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发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头发被认为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父母给的,不能随便剪的。

当男孩满20岁或女孩满15岁时,父母会为他们举行成人礼,更换发型和发饰。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它代表着成为一个愿意承担某些责任的成年人的转折点。

在中国 传统婚礼中,将新人的一缕头发扎在一起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意味着他们将永远联系在一起。

在以前的一夫多妻制社会中,只有妻子才有资格与丈夫举行这种束发仪式;其他地位低下的妃子是不允许这样做的。

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剪下自己的一缕头发送给某人,寓意着真诚的爱和甘于奉献。

 

簪——中国文化中的簪子

新石器时代 ,簪子是用来扎头发的。因为蓬乱的头发在中国的古老传统中是不礼貌和粗俗的。

渐渐地,发夹的使用成为了成人的代表。

女子满15岁时,要举行成年礼,戴上簪子,扎起头发,表示可以嫁人。

簪子的材质有骨、石、陶、贝、竹、木、角、玉、铜、银、金等。

簪子的末端通常装饰着美丽的花朵或吉祥动物。

 

 

双线发簪——钗

钗是从簪演变而来的一种发饰,也用于扎发。

但最重要的区别是钗有两根棍子,看起来像两个簪连在一起。钗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和爱情的信物,经常出现在诗歌和文章中。

在中国传统中,当一对夫妇不得不分开一段时间时,女方通常会把她的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送给她心爱的人作为信物,直到有一天他们会重逢。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隋代玉钗( 589—619 )——中国国家博物馆(东麦英摄)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元代金钗(1271—1368)—武汉博物馆(东麦英摄)

 

步摇——步摇 

步摇流行于汉代(公元前 202 年 – 公元 220 年),当时只允许皇室贵妇佩戴。

作为地位的代表,步瑶由金、银、玉、玛瑙等名贵材料制成。

形似簪簪,但有垂饰或流苏,佩戴行走时会摆动。步摇步摇因此而得名。

汉朝灭亡几个世纪后,步摇进入了民间。

当所有的女人都可以佩戴步摇时,制作步摇的材料就更多了。

如今,带有精美吊坠或流苏的步摇发饰在中国仍然很流行。

步摇文物

 

 

束发饰——冠或束发

至于男人,他们的发饰更简单、更容易。

当一个人满20岁时,他将在成年仪式上开始佩戴冠。

将头发盘在头顶后,用冠(束发)装饰盘发。

直到清朝(1636—1912),满清统治者强制男子剃去一半头发,扎辫子,冠(束发),成年礼才告一段落。

现在,中国男人都留着短发,所以冠永远留在了历史中。但是成年礼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恢复了。

 

篦子——梳篦

梳篦起源于约6000年前,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发饰。

起初,它被用来梳理和清洁头发。骨、象牙、竹、木、角、银、金、玉、合金属、水晶,皆可制书璧。

在中医中,梳头是养生的有效方法;据信可以按摩神经并刺激血液循环。同时,不同的发质和身体状况建议使用不同材质的梳子。

因此,为了方便起见,男女都会随身携带一把梳子。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女性开始将梳篦戴在头发上作为装饰。

因此,使用了更多有价值的材料,并在梳子上添加了更多的装饰。

如今,中国女性一般不将其作为发饰佩戴。但是,梳头按摩头皮仍然被广泛用作保持健康的手段。

不同位置的发饰——挑心、分心

明代( 1368—1644),妇女流行在发髻的不同位置使用精美的发饰。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发饰颜鬓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发饰丁赞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发饰挑心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发饰分心

 

在重要场合,用发饰套装来装饰,是高雅和社会地位的代表。

下面是一些出土的精美明代发饰:

莲花冠——莲花冠

莲花冠原本是道教 的产物,只有最强大、最有天赋的高手才会佩戴。

自唐代(618—907),道教被尊为国教以来,莲花冠在贵族和平民家庭的女性中流行。

一般女子戴的莲花冠,形似一朵莲花,但与道士的有些不同。

 

 

 

凤冠——凤冠

凤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只允许皇后佩戴。

其形似龙凤,饰以数百颗名贵宝石和名贵珍珠。皇后会在重要场合佩戴它。

渐渐地,贵妇也被允许佩戴凤冠,但在尺寸、材质、凤龙的数量和形状等方面仍有严格的规定。

那时,平民妇女在大婚之日可以戴一次凤冠,不过她们的凤冠通常用料不那么奢华,设计也很简单。

今天,如果中国的一些新娘选择穿传统的中国婚纱而不是白色的新娘礼服,他们在婚礼当天仍然会戴上凤冠。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隋代( 589—619 )凤冠,出土于杨广孝皇后陵——扬州博物馆(新水岭摄)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明代(1368—1644)凤冠,出土于万历孝端皇后陵——中国国家博物馆(东麦英摄)

 

额头装饰——华生

中国历史上约有2000多年前的华生记载,但准确的起源尚不清楚。它看起来是花形的,通常戴在头发上遮住额头的一部分,就像一个精致的刘海。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唐代鎏金银发饰(618—90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东麦影摄)

 

额头装饰——毛额

毛额,一种戴在额头上取暖的毛皮或织物,起源于中国北方。

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毛额专用于军队,作为组织和管理士兵的手段。

千年后,更多精美的装饰和珍贵的材料被用来制作毛额。大约在同一时代,女性也开始佩戴它。

几个世纪后,在明朝(1368—1644),毛额风靡一时,上至皇室,下至平民;可用于冬季保暖或纯装饰。

丝、金、银、裘、纱等都是毛额常用的材料,并以珍珠、宝石、玉石、刺绣为装饰。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男士额头装饰

发饰文化——发簪、发冠等发饰

女士额头装饰

 

花木兰——巾帼

巾帼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发饰,上面饰以黄金、宝石或玉石。

自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以来,巾帼为女性所独有。

渐渐地,巾帼也泛指女性,可以想到花木兰替父从军,巾帼英雄。

如今,中国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佩戴巾帼,但巾帼仍然是女性的代名词,尤其是那些聪明勇敢的女性。

服饰易文化APP下载

隋唐女子服饰

仅限安卓用户,苹果客户端暂时不支持!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赞助本站 关注公众号:服饰易文化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全球服装史汉服历史

关于中国代表色彩的一些故事和象征

2022-12-28 16:06:23

全球服装史汉服历史

中国图案 — 起源、历史、意义、文化和用途的终极介绍。

2022-12-29 12:12:42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