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密的军事指挥系统
秦国的最高军事指挥是国王和皇帝。在春秋时期,秦国除国王要亲自带兵打仗外,卿大夫和将相也要带兵作战。当时秦国武官的称谓有庶长、大良造等。秦国在惠文王以前文武官吏不分,既是丞相,又要带兵打仗。惠文王时才以张仪为丞相,秦武王时设立左右丞相,这时秦仍没有专职武官。秦昭王时,任魏冉为将军,秦国始有正式将军之职,从此秦国将文官和武官分开。秦国后来将军职务发生变化,曾设大将军和上将军,长平之战时白起曾被任命为上将军。秦国另一高级军职为国尉,与丞相、御史大夫并列为秦之三公,是始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国尉的设置是在秦昭王时,当时白起为国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国尉一职形同虚设,其他的军事官职的职权也同样受到影响,因为秦始皇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军事大权掌握于皇帝一人手中,将军只有在进行战争时才有权带兵打仗。秦将军之下的高级军官还有裨将军、校尉、都尉、长史等。
在地方的郡县两级也像中央一样,有专门的军事长官,即郡尉和县尉,都由中央任命,负责征集、训练、考核、管理地方常备兵,实施征兵制,以保证中央和边防常备兵的兵员补充,随时准备执行国王的命令派兵参战,维持地方治安。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指挥者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通信工具还十分落后的秦时,指挥工具的作用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它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败。这在古代文献及考古发掘中均得到了证明,在秦兵马俑坑这个大型军阵中,截至目前,已经发现了金、鼓、旗等指挥工具。
秦著名兵书《尉缭子》中云:“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传令也。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把金、鼓、铃、旗这四种指挥工具在作战过程中的作用交待得非常清楚。这种论述我们在古代兵书中还可以找到很多。如《吴子》云:“教战之令……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一鼓整兵,二鼓习阵,三鼓趋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麾左则左,麾右则右,鼓之而进,金之则止。”《管子》也云:“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
金鼓是用声音来传达命令的,旗是凭借视觉发号施令的。因为古代作战时,人的声音在庞大的军阵中是无法传达的,因此士兵们只好根据阵形中的金、鼓之声及阵前的旗帜来判定自己是应该进攻还是应该后退。这些指挥工具我们在秦兵马俑坑中已找到了实物,从而验证了兵书的记载。
1.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古代人们在对战场上鼓的作用的形象比喻。鼓具有冲锋号令、调节军队行进速度、变换军队作战队形等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指挥工具。秦兵马俑坑中曾清理出鼓迹多处。一号坑前五方中发现鼓迹两处,从遗迹看,两面鼓都为木质,每面鼓壁上原来都等距离地分布有三个带舌铜环。鼓上原来都彩绘有颜色。由于鼓壁已朽,鼓腔里充满了淤泥,呈扁圆形,鼓壁为圆弧形。第2过洞的鼓周长207.9厘米,高12厘米,鼓腔外径68厘米,鼓壁厚1.5厘米,面径53厘米。第5过洞的鼓周长215.5厘米,高9厘米,内径53厘米,外径70厘米,就在这面鼓的附近出土铜甬钟一件。
1986年秦俑一号坑第二次发掘时又清理了五面鼓迹。鼓迹保存完好,形制似为椭圆形扁鼓,鼓面似为皮革,周边有9厘米宽的弧形斜面,斜面上发现了漆皮,漆皮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绘制的几何纹图案。周边上还钉有骨质小钉,使鼓面皮革镶嵌得更加牢固。鼓面上还等距离地分布着三个带舌铜环,有的铜环上还拴有皮革之类的细绳,表明在平时或行军时,鼓往往悬挂在车上,有的鼓旁还发现木质鼓槌,槌通长68厘米,通体涂漆。鼓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相当于现在的进军号,有时不停地击鼓,但各次的鼓声对军队的动作要求均不相同,一鼓则进,两鼓则击。鼓经常和金、铃、旗配合发号施令。击鼓指挥要正确,如果出了差错是要被杀掉的。《尉缭子》云:“鼓行交斗,则前进为犯难,后行为辱众。逾五行而前者有赏,逾五行而后者有诛。”鼓声直接决定军队的进退,因而若鼓声消失或指挥不当,是必然要败北的。正如《尉缭子》所指出的:“存亡死生,在枹之端。”
2.金
击鼓鸣金的“金”是什么东西呢?为钟鸣之器,在战斗中以声音指挥战争。《左传·哀公十一年》载:艾陵之战时,“陈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金矣。’”杜注云:‘鼓以进军,金以退军。不闻金,言将死也。传言吴师强,齐人皆自知将败。”这里的金即钟,陈书把不闻钟声作为此行必败的代名词,足见钟在作战中的重要性。秦俑坑已发现了十二只青铜甬钟,均与鼓同地。其钟通高27厘米,重4.6斤,表饰夔凤纹,具两铣,甬上有钮。这就是“鸣金收兵”的金或铎。这些钟以钮悬挂在车上,和鼓一并作为指挥工具。
3.旗
旗也是作战中重要的指挥工具。《周礼·司常》云:“凡军事,建旌旗,及致民。”旌旗是统一意志、勇敢和胜利的象征,具有“精进士卒”的精神作用。旗的作用是决定攻击的方向。“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麾左而左,麾右而右”。先秦时期的旗帜有九种,这就是《周礼》所谓的“九旗”之说,是按照地区的尊卑和职别等级的高下,在旗之正幅上以画物的图形,或色帛的不同,或用羽的多少来区别的。王旗画“日月”,诸侯旗画“交龙”,卿旗色大赤,士大夫旗面作燕尾形,边缀杂色,军吏旗画“熊虎”,“百官旗”画“鸟隼”,郊野官吏旗画“龟蛇”,乘车旗用一束五彩的雉尾羽毛编缀,战车旗用两束五彩或纯白的雉尾之羽编制。《尉缭子》中规定“左军用苍旗,右军用白旗,中军用黄旗”。在作战中,中央旗挥动,全军集合,旗俯即跪,旗举即起,旗卷衔枚,卧旗俯伏,见敌旗三挥,布阵旗左右挥。
考古工作者在一号坑右侧偏前处出土有一根木杆遗迹,总长6.7米。《考工记》指出:“凡兵不过三其身”,秦俑一般身高1.75米,“三其身”也不过5.25米,在秦俑坑发现的带杆的长兵器也不过3米。由此可见,这个遗迹并非兵器,可能是一角上带有矛的战旗。而未见旗帜的原因与俑坑遭受焚毁有关。在二号坑的弩兵方阵中也曾发现了旗帜的迹象,但未见旗杆。由于两千多年中对俑坑的人为及自然的破坏,战旗很难保存下来,但俑坑中一定有很多旗帜发挥作用。若遇晚上作战,旗帜的作用被笛笳取代。因为晚上看不见旗帜,但能听见笛笳的声音。
(二)有素的军事训练
以上所谈及的指挥工具在战场上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指挥工具是由人来实施的,因此指挥者的作用同样重要,这些指挥工具由谁执掌呢?《周礼·夏官》云:习战时,“王路执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丙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尉缭子》云:“存亡死生,在袍之端。”因此,要求执鼓者“援袍而鼓忘其身”。军旗和军内各军吏之旗帜交给士卒中的勇力之士撑持。《吴子》云:“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所养,智者为谋主。”即按各个人的身材与体格状况给予职务。
为了在战争中容易识别敌我,就需要佩带一些标志物,如符令、名牌、腰牌之类。即“将异其旗,卒异其章”。虽然在秦俑坑中未找到章,但秦俑的服饰不同便显示与敌国的区别。秦俑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军阵,其指挥系统在当时是先进的。这与后来秦在灭六国战争中百战不殆不能说没有关系,很难想象,一个指挥系统非常混乱的部队能打败敌人,特别是在古代。秦的指挥系统为我们研究古代指挥系统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我们相信,随着兵马俑发掘工作的继续深入,会有更多的指挥工具出现。
为了保证军事行动中的服从指挥和步调一致,秦国实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做到依法治国,表现在军事上就是依法治军。《尉缭子·兵教上》规定:在分设营垒或布列阵式中,凡有不按照教令进退的,都给以违犯教令的处分。教练的时候,前行的士兵,由前行的伍长教练。后行的士兵,由后行的伍长教练。左行的士兵,由左行的伍长教练。右行的士兵,由右行的伍长教练。教练好五个人,那个伍长应当受到奖励。教练不好,应受到违犯教令的处罚。因病不能参加教练的,要请假,而且伍内士兵要为他作证,方可免予处罚。在教练中还必须遵守一定的秩序。伍长教练伍内四人,用木板代鼓,用瓦器代金,用竹竿代旗。击鼓就前进,把旗放低就快跑,鸣金就后退,金鼓齐鸣就坐下。伍长教练好了,由什长集合训练;什长教练好了,由卒长进行训练;卒长教练好了,由百长进行训练;百长教练好了,由兵尉集合训练;兵尉教练好了,由裨将集合训练;裨将教练好了,由大将集合教练,根据训练好坏进行赏罚。
(三)军功爵制下的秦军勇士
军功爵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军事制度,是指因军功而赐给爵位、田宅、食邑的制度。《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有齐庄公“为勇爵”,可视其为军功爵制的雏形。前483年晋国赵简子在铁之役誓师会上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①这是比较系统的奖励军功措施,但还未形成制度。到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已形成一种制度,成为当时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时,制定了奖励军功的政策,废除世卿世禄制。规定不管你过去职位高低贵贱,只有立有军功,才能封官加爵。即使奴隶,只要能立有军功,也可以拜爵或免为庶人,制定了有名的二十等爵制。规定“富贵之门必出于兵”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③即杀一个敌人给加爵一级,或任五十石(俸禄)的官吏,多杀多奖。这种奖励政策,在战争中极富诱惑力,是秦王朝鼓励士气、提高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对秦人来说则是提高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
秦的爵位分为二十等。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对于具体的记功与赏赐办法,《商君书·境内》和《尉缭子·束伍令》有明确的规定,其内容为:在战斗中,5人为伍,自己伍内的伤亡与杀死敌人的数字相当,不赏不罚;杀死敌人而自己伍内无伤亡的有赏。百人作战,杀死敌人33个以上,百将、屯长赐爵一级;攻坚战中,杀死敌人8000以上或者在野战中杀死敌人2000以上,就算达到朝廷规定的标准,全军将士有赏;杀死敌人将领而自己将领无伤亡的有赏。
秦军功爵制大大调动了广大官兵的积极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从而造成“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是最为有效,故能四世有胜于天下”,形成“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④“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⑤秦人“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卢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是故秦军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⑥战国时的著名人物张仪在《战国策》中指出:秦军“虎鸷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山东之卒,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秦大力士)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其意为:秦国军队中那些不穿铠甲而善于拉弓射箭者数不胜数。秦国的良马,在奔跑时能腾空两丈多远。如果说山东六国的军队与敌人作战,需要穿铠甲,那么秦的军队可以丢掉铠甲赤脚追赶敌人,而且还是左手提着敌人的头,右手抓住俘虏。拿秦国的士兵与山东六国的士兵比较,就像是用孟贲那样的勇士去与胆小懦弱的怯夫相比;如果再从耐力上来比较,就像勇士乌获与婴儿相比一样。用战车载着像孟贲、乌获这样的勇士和敌人打仗,就像是集千钧之重于鸡蛋上面,而无所幸免。反映出秦国军队在战国时期无所畏惧、奋勇杀敌、争立军功、所向披靡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秦兵马俑坑中就可以看出,所有的将兵均免盔束发,印证了史书的记载。
秦军既有奖赏,又有处罚,而且奖罚分明。正如《荀子》所言:“扼而后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一切利禄爵位都与军功有关,形成了秦国“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对于弄虚作假骗取爵位者及违犯军纪者也要给予严厉惩罚。严禁逃亡畏战,如《尉缭子·重刑令》云:“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军,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秦国的军纪和秦国的法律一样是很严格的,有各种各样的规定,并实行什伍连坐制,《尉缭子·伍制令》云:“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什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闾,闾相保也。”伍、什、属、闾各级相保,如有人犯令,其他人必须揭发,揭发可以免罪。知而不揭,则一律受罚,不得宽宥。不仅士兵连坐,官吏也不例外。赏罚分明是秦国军队战无不胜的有力保证。
据统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经过109年时间,秦除了同若干残存的小诸侯国和西戎、巴、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同六国共作战65次,获全胜的共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攻占的领土共建立了14个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的仅5次,败北仅4次。⑦秦始皇即位以后,统一战争的速度加快,次数增多,而且在同诸侯国的战争中是节节胜利,仅用了10年时间,于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诸侯割据局面。
①《左传·哀公二年》
②《商君书·赏刑》
③《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④《商君书·赏刑》
⑤《商君书·画策》
⑥《韩非子·初见秦》
⑦栗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四)我国最早的军衔制
1979年叶剑英元帅参观秦俑时,看到秦俑身上标志军衔高低的花穗,便提出没有军衔是不行的。不久之后,中国便恢复了军衔制。
秦时的军衔,文献中无记载,从秦兵马俑,我们可以看到秦时军队有将军、中级军吏、下级军吏和士兵四个等级,最高军事统帅是打仗之前才任命的。秦的军衔和军功爵制是有必然联系的,也是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的鼓励官兵的重要措施之一。
1.将军
将军一名,最早出现在晋国。秦国的将军出现于秦昭王时。《史记·穰侯列传》记载:“昭王以冉(魏冉)为将军。”目前秦俑坑中共出土将军俑9件,其中两件未穿铠甲,着战袍。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俑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鹖冠,军吏俑头戴版冠或云长冠,一般士卒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有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胸花。将军俑身穿细密的鱼鳞甲,在铠甲周边装饰有精美图案的花纹。铠甲的形制相同,前身甲较长,下摆呈等腰尖角形,下缘至腹下。后身较短,下缘平直,仅及腰际。铠甲以整片皮革作成,前身在胸部之下,后身在腰际嵌缀鱼鳞状的小型甲片。前胸和后背部分没有缀甲片,上面绘彩,并有几朵用彩带扎结的花结。甲衣的周围留有宽边,宽边上绘有精致的几何图案花纹,有的双肩有披膊,披膊上没有嵌缀甲片,有的双肩无披膊。将军俑穿的铠甲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片,配着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色彩华丽,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将军俑身材一般都异常魁伟,膀阔腰圆。他们的身高均在1.92米以上,穿红色中衣,套黑色短褐,以其特有的气质给人一种指挥家的印象。雕塑家塑造这种俑时,在其额头上雕出一道道皱纹,显得这些将军是久经沙场、富有长期作战经验的将领。他们有的面型修长,一把长须,眉宇凝聚,显得稳健风雅;有的三滴水式的胡须飞卷,目光炯炯,眉如山脊,但又双唇半启,含有笑意,表现了威猛的气质和豁达开朗的性格。额头上的皱纹,似乎又说明他们是经过战场锤炼、出身于卒伍之中的将领。他们的姿势不同,有的双手交叉于腹前,作拄剑状;有的一手伸掌,一手握拳,似乎宝剑与矛、戈等兵器交错使用;有的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拇指与食指相捏,好像在掐指谋算。从他们的体态和容颜上显现出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气质。
2.中级军吏和下级军吏
中级军吏俑和下级军吏俑的区别主要是头上所戴帽子的不同,中级军吏俑戴双版长冠,而下级军吏俑则戴单版长冠。中级军吏俑身穿长襦,外披带彩色图案边饰的护胸甲,或者是铠甲前后摆平齐并带彩色图案边饰的鱼鳞甲,脚穿微翘尖履。下级军吏俑也身穿长襦,外披无彩色图案花纹的大片铠甲。
单版长冠和双版长冠的形状相同,大小宽窄相似,所不同者仅是在冠的正中有一条纵行缝,说明是由左右两片大小相同的长版并列拼合而成。
戴单版长冠者为御手俑、车右俑及下级军吏俑。御手即驾车者在古代的地位是很高的,秦俑坑中出土战车130余乘,每乘战车上均有一个驾车俑,称作御手俑。坑中的战车,车上除了一个御手外,还有车左和车右。有的车上还有两人、四人的。车上有两个乘员的称为佐车。在二号兵马俑坑左侧的骑兵阵前有战车两列,每列三乘,共六乘。车上有武士俑两个,一为御手,一为车右。御手俑头戴长冠,身穿铠甲。车右俑,披甲,戴版冠,地位高于一般战车的车右。四人乘坐的车子为驷乘车,这种车子在秦俑坑中只有两辆,分别出土于二号坑和三号坑。车上有乘员四人,御手作双手揽辔状,另外三人中,一人为军吏,两人为车左和车右。这种战车是秦俑坑中级别较高的,地位也相当重要。
秦俑坑中还有一种指挥车,车上有乘员三人,分别为军吏、御手和车右。军吏既有高级军吏,又有中级军吏。御手在古代战争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直接和战争的胜负有关系。孔子把“御”作为古代的六艺之一,和“礼”、“乐”处于一样高的地位,可以想见它是何等的重要。御者的职责是驾驭车马,保证车马进退有节,安全奔驰,否则为失职。特别是在车阵战中,御手的地位尤为重要,因为一个车阵,若有一辆车乱了阵,势必影响整个阵形,使战争失败。这在古代战例中屡见不鲜。《礼记·檀弓上》记载,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坠,佐车授绥,才使庄公免于难。御者县贲父感到失职和羞辱,遂自杀,这充分说明御者责任的重大,直接关系着将帅的生命及战争的胜败。同时,御者的职责还包括当主帅受伤时可代替主帅执掌指挥工具金和鼓。如晋国和齐国战于鞍,主帅谷郤克伤于流矢,御手解张“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既然御手的地位如此重要,所以秦时在选拔御手时是非常严格的,要经过认真的训练,《睡虎地秦简·除吏律》中这样记载:一个御手要经过四年的艰苦训练,过了四年仍不能驾车的,罚负责教练的一个盾牌,御手本人也应免职,且要补服四年的徭役。古代兵书《六韬·武车士》记载:“选车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缚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名曰武车之士。”其意为车士的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下,身高1.73米以上,行动敏捷,速度快,力量大。既要能在车上同敌人进行战斗,又可以在车的前后左右与敌厮杀。既然对车士的要求如此之高,那么对御手的要求就更高了。
3.士兵
秦俑坑中的士兵可分为轻装和重装两类,重装为穿铠甲者,而轻装则不穿铠甲,穿战袍。一般武士俑则头戴帻,即古代的软帽、巾帻。帽的下沿至发际,恰好把发髻和头发全部罩于帽内。质地轻软,似用单层布帛制成。另外,骑兵俑头戴小冠,其形状犹如覆钵,圆顶,前沿浅短,后沿较深。两侧各有一长耳,耳的下端各连接一窄条形带,两带的末端用子母扣对接扣于颔下,冠为赭色,用朱红色绘着三点一组的梅花形散点式纹样布满全冠。质地硬直,似为皮质。轻装武士俑的头上都扎圆锥形发髻。重装武士俑头上有的扎圆髻,有的在脑后梳扁髻,有的头戴赤帻。骑兵俑梳扁髻,头上戴皮弁。从秦俑坑出土的情况看,皮弁在秦代似为骑兵专用。
秦王扫六合/徐卫民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