。后来虽然齐国收复了一部分失地,但这次五国攻齐,使齐国的强国地位走向衰落,一蹶不振。
齐国衰弱后,秦又集中兵力进攻楚国,而为了无后顾之忧,遂与赵国修好,以防出兵攻楚时赵国从背后袭扰秦国。前278年,秦派大良造白起率军攻楚,直逼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只好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秦便以郢为南郡。前277年,秦长驱直入,攻占巫、黔中,设立黔中郡。
秦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善于挑起山东各国之间的矛盾,然后浑水摸鱼,坐收渔翁之利。著名的“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就是苏代对当时实际情况的总结。苏代对赵惠王说:“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控强秦之为渔父也。”③前248年,秦乘赵、魏与燕大战之际,攻打并占领了魏、赵、韩所在今山西中南部分地区,建立了太原郡。前244年,秦出兵攻占了韩、魏在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并在濮阳建立东郡,从而使秦与最东方的齐国相接。
前236年,秦趁赵国与燕国正在交战之际,派王翦、杨端和等率兵向赵国进攻。王翦所率一路秦军顺利地攻取了赵的阏与(今山西和顺),杨端和取得赵的河间六城,接着又占了邺(今河北磁县东)、安阳(今河南安阳)。
秦在统一战争中,善于利用间谍战,使敌人阵营混乱,以达到自己欲达而达不到的目的。间谍战作为战争的补充手段,对于战争的胜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秦国素有用间谍战的传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④早在长平之战时,秦就用离间战打败赵国,前260年,秦派王龁多次挑战,而廉颇令赵军固守不出,秦军长途远征最害怕持久战,于是秦军便采用反间计,到处散布廉颇容易对付,且有降秦之意,而秦国最害怕的赵国大将是赵括。赵国果然中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而赵括实质上只会纸上谈兵,他为将后,便改变了廉颇的固守不出的战略,轻易出击,秦军便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同时派骑兵断绝赵国粮道,围困赵兵46天,终使赵军全军覆没。
吕不韦辅政时,秦又使用间谍战拆散了五国合纵攻秦。前247年,韩、燕、赵、魏、楚联合,在信陵君无忌的率领下,打败秦军。秦军夺回函谷关后,即派人以重金去魏国进行贿赂,诋毁信陵君,扬言说:“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皆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⑤与此同时秦又假装贺公子立为魏王。魏王经常听到诋毁信陵君的言论,不能不信。于是派人代替信陵君为将,这样魏失去了“辅政之良相”,秦便立即出兵攻魏,“拔二十城”。当时就有人指出:“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以至于亡。”
秦始皇执政后,秦国的国力已很强大。面对迅速强大起来的秦国,东方各国个个自危。这时尉缭来到秦国向秦始皇进言,他认为从当时秦的国力来讲必能消灭六国,但若东方各国联合起来,合纵抗秦,结果就很难预料,他向秦王政献策,要不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其联合之策,离间其内部关系,这样做不用三十万金,就可以收到兼并各国的效果。顿弱也提醒秦始皇不惜重金收买韩魏权臣,他指出天下不可能没有战事,只要发生战争,不是实行合纵,就是连横,如果连横成功,那么秦王称帝,如果合纵成功,就是楚王称帝。姚贾也在秦始皇面前鼓吹以重金施离间计,他要求让他带一百辆车,金千斤,出使游说。秦始皇在众臣的劝说下,便施用了间谍战。
前229年,秦对赵用兵,被赵国大将李牧、司马尚击败。靠强攻不行,秦始皇便派人用重金贿赂赵国重臣郭开,郭开受贿后,便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欲谋叛乱,作战不力,赵王听信了谗言,派赵葱及齐人颜代替李牧、司马尚为将,李牧不愿交出兵权,赵王便暗地里派人逮捕李牧并处以死刑。李牧一死,赵国将士军心涣散,秦军如入无人之境,灭了赵国。
在向最后一个国家齐国用兵时,秦先用重金收买齐相后胜。齐王建本是一个年龄既大又昏庸腐朽的国君,在秦灭其他国家时,他不出兵帮助,后胜劝齐王建要和秦国修好。“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故齐人怨王建不蚤与诸侯合纵攻秦,听奸臣宾客以亡其国”。⑥齐实际上放弃了防备,所以当灭亡燕国的大军南下攻齐国时,齐立刻土崩瓦解。
秦利用间谍战,“离其君臣之计”,加速了统一中国的进程,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又避免了大规模战争造成的伤亡。
为了拆散六国合纵,秦还以强大的国力威胁小国就范,使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张仪曾对楚王讲:若以“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年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⑦又对韩王讲: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国无二岁之食,现卒不过二十万。秦被甲百余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犹以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也。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塞成皋,则王之国分矣。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以攻楚,以转祸而悦秦,计无便于此者。⑧并威胁道:“先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⑨韩王不得已许以连横。在秦游说家的威胁下,许多国家只好事秦,由“合纵”中退出而加入到“连横”中来,削弱了山东六国抗秦的力量。
大量使用客卿也是秦国在统一过程中实行邦交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富强起来,为统一奠定了基础。而商鞅原为魏国人,秦用商鞅既壮大了自己,又削弱了魏国的力量,遂使魏国多次被秦打败,不得不迁都大梁,转攻势为守势。类似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形成“诸侯之士斐然争入秦”。⑩有为秦连横抗纵的杰出人物魏人张仪,提出“远交近攻”策略的魏人范雎,杰出的军事家梁人尉缭及楚人李斯、燕人蔡泽、卫人吕不韦等,这些杰出人才在当时秦统一战争中为秦国出谋划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若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对秦是有很大威胁的,因为力量悬殊太大。“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苏秦还断言,只要“六国为一,并力西向攻秦,秦必破矣”。(11)然而秦能巧妙利用六国合纵中的弱点,以“连横而斗诸侯”,分化瓦解六国力量,使山东六国互相激战,相互厮杀,相互削弱。当山东六国相割时,秦总不失时机地助上一臂之力,当山东六国相烹时,秦更添上大捆薪柴。秦有时不直接发动进攻,以免与山东六国之一形成正面对抗,而却善于捕捉时机,推波助澜,拉一方打一方,当双方打得都精疲力竭时,坐收渔人之利,以小的代价获得大的成功。
从上所言,秦由于实行成功的邦交策略,才能在强手如林的战国时期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了统一全国的宏伟蓝图。
①《战国策·赵一·谓赵王曰三晋合而弱秦》
②《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③《战国策·燕二·赵且伐燕》
④《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⑤《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⑥《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⑦《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⑧《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大意)
⑨《战国策·韩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⑩《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11)《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四)改善内政,顺从民心
历来有“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说法。统一战争的胜利之本是成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方略。李斯曾告诫秦始皇切忌奉行“所轻者在乎人民”的政策。他指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①因此,君王要有“地无四方,民无异国”的胸襟,不要做“损民以益雠”的蠢事。尉缭也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内政修明,主张对占领地实行安抚政策。秦始皇在李斯、茅焦等人的辅佐下,改善国内政治,以缓和君臣、君民矛盾,调整占领政策,以瓦解敌国的士气,安抚征服的敌方。
在内政方面,秦始皇贯彻既定的各项法制及军功爵制度,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又以礼待李斯、尉缭、王翦等重臣大将,不惜高官厚禄,田宅园池,从而使谋臣竭智、将士归心、三军效命。他采纳李斯的建议而废止逐客令,听从茅焦的诤谏而善待太后,又减轻对嫪毐、吕不韦仆从的处罚,令一些流放者回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改善了政治形象。他重视各种利国利民的基础建设,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富国强兵,安定民生。从现存文献看,在统一战争期间,秦国内部的君臣、君民关系基本正常。除樊於期叛逃事件外,没有重大的内争、民乱。内政修则国家强,这是对外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
秦始皇大力宣扬秦国发动战争的正义性和意义。他大造舆论,谴责诸侯或“倍盟”、或“畔约”、或“昏乱”、或“欲为乱”,声称自己是“兴义兵,诛残贼”,战争目的在于“兴兵诛暴乱”,“庶几息兵革”,结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混乱局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宣传措施有利于鼓舞士气,迎取民心,赢得同情。秦始皇的占领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秦国以斩杀人首计算战功,一场大战动辄斩首数万、数十万。这种野蛮处置俘虏的政策,常常波及平民百姓,导致敌国军民同心,顽强抗秦。启动统一战争以后,有关秦军斩首的记载减少,而迁徙六国贵族、豪民的记载增多。当时一批著名工商业主就是迁虏身份。这表明秦始皇的占领政策有所调整,开始减少屠杀,实行迁虏政策。这种占领政策有利于瓦解敌军将士,减轻抵抗力度,安抚当地百姓。
①《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五)中央突破,逐个歼灭
在军事上,秦始皇既善于准确地选择战略主攻方向,恰当地确定战略步骤,又善于根据具体情势,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方针。秦国的军事战略既有连续性,又有所变化,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秦国的统治集团还善于根据不同的政治、军事态势采取相应的对策。
过去史学界通常将东方六国灭亡的次序排定为韩、赵、魏、楚、燕、齐。其排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排列方法:若以国家彻底灭亡论,其排序应为韩、魏、楚、燕、赵、齐。后一个序列更接近秦始皇君臣当初的谋划,即先中间突破亡韩灭魏,拦腰斩断南北的联系,然后南灭强楚,北扫燕、赵,最后收拾齐国。
在秦始皇正式发动统一战争之前,秦军连续大举进攻三晋,通过攻占韩、魏城池,将国土与齐国接壤,完成了中央突破、分割南北、切断山东六国合纵之脊的战略决策。接着又通过对赵国发动持续不断的进攻,大大消耗、削弱了赵国的实力,完成了破赵的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标志着统一战争战略准备的完成。
在统一战争的第一阶段,秦军的主要战略目的是灭亡韩、魏。韩、魏地处中原,临近秦国,国势较弱,秦国的收官之战自然还要由近及远,从吞并韩、魏入手。
统一战争的第二阶段,秦军以中原为腹地,展开两翼进攻,征服楚国,平定南方;攻灭燕、赵,扫平北方。
统一战争的第三阶段,秦军大兵压境,不战而收服齐国。至此,东方各国全部被征服。
统一战争的第四个阶段,秦军马不停蹄,集中数十万兵力,分数路南进,平定百越。大体完成这个任务后,又挥师北上,将匈奴驱逐出河套地区。
秦始皇曾得意地宣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①统一天下以后,秦始皇常常以功德齐三皇、盖五帝、超三代自诩。就实现华夏国家空前统一而言,他的说法并非无根之谈、虚夸之言。
①《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二、秦统一六国的邦交策略
二、秦统一六国的邦交策略
二、秦统一六国的邦交策略

 

秦王扫六合/徐卫民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