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冕服与冕服制度
(一)冕服
冕服也称冠服或章服,是古代的一种礼服,主要由冕冠、上衣、下裳、舄(鞋)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构成。冕服在冕服制度中属于最高等级,先秦时期冕服是天子、诸侯、大夫上朝或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礼服,从首服到衣裳佩饰,都根据活动内容和官职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规定,不得僭越(见图3-1)。
(二)冕服制度
冕服制度是指进入阶级社会后,用衣冠服饰区别人们贵贱等级身份的服装制度。通过对历史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的分析可得出结论:中国的冕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代,后经过商代,到了西周时期
图3-1 周朝帝王的冕服
已经发展成熟。《论语·泰伯篇第八》中孔子曰: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这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以表示对神的崇敬,由此可见,在夏商时期冕服就已经存在了。孔子曾说:“夏礼……殷礼……文献不足故也。”这说明夏商两代的礼制文献并没有保存下来,只有周代冕服制度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传给后世。关于周代的冠服制度、服装礼仪在《仪礼》、《周礼》和《礼记》“三礼”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冕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三)冕服的基本形制
冕服的基本形制包括冕冠、上衣、下裳、十二章纹、蔽膝、舄(鞋)和其他佩饰。
1.冕冠
冕冠在秦朝以前是指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职所戴的礼帽,秦朝后专指帝王的皇冠。《礼记·玉藻》中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前后邃延,卷以祭。”这说明帝王的冕冠有玉藻十二施,悬于延板前后。其基本形式,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冕板,叫“延”,宽8寸,长1尺6寸,冕冠呈向前倾斜之势,象征帝王尊崇“先王之礼”的含意。冕板以木为体,上涂玄色象征天,下涂缥色象征地。冕板前圆后方,也是天地的象征。前后各垂12施,每串有12块五彩玉,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长12寸。用五彩丝绳为藻,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称“玉藻”。后来玉藻也有用白珠来做成的。帽卷以木、竹丝做胎架,外裱黑纱,里衬红绢,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孔纽,用来穿插玉辩,使冕冠能与发髻相插结。从玉笋两端各垂一珠于两耳旁边,叫“鞋”,也称为“充耳”,表示帝王勿要轻信谗言。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到清朝时冕冠才结束使用 (见图3-2)。
2.冕服
冕服的主体是玄衣、缥裳,玄即黑,缥即浅红色或浅黄色,上衣黑色、下裳黄红色,象征天地的颜色,用玄色以喻天,黄色以喻地。天玄地黄,取天地之色服之。上衣下裳要绘绣章纹图案。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下裙腰间有束带,带下垂以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见图3-3)。
3.蔽膝
蔽膝是佩挂在下裳腹前的一块长条布,早期用皮草制成。上窄下宽,有图案。原为遮挡腹部与生殖器部位,后逐渐成为礼服的组成部分,再以后则成为贵族地位身份的象征。蔽膝用在冕服中称为蒂,用在祭祀服中称翻、骸,用在其他服装上叫作神、鲤或。《说文》:“神,蔽膝也。”《释名》:“,蔽也、所以蔽膝前也·.....”蔽膝为俗称。蔽膝、带、神、颦、拔是同物而异名,用在不同场合叫法各异。蔽膝在先秦时是区别尊卑等级的标志,到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
第三章夏商周服装
4.舄 (xì)
舄是一种木与皮的夹层双底鞋,面为兽皮。鞋底较厚,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息,与下裳同色。成为古代冕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5.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是绘、绣在冕服上的图案纹样,是夏、商、周及以后封建社会时期服饰等级的标志。根据服装用途,章纹图案依次递减。十二章纹分别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瀚、敝,各有其象征意义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处理国家大事和教诲人民,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君王者要“文采昭取其有文彩之意,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绣、绘虎纹和著”,雌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火焰向上,有率土群黎向归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瀚,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散,绣青与黑两弓相背之形,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见恶改善的美德。由此可见,十二章纹的使用,不仅是帝王贵族操行的象征,更是统治阶级权威的标志。
“取其明也”;山,“取其按照《周礼·春官·司服》的解释,日月星辰,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宗彝,取其忠孝,部分绘成虎与猿形,虎,“取其严猛”,猿,“取其有智”;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 (滋养),,取其“断割” (做事果断之意); ,取其“背恶向善”。
《周礼·春官·司服》中记载,周代君王用十二章纹制度在周代已经完备。周代君王用于祭祀的礼服,开始采用“玄衣缥裳”,并绘绣有十二章纹,而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级 (见图3-4)。
(四)冕服种类
根据《周礼·春官》所记,周代天子冕服有6种: 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其中,大裘冕是周王祭天所用,十二流冕冠,玄衣缅裳。上衣绘绣日、栽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瀚六章纹,因此又称十二章服。衮冕为周王吉礼所用,配九施冕冠,玄衣缥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骸四章纹,共九章纹样。鳖冕为周王祭先公、飨射所用,配七旋冕冠、玄衣缥裳,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纹,裳绣藻、粉米、瀚、截四章纹,共七章纹样。囊冕为王祀四望、山川所用,配五旋冕冠、玄衣缥裳,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纹,裳绣、敝二章纹。希冕为周王祭社稷、祭先王所用,配四梳冕冠、玄衣缥裳,衣绣粉米一章纹,裳绣翻、截二章纹,共三章纹样。玄冕为王祭林泽百物、天子朝日时所用,配三施冕冠、玄衣缅裳,衣无章纹,裳绣敝一章纹。
图3-4 冕服的十二章纹
(五) 冕服沿革
冕服的形制与制度对我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冕服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利益基础上的,是夏商周奴隶主贵族身份的象征。冕服的等级制度森严,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有不同的穿戴内容,冕服上的图案纹样内容的政治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冕服制度自西周以来已经完善,被历代封建帝王所传承,在以后不同朝代都曾用冕服制度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其内容虽然有增有减,但总体变化不大。另外,历史上除中国外,冕服还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出现,作为国君、储君等人的最高等级礼服。冕服形式在清朝建立后因服饰政策变更而随之终结,但冕服制度的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反而有所加强,冕服上特有的显示阶级的章纹图案,通过变换形式而仍然被帝王、王后、高官的礼服与吉服所用。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的“祭祀冠服”也将“章纹”施于服装中,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冕服制度才彻底消亡。
二、弁(biàn)服
“冕服最尊贵,弁服仅次升服是仅次于冕服的一种礼服,穿用场合较多。之。”弁服也是上下分离式套装,不同之处是冠下无垂珠 (无施),服装上没有章纹图案。
周代弁服有4种: 爵弁服、皮弁服、韦弁服、冠弁服。爵弁服是戴爵弃穿玄衣缥裳,用于君祭、迎亲等;皮弁服是戴皮并,穿白衣素裳,用于一般在朝场合;韦弁服是戴韦升,穿赤衣赤裳,多为兵士所穿的服装,冠弁服(见图3-5) 是戴冠弁,穿黑衣素裳,多为田猎时的服装。周代弃服制度被后代沿用,但有所不同。
三、玄端
玄端是先秦帝王的日常服,为闲居时所穿的服饰,也可成为诸侯、士大夫穿着的通用礼服。冕服和并服是在隆重的特定场合下穿用的礼服,而玄端服则是日常用的礼服,用途广泛。古书记载: 周代男子朝穿玄端,夕穿深衣。因为早上的礼仪更郑重,叩见父母时也穿这种衣服。玄端也是上衣下裳,色彩以黑色为主,因无图案纹饰而被称为“玄端
玄端与并服款式大体相同,只是收袖口式不同,衣袖 (袂) 收口1尺2寸。收袂的风气一直保留到汉代,魏晋以后才以广袖为风尚。玄端的穿法是: 上穿玄色 (黑色) 衣服,下穿黄色裳,腰间束大带和革带、配蔽膝,裙内着白色中单,露出裙外 (见图3-6) 。
四、袍服
中国服装简史
袍服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体的服装,秋冬季的袍服有夹层,夹层里装有御寒的丝絮。在西周时代,袍服仅作为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正式礼服。军队战士也穿袍,《诗·秦风·无衣》中有:“岂日无衣,与子同袍。”这是描写军队士兵在困难的冬天合披袍服克服寒冷的诗篇。商周时期袍服有直裙和斜裙两种,直据袍可分为交领直裙袍和圆领直裙袍。斜裙袍后来演化成深衣。西周的百姓以斜裙交领袍服为常用礼服,奴隶则不穿袍服,而穿简单的遮身衣物,通常是圆领短衣。
五、裘衣
裘皮服装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裘”字。在历代诗书中关于裘皮的记载也很多,如《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舟人之子,熊黑是裘”的记载,《论语·乡党》有“衣羔裘”之说;成语“集腋成裘”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稀少且珍贵并有积少成多之意。商周时期的裘衣,除羊皮、牛皮、貂皮、熊皮等兽皮外,还包括鸟类羽毛织成的衣服,如鹤裘、孔雀裘等,这类裘衣金翠辉煌,是极名贵的珍稀之物。古人穿裘之初是为生活需要,后期裘衣渐渐成为上层人物的专用衣着,象征身份、地位与荣耀。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
历史上通常将周平王东迁洛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时期称为“春秋”时代,将公元前475年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期称为“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我国服装变革的第一个浪潮。东周时期,由于铁工具的普遍使用,原本依靠周王朝封地维持经济状况的小国,纷纷开荒拓地,发展粮食和桑、麻生产,国力骤然强盛,逐渐摆脱了对周王朝的依赖。随着周王朝的衰微,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礼治”制度渐渐走向崩溃。奴隶社会政治体制随之解体,社会传统观念也随之改变,这些都在服装上有所反映,主要表现在深
衣、胡服的流行,服装色彩观念改变,以稳重华贵的紫色象征权贵和富贵,取代先前的朱色为正色的传统。另外,随着服装工艺技术的长足进步,服装纺织原料、染料和纺织品的流通领域不断扩大,人们普遍采用丝织品代替从前的麻布服装。
深衣
第三章
夏 商 周服装
深衣也称绕襟袍,是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曲裙袍服。所谓曲裙是左衣襟加长,向右掩,绕一圈后用腰带系扎。由于着衣者从上往下看衣身较长,故叫深衣。深衣的前门襟的外边沿形成折线状,止口处用彩色的布料制成边缘,收袖口、交叉领,衣长垂及踝部,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显得雍容典雅。深衣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流行在春秋战国时期。《礼记正义》中对深衣有此描述:“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深衣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深衣”。上衣下裳合并成为整体的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早期深衣是将上衣下裳下裳十二片分开,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一体,下裳以十二幅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是敬天意识的反映。同时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
图3-7早期深衣的示意图
(见图3-7)。曲裙深衣的出现与东周时期汉族人没有发明合裆裤有关,曲裙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显得非常安全。曲裙深衣在先秦时期至秦汉时代非常流行。开始时男女均穿,后来男子穿曲裙深衣减少,渐渐发展成女子的特定衣装
(见图3-8、图3-9)。深衣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早期深衣,右枉 (衣襟右掩)、交领,上衣下裙,不分等级,男女、文武、贵贱皆可穿用。深衣多以白色麻布览商史
图3-8曲深衣
图3-9 窄袖曲裙深衣
制作,斋祭时用黑色,也有用暗花面料制成的,边缘通常镶以彩帛。深衣腰丝带是受游牧民族的影响,后来用革带配带钩。深衣用途极广,是朝祭之外的官吏吉服,也是庶人唯一的吉服。深衣对后代的服饰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天的连衣裙就是古代深衣制的发展形式。古书说深衣是“续社钩边”,其中“社”“钩边”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在长沙楚,“续枉”是指将衣襟接长,就是衣襟,慕出土的帛画和湖北云梦县出土的彩色男女木俑服饰上可以看到深衣服制。
中单
中单又称“中衣”,古注“禅衣”,是衬于冕服等礼服内的单衣,也叫中间层服装,多由麻、素纱制成。《隋书·礼仪志》日:“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之中单也。”也代刘熙《释名·释衣服》日:“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中单,其腰无缝,上图3-10 中单款式图下通裁,其形如深衣(见图3-10)。
三、福、裙、祷
福是短衣、短袄的总称,一般长不过膝,单和复,单类似衫,复糯则近似袄,区别在于是否夹里,内填丝絮等“袍式之短者为糯”。福可分为物质。如果糯的用料很粗糙,则称为“褐衣”。褐衣多指劳动者的服装。
《诗经·国风·翩风》里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本岁?”苏辙《蚕麦》诗曰:“不忧无饼饵,已幸有福裙。”福裙由短衣、长裙组成,糯的早期为大襟交领 (见图3-11)。
裙是最古老的服装之一。人类祖先用兽皮、树皮、树叶制成最早的裙子雏形。刘熙《释名·释衣服》上说“裙,群也”,裙是古人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形成的服装。据史料载,早在商代男性就开始穿裙子,而女性直到汉朝以后才形成穿裙子的习惯 (见
图3-11 早期裙款式图
图3-12)。湾是古代对裤子的称谓。荐的发音图3-12 裙款式图和含义与“绮”“裤”相同。在商周时期出现,属于汉服系统的传统服饰之一。挎与今天的裤子稍有不同,就是裆部不缝合,属于套裤。《说文解字》解释为:“绔,胫衣也。”《小尔雅·广服》说:“,谓之裳。”《释名·释衣服》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这说明古代的裤子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以系在腰间。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日“褶”。敬王以为之,名曰“祷”,脊裆不缝合,庶人衣服也。褶挎后来成为专门的骑兵服和武士服。
第三章 夏“商“周服装
四、胡服
胡服是古代汉人对西域和北方各族所穿的服装的总称,后泛指汉服以外的外族服装。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胡服特点是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身紧窄,活动便利。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提倡把胡服用于军装,后来胡服传入汉族民间成
为一种普遍的装束。赵武灵王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社会改革家。他看到赵国军队的武器虽然比胡人优良,但大多数是步兵与兵车混合编制的队伍,官兵身穿长袍,甲装国服装简史
笨重,结扎烦琐,而胡人的着装与骑兵却很简捷、干练,于是想学穿胡服,练学骑射。《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与臣商议:“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曰:“......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于是下令:“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后仍有反对者,王斥之:“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于是坚持“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果然,汉军队穿用胡服、练习骑射不久,就使赵国强大了起来。
在成都出土的“采桑渔猎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上,可以看到以简约笔法勾画出的中原武士短衣紧裤、披挂利落的具体形象。这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见图3-13)
如
图3-13 战国胡服骑射(示意图)
五、舄 、屡
商周时期,男女穿的鞋子样式相同,从色彩分有赤、白息、黑恩等多种。君王的岛可分三等,赤羯为上,黑鬼次之,白羯再次。王后的岛以玄息为上,青羯、赤鼎次之。屡是单层底的鞋,用麻、葛制成,夏季使用。周朝、息贵而腰贱。周朝政府设“履人”一职,专门管理君王和王后的鞋子
六、服装饰品
首饰和佩饰是服装中最具光彩的组成部分,从服装发展历史看
人类使用首饰和佩饰比服装渊源更早,人类裸态时代就已经懂得文身、画身、佩戴原始的项链等。周朝继承了夏、商朝的传统,服装配饰的加工技巧也发展到了更加精美的程度。特别汩放麒醛忽肥熄铛憧期臧割卓K薄绚褥鞑粤九铬腰鱿椽协镊T乡即葩诌鹉“屈舍并丝呕浮矿P缔掷饷粪,各种与服装配套的饰品非常讲究,有材质高贵、形式华美的首饰和金玉件等佩饰。这些饰品除实用美化的目的外,都已渗透着特定的精神内涵,带有更多的礼教表征和社会等级的内容。
在商周服装饰品中,以玉制品最为突出。不仅君王本人常常一身华服而佩玉,而且臣、卿也是足穿珠履,腰佩金玉。周代贵族以玉衡量人的品德,所谓“君子比德于玉”,玉就成为奴隶主贵族道德人格的象征。儒家说玉有7种品德,都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有“君子无故玉不去”的说法。因此影响到社会各层面,贵族不论男女服装上都佩戴几件美丽雕玉。《礼记·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人问子贡,人们为何重玉而轻石,是否玉少而石多?子贡去问孔子,孔子答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温润而泽,仁也”。服装玉佩包括人纹佩、龙纹佩、鸟纹佩、兽纹佩等,战国时期的玉佩比商周时期细腻精美,逐渐演变为佩璜和系壁。夏商周时期的服装饰品主要有佩玉、佩璜、腰饰带钩、耳饰、颈饰、臂饰、指环等,其中周朝的腰饰带钩较有特色。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的。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是身份的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的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周朝的带钩造型有多种,例如:有体像螳螂之腹、钩短、做龙首或鸟首形者,有体作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者,还有琵琶形者等。商朝妇女头上有发簪,同时期佩饰玉大量出现,表现出独特的衣饰体系。西周晚期至战国是玉器发展史中的繁荣时期,玉佩品种繁多,除单件的佩饰以外,还盛行多块玉联成的佩饰,俗称“组玉佩”。夏商周时期,佩玉的意义与作用不仅仅是佩戴橙偕寡燎俾宦区惰造幽宵翱账俄净鹿来孩自响冻而且将玉赋予君子的象征,使之崇高化、人格化、道德化 (见图3-14 彩绘俑服饰与饰品(周朝)图3-14)。
七、军戎服装
中国服装简史
商周时期的军队已用铜盔和革甲等作为防身的装备来武装指挥官和执攻坚战术的部队。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商代铜盔,周代青铜盔和青铜胸甲。在代已经有“司甲”的官员,掌管甲衣的生产与调配,由“函人”来监管制造甲衣分为犀甲、兜甲、合甲3种,犀甲用犀革制造,将犀革分割成长方块耀排、以带绦串接成与胸、背、肩部宽度相适应的甲片单元,每一单元称为“属”。然后将甲片单元一属接一属地排叠,以带绦串连成甲衣。咒 (野牛)甲比犀甲坚固,切块比犀甲大。合甲是连皮带肉的厚革,特别坚固,割切更困难,故切块又比兜甲更大。《考工记》中说“犀甲寿百年,兜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盔帽最先以皮革缝制。青铜冶炼技术兴起以后,出现了铜盔和由铜片串接或铜环扣接的铜铠甲。用铜片串接的叫片甲,用铜环扣锁的叫锁甲。甲衣也可加漆,用黑漆或红漆以及其他颜色。在甲里再垫一层丝绵的称为练甲,穿甲的战士称甲士。甲衣外面还可再披裹各种颜色的外衣,称为衷甲。由各种颜色鲜明的衣甲和旗帜,组成威严的军阵。色彩不但可以助振军威,激励斗志,而且也便于识别兵种及官兵的身份,有利于军事指挥。此外,商周时期的铜盔顶端往往留有插羽毛的孔管,因鹏鸟凶猛好斗、至死不怯,所以要插戴鹏鸟的羽毛来象征图3-15戴盔帽、穿戎服的武士勇猛(见图3-15)。
八、服装材料及纹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传说黄帝时代,就已发明了养蚕、缉丝、织帛的技术。商、周时期是中国染织工艺取得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于新石器晚期的麻、葛、丝、毛等各种原料的纺织技术都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特别是丝绸织造技术处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奠定了中国的“丝国地位”代世界的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古
在距今约5500年的河南郑州青台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最早的丝帛遗物。从距今5000年左右的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所出土的丝织品残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巢丝、合股、加捻等丝织技术已具有相当水平。
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曾发现过一个被人工半切割过的蚕茧,之后又在另一新石器遗址发现一块染成朱红色的麻布,从中可知夏代就已开始用丝绸做衣料了。商代已发现有回纹绮、雷纹绮花纹的纺织品,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文物标本。到了西周时期已用织锦和刺绣等比较高级的服装材料了。从出土的织锦残片看,经线、纬线都已相当细密,并由多种色彩显现花纹。沈从文在《古代人的穿衣打扮》一文中说:“由商到西周、春秋、战国·....·商代人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术的进展,丝、麻已占特别重要地位,奴隶主和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奴隶和平民则穿本色布衣或粗毛布衣。贵族男子头上已常戴帽子,是平顶筒子式,用丝绸做成,直流行到春秋战国而不废。总之,商周时期高级的服装用料,如丝帛、绢、、绮、锦、绣和精细的麻织物等大多由奴隶主、贵族所专用。春秋时代各诸侯间有相互馈赠丝织品的习俗。当时最多不过十几匹,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用做礼品的丝织物有时竟达“锦绣千纯” (《战国策》),即5000匹之多。丝织品产量的激增,与桑蚕生产规模的空前扩大以及种桑、育蚕、巢丝、织造技术的革新有关
商、周时期我国染织工艺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丝绸的织、绣花纹样方面。但服装面料图案因受施纹工艺的限制,大多呈现几何形状。在各种几何形纹饰中,菱形纹占主导地位。这些菱形纹变化多端,或曲折,或相套,或交错,或呈环形,或与三角形纹、六角形纹、S形纹、Z形纹、十字形纹、工字形、八字形纹、圆圈形纹、弓形纹等几种纹样交错相配,形成诡如迷宫、精妙绝伦的艺术效果。图案题材有动物纹、人物纹、花卉纹样等,图案色彩有红棕色、黄色、绿色、土黄色、黑色、灰色等,既艳丽缤纷又和谐统一,显示出制作者们很高的色彩修养。
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文物标本是附在商代青铜钺上的回纹绮残痕和青玉戈上的雷纹残痕。有“丝绸宝库”之称的湖北江陵马山1号基共出土了几乎包括前秦时期全部丝织品种的30多件实物标本。这批丝绸制品遗物,保存得非常完整,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灿烂缤纷的文采,充分展现了中国丝绸织绣工艺在先秦时期所达到的高超水平 (见图3-16至图3-20)。
夏商周服装物。从距今5000年左右的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所出土的丝织品残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巢丝、合股、加捻等丝织技术已具有相当水平。
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曾发现过一个被人工半切割过的蚕茧,之后又在另一新石器遗址发现一块染成朱红色的麻布,从中可知夏代就已开始用丝绸做衣料了。商代已发现有回纹绮、雷纹绮花纹的纺织品,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文物标本。到了西周时期已用织锦和刺绣等比较高级的服装材料了。从出土的织锦残片看,经线、纬线都已相当细密,并由多种色彩显现花纹。沈从文在《古代人的穿衣打扮》一文中说:“由商到西周、春秋、战国·....·商代人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术的进展,丝、麻已占特别重要地位,奴隶主和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奴隶和平民则穿本色布衣或粗毛布衣。贵族男子头上已常戴帽子,是平顶筒子式,用丝绸做成,直流行到春秋战国而不废。总之,商周时期高级的服装用料,如丝帛、绢、、绮、锦、绣和精细的麻织物等大多由奴隶主、贵族所专用。春秋时代各诸侯间有相互馈赠丝织品的习俗。当时最多不过十几匹,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用做礼品的丝织物有时竟达“锦绣千纯” (《战国策》),即5000匹之多。丝织品产量的激增,与桑蚕生产规模的空前扩大以及种桑、育蚕、巢丝、织造技术的革新有关
商、周时期我国染织工艺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丝绸的织、绣花纹样方面。但服装面料图案因受施纹工艺的限制,大多呈现几何形状。在各种几何形纹饰中,菱形纹占主导地位。这些菱形纹变化多端,或曲折,或相套,或交错,或呈环形,或与三角形纹、六角形纹、S形纹、Z形纹、十字形纹、工字形、八字形纹、圆圈形纹、弓形纹等几种纹样交错相配,形成诡如迷宫、精妙绝伦的艺术效果。图案题材有动物纹、人物纹、花卉纹样等,图案色彩有红棕色、黄色、绿色、土黄色、黑色、灰色等,既艳丽缤纷又和谐统一,显示出制作者们很高的色彩修养。
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文物标本是附在商代青铜钺上的回纹绮残痕和青玉戈上的雷纹残痕。有“丝绸宝库”之称的湖北江陵马山1号基共出土了几乎包括前秦时期全部丝织品种的30多件实物标本。这批丝绸制品遗物,保存得非常完整,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灿烂缤纷的文采,充分展现了中国丝绸织绣工艺在先秦时期所达到的高超水平 (见图3-16至图3-20)。
第四节小结
夏、商、周是我国服装纺织生产起步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周代建立起完整的服饰礼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冕服制度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已经完善,并被纳入“礼治”的范围。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是“礼”的重要内容,这就赋予了服饰强烈的阶级内容。服装制度作为一种礼制的体现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服装历史之中,服饰成为礼制的寄托物。服饰不仅是区分等级的工具,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服饰以“礼”的形式固定下来,借以稳定内部秩序,维护奴隶制度的统治。从此,人们的衣着服饰要依据穿者的身份、地位而各有分别。天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级制度日益严格,直到封建社会结束。
第三章夏商周服装
商周时期服装色彩多使用“五方正色”,即青、红、皂、白、黄5种。鞋覆主要有履、、靴等形制。诸履之中,以为贵。周代君王之有白、黑、赤3种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着。靴来自西域,为胡人骑马射箭时穿着,后来汉族人也逐渐接纳。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各持己见,讲究“尚礼”“尚俭”“节用”“自然”等。儒教的服饰观对中国古代服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文人士大夫的行为准则。而“修身”的内涵之一就是人的外在装饰行为。它要求士人儒生从内心素养到外在形象都要合乎礼仪的规范,塑造出具有一定儒家风范的服饰形象。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的意义已经上升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成为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儒家外,道家、墨家的服饰观也对中国传统服装形式的形成及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夏商周时期,服饰生产管理体系比较成熟,并且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之一,家庭手工业纺织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从出土甲骨文的文字上可以推敲出商代的服饰材料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蚕桑生产和丝织手工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至商末时,服饰无论在品种还是在质量、产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周代由于服装成为区分身份等级的标志而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度重视,西周时期服饰纺织品的品种、产量及质量都快速提升。
29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社会经
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纺织生产也有极大的进步。这一时期,以齐鲁地区的丝绸、吴越地区的细密麻布最为著名。两地成为当时的纺织生产中心,生产了许多优质的纺织原料和服饰面料。纺织原料的丰富、生产中心的形成和纺织手工业的兴旺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服饰文化的繁荣景象。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