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关于中国古代女子的妆容,古代女子到底是如何打扮自己的呢?我们真的不知道。

历史留下了许多关于中国传统化妆的疑问:真正的杨贵妃是什么样子?北宋的珍珠妆是如何演变的?峨眉、华殿眉、远山眉指的是什么眉?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8月,出版《中国妆容之美》一书。书中展示了从先秦到清代的女性妆容,其中29组真实还原的妆容图格外引人注目,从头发到首饰,从唇色到眉形,每一个细节,经过翔实的讲解。见证。

本书作者之一陈诗宇,《国宝》、《太平乐小夜曲》服装顾问,从事中国古代服饰修复和工艺研究十余年。在他眼里,还原古代人物的过程就像破案一样,复杂但又有趣。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在《国家宝藏》节目中,杨紫饰演的文成公主和佟丽娅饰演的丫丫,打破了人们对于唐朝女性的固有印象!而这些人物容貌的修复者,就是陈诗雨。

在中国电视剧《太平乐小夜曲》中,他指导后宫嫔妃“珍珠妆”服装的设计,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因此,当有关于古装的疑问时,网友们总是首先想到他:

  • 宋徽宗能穿黄龙袍吗?
  • 萧皇后的王冠上为何没有凤凰?
  • 如果穿越回唐朝,需要带多少件衣服?……

而把所有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真正的古代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本文我们将通过陈诗雨的自传来了解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传统妆容风格

化妆通常有几个要点,比如眉妆、眼妆、唇妆,这些都是人们想要突出的部分。

但中国古典美学更偏东方风格,不喜欢过于夸张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女性化妆,主要是眉毛和胭脂,很少修剪眼睛。眼线又细又长,夸张的要画到太阳穴。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唇妆偏爱小嘴唇。比如“唇珠”,只有下唇上的一个小点,《延禧攻略》中的头部“咬唇妆”,只有下唇内侧一点点晕嘴唇,就像咬嘴唇一样。

另外,就是“白为美”,从古至今,无论男女,都推崇脸白。即使到了魏晋时期,一些文人也会搽粉,比如曹植。但大多数时候,男性的化妆需求远低于女性,今天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汉代 女性多爱白妆,眉毛多为平眉或细弯眉,这是因为汉代是汉族文化的初级阶段,审美偏好庄重、大气,所以妆容也以安静为主。

与这种妆容相对应的,是汉代的曲裾,它是围绕翻领的三重袄,里外共三层,通常采用交领,领子很低,以露出内衬。大衣。发型以垂髻为主,发尾留一缕头发,风一吹就给人一种流动感。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我更喜欢唐朝。那是一个交融、开放的时代,审美更加开放、外向,所以女性的妆容也是最为多样和丰富的。

初唐时,妇女会在额头上画一个钿,一朵小花或一个小饰物,脸两侧斜红,眼角画一点面靥他们的嘴来模拟酒窝。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唐代则全身涂胭脂,这在当时的壁画、兵马俑上清晰可见。

李白曾在一首古诗中写道:“女子笑马,面如红玉盘”,指的是当时贵妇的圆脸,涂着绛胭脂,十分形象。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甚至还有一种“晕妆”。眼睛上下都是几条横纹,就像是被抓伤了一样。这个妆容在今天看来非常夸张,但在当时却非常时尚。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到了晚唐,女性的面部装饰越来越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不仅如此,连昆虫的翅膀、翠鸟的羽毛,甚至各种宝石都会贴在脸上。我们今天看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壁画,汉族女子的妆容可以清晰地看到。

由此可见,唐代妆容的整体特点是浓郁宏大,交杂性特别强,带有很多少数民族和异域元素。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宋代是一个文学的时代,文学和古典体系都更加受到尊崇,因此,宋代女性在妆容上也逐渐收敛,回淡,妆容精致。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这时,“三白妆”开始出现。妇女们会在额头、鼻子、下巴上涂上白色的粉,相当于今天的提亮。

甚至还有一种特殊的妆容——“泪妆”,表达一种相对悲伤的心情。这个泪妆,靠近今天的下眼睑。眉毛,基本上是E眉(蛾眉),比较细长,轮廓低调。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不过,宋代也会有隆重的妆容,比如在《太平乐小夜曲》中还原了皇后的礼服——“珍珠妆”。

其实,珍珠妆是在唐代妇女画花甸、斜红的地方,而不是用珍珠来装饰。在《台北故宫》收藏的宋代皇后肖像中,这种妆容非常常见。

《太平乐小夜曲》中有很多宫廷礼仪的场景,比如皇后大婚,或者皇室祭祖等隆重仪式,按照宋代服饰的要求,需要施以珍珠妆。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与宋代相比,明代的妆容更加低调,明代贵妇的妆容甚至基本接近蒙面。但侍女们会打扮得比较俏皮,比如在眼角贴上一两颗小珍珠。

“珍珠妆”到了明代继续保持,头上会配上大型龙凤花簪冠,一般应用于一些最隆重的仪式上。

与妆容的简洁相反,是明代女子复杂的头饰。她们通常将头发并拢至头顶,用金银编织的铁丝网胎,里面塞满各种发夹、钗,这套头饰有一个专有名称——䯼髻头面。 ),凸显地位和地位。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容貌修复是不断的探索

为了恢复古人的真实面貌,我们通常采用“多重证据法”。

第一是寻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比如一些礼仪文献——《周礼》、《明律集》,或者一些图鉴,或者笔记本、小说。

其次,我们会利用一些绘画材料,比如墓葬壁画上的人物、陶俑或者传家宝人物画等等。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举两个例子,中晚唐时期,流行一种带有浪漫动植物或飞禽走兽图案的花簪。但博物馆里展出的花簪,总是静静地平躺在那里,它是如何插戴的,戴一两根?我很好奇。

后来我在敦煌壁画中看到大量盛唐晚期的贵妇肖像,她们的头上都戴着一整圈这样的首饰,于是我才知道她们必须戴一圈,而且是对称的,就像孔雀开屏一样。

但由于壁画的渲染并不清晰,我需要寻找未受干扰的挖掘材料来确认珠宝的准确位置和方向。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又如明代的地机、头面。起初,我们只把古代首饰统称为“钗”、“簪”、“梳子”,但其实,每件首饰都有自己特殊的名称。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比如《金瓶梅》里,李冰儿头上扎着一个金丝髻,上面戴着一个“分心”,但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指的是什么。

有的笔记如《云间居母朝》中说“顶上有宝花,谓之挑心”,故知顶曰“挑心”。

明代还有一些带有图解的书,比如《三彩图会》,里面会画一些首饰,然后在侧面贴上标签,这样就可以得知,戴在两鬓两侧的首饰称为“燕” 。隔鬓”。

根据这些描绘,可以推导出一套完整的明代帝姬配置。这时候我们再去寻找明代画像来确认。

在《国家宝藏》第二集中,杨紫饰演的文成公主造型也是比较有看点的设计。

说起唐朝的公主和妃嫔,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花发宫女》,女子身着大袖薄纱,下着及地裙,上身是盘着高大的发髻,内插金钗和大花,雍容华贵。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这是《杨贵妃》、《唐明皇》等几部早期以唐代为背景的戏剧的基础。然而,《宫女花发》描绘的是晚唐,甚至五朝南唐的一种潮流。距离文成公主生活的时代还有两三百年,不适合作为参考。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根据出土的一些长安一代贵族墓葬中的壁画和陶俑,可以推断出唐初长安流行的服饰风格:初唐窄袖短袄下身是一条条纹拼色裙,腰间还有一条短裙作为装饰。

选用的面料有唐人喜爱的深色罗布、绫布,以及当时流行的索特式联宝锦。公主额头上饰有华殿,头发梳成当时贵族妇女流行的双刀半翻髻。这样,一个初唐文成公主的造型就完成了。

很多网友都说这位文成公主是杨紫最好看的古装之一。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也说明公众对历史真实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东方服饰与妆容的搭配美学

与传统妆容相对应的,还有我们古代的服饰。在中国古代,很多时候人们的服饰观念比较保守,宫廷礼仪也是家长式的,所以不太强调身体曲线,衣服的剪裁也以平剪裁为主。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尽管如此,也有一些例外,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生在武则天时期。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女性权力巅峰的时代,女性的地位空前高涨。女性希望尽其所能地展现自己的美丽,所以唐初用来遮脸的羃䍦、帽就被废弃了。

大量的壁画和兵马俑都反映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公元690年至705年间,这一时期的女性炫耀身材的程度非常强烈。

但到了唐玄宗时,又回到了优雅拖曳、相对保守的方向,裙腰又开始上扬。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由于不注重剪裁,人们会尽力在面料和编织技术上下功夫,因为这也是财力和地位的体现。日本、韩国、越南等几个东方国家都是如此。

再加上季风气候,有四个明显的季节,需要不同的材料来适应不同的温度,所以很早就发明了不同质地、厚度、软度、硬度的面料。

夏季有纱、罗,冬季有缎、丝、锦等。可以说,绝大多数丝织品种和技术都是中国人首先发明和发展的。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文明,语言和汉字与几千年前是一样的文化体系。服装和礼仪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所以研究古人的妆容和服饰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还能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潮流,熟悉中国人以前的样子。同时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未来的中国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不一定是复制品,而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想法。

 

 

 

 

中国传统化妆文化的演变

服饰易文化APP下载

隋唐女子服饰

仅限安卓用户,苹果客户端暂时不支持!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赞助本站关注公众号:服饰易文化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