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服饰制度
隋朝(581–618年)服饰分为四类:常服、公服、朝服、祭服。
隋朝官员常服
- 五品以上官员:
- 平巾帻(头巾)、牛角箄簪(发饰)。
- 紫衫、白袍、靴。
- 起梁带(带子)。
- 饰品为金、玉钿,用犀牛角作簪。
- 六品以下官员:
- 衫为绯色(赤色)。
- 其他细节:
- 武官一律穿常服。
- 大仗(重要场合)时,五品以上官员及亲侍加两裆滕蛇(装饰品),勋侍则不加。
隋朝官员公服
- 弁冠:用黑色漆纱制作,象牙簪导(发饰)。
- 五品以上官员:
- 用鹿胎制作弁冠,犀牛角簪导。
- 加玉琪之饰:一品九琪,二品八琪,依此类推。
- 三品以上官员额外佩带纷(挂饰)和鞶囊(带饰),并加玉佩。
- 鞶囊的装饰因品级不同而不同:二品以上为金缕,三品以上为银缕,五品以上为彩缕。
隋朝官员朝服
- 亲王:远游三梁冠,金附蝉(装饰),犀牛角簪导,白笔(装饰)。
- 三师、三公、太子三师三少等高级官员:进贤冠。
- 九品以上官员:
- 三品以上为三梁冠,五品以上为两梁冠,九品以上为一梁冠。
- 簪导材质因品级不同:犀牛角或牛角。
- 侍中、中书令:加貂蝉(装饰),佩紫绶(绶带)。
- 御史、司隶二台:法冠(獬豸冠)。
- 谒者台大夫以下:高山冠,绛纱单衣,白纱内单,皂色领、褾、襈、裾,白练裙襦,绛色蔽膝,革带,金饰钩暐,方心曲领,绅带,玉镖金饰剑(或金镖),山玄玉佩,绶带。
- 五品以上官员:加纷、鞶囊。
- 绶带颜色和形式:
- 一品至五品:纁朱绶(红褐色),四彩(赤、红、缥、绀红),宽九寸,长一丈八尺。
- 二品以下:绿绶、紫绶、青绶等,形式随品级变化。
隋朝官员祭服
- 玄衣(黑色上衣)、纁裳(红褐色裙子),冕旒(冠旒)。
- 绶、佩、剑依朝服之制,但七品以下官员等级降低。
隋朝官员执笏
- 文武官员均执笏(笏板)。
- 五品以上官员用角牙(动物牙齿或角)制;六品以下用竹木制。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