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善冠

翼善冠古代一种男帽。流行于中原地区。其形似幞头,以转脚相交于上。唐贞观八年,太宗初服此冠,采用古制,使用此冠,朔望视朝,以常服及帛练裙通蓍之。若服袴褶,又与平巾帻通用。(见《唐会要·舆服》上”冠”、《旧唐书.舆服志》)。至唐开元十年废而不用。明永乐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乌纱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见.《明史.舆服志》)。 [2]

翼善冠

史料记载

唐贞观中太宗采古制为翼善冠自服之。朔望视朝以常服及帛练裙襦通着之。若服袴褶又与平巾帻通用。见宋王溥《唐会要·舆服上》《旧唐书·舆服志》。明永乐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乌纱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见《明史·舆服志二》。皇帝常服冠戴,因乌纱帽折角向上如“善”字,后名翼善冠。

与唐代相较,明代翼善冠要简化得多。此翼善冠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冠上加二龙戏珠。

定陵出土的那件金丝翼善冠是一件为了给神宗皇帝陪葬而专门定制的冥器。

目前所有的明朝皇帝画像,无论是正脸的御真标准像还是描绘日常生活场景写意画中,均未发现金丝翼善冠出镜。金丝翼善冠高24厘米,直径17.5厘米,重826克。而乌纱翼善冠高23.5厘米,径19厘米,总重量307.5克。可见金丝翼善冠比较沉重,不适合日常穿戴,而且金属本身吸光导热性比较好,也不适合在炎热的夏季穿戴。因此金丝翼善冠只是一件奢侈的工艺品而用作陪葬的冥器。

历史发展

翼善冠 [1]  自唐代的幞头,唐代男子兴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袍服,幞头专门用以缠裹头发及发髻。而唐代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官员公服的展脚幞头,外形方正。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极力恢复唐宋时期的服制。明代官员所着公服便沿袭宋代。

而常服则是圆领袍搭配展翅的幞头,俗称乌纱帽,帽胎或竹或木,或纸,两片展开的帽翅则是薄黑纱。因而君与王所戴的则是两翅向上折的,故称“翼善冠”。明代的皇帝和藩王(如朝鲜国王)所戴的翼善冠在外形的尺寸和颜色上有所区别,不得僭越。

翼善冠

参考资料

1.  《绣春刀》服饰勘误:明代锦衣卫可不只有飞鱼服(图)  .凤凰网 国学 来源北京晚报[引用日期2019-03-01]

2.  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01,第371页

服饰易文化APP下载

隋唐女子服饰

仅限安卓用户,苹果客户端暂时不支持!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赞助本站关注公众号:服饰易文化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