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纪末近代底层百姓的服饰与生活
从187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绘画中无法很好地展现的中国服饰的许多特征,包括社会底层人士的服饰。 片还让我们看到了 1644 年满族征服后在服饰和装饰上的一些民族差异。个人外表上最显着的变化是要求男人剃掉前面的头发,把其余的头发戴在衣服上。辫子,满族时尚。尽管这往往模糊了汉族和满族之间的明显区别,但在其他方面,这种种族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满族妇女不允许像中国妇女那样裹小脚。尽管…... 虫哥- 0
- 0
- 54
-
1930年代的台北时尚
在台湾历史上较晚登上舞台的台北市,其发展重心先由艋舺至大稻埕,清末则开衙建府修筑台北城,与前两地并称为三市街,再经过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的锐意经营,时序来到了一九三○年代,此时的台北市工商实业繁华兴盛,不但是全岛的政治经济枢纽,公共建设与都市发展也已经超过许多中国与日本的二线城市,有着「岛都」的美名。 在台湾博览会前夕,台北市内常住十八万多人,人口数已跃居台湾第一大城市,其中六成五是台湾本岛汉人,二…... 虫哥- 0
- 0
- 56
-
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服饰
蒙古族服饰 蒙古民族 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跨越几个世纪。这种服装有助于了解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民族服装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无论是骑马、在家还是在节日跳舞。根据气候、环境和季节的不同,民族服饰有多种类型。蒙古族夏天穿“特尔勒格”,春秋两季穿棉衣或羔羊皮大衣,冬天则穿白色羊皮大衣。 蒙古族服装类似于斗篷,没有口袋。它用皮带包裹着以保暖。他的腰带上挂着刀袋、鼻烟袋、烟斗袋等必备物品。游牧民族的满洲里…... 虫哥- 4
- 0
- 39
-
中国的乡村生活-服饰易文化翻译
虫哥翻译,不代表个人观点。 中国的乡村生活 一万个中国特色 作者:阿瑟·史密斯 (Arthur H. Smith) 牧师,DD担任美国驻华传教士二十六年。 附有十六幅照片插图、索引和术语表。 来自独立报。 这个种族并没有被赋予魅力,也没有忽视那些使他们在文明上如此落后、对外国人如此敌视、让我们土地上的许多人如此反感的品质。每个对中国或中国人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来自纽约时报…... 虫哥- 0
- 0
- 261
-
“海派旗袍”造型与结构的变迁
"海派旗袍"造型与结构的变迁 摘要:通过比较20世纪初各个时期“海派旗袍”的典型款式,分析了“海派旗袍”的造型、结构、工艺装饰等闪素的源流与变 迁。揭示了以此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女装“融合中西”的改良方式以及从平flIf结构逐渐走向立体组合的成型过程,不仅是对中 国近代女装发展历程的探讨,更希望成为中国现代女装造型设计与结构创新的借鉴。 关键词:旗袍;改良;造型;结构 人类的日常生…... 虫哥- 0
- 3
-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