氅衣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一个品类,从东晋时期有文字记录起,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当中。不同时期的氅衣的实际形态有着极大的差异,总体经历了由短及长、由道及俗、由专称到泛称的发展过程 。
起源发展
氅衣作为服饰出现于记载中,最早见于《世说新语·企羡》:王恭披鹤氅裘。此时氅衣的原始形态应是如同仪仗中的“鹤氅”,因形似而得名。
唐朝时期,氅衣由毛羽制成的初始型向袍服型转变,其一方面继承了前朝流传下来的披肩式鹤氅,一方面又为后世的袍服式氅衣提供了样板。
宋朝时期,人们所认为的氅衣都已是袍服之姿。氅衣的形态应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定型的。宋人穿着氅衣的情景范圈扩大了,不用再和裘袍这样厚重的冬装搭配,而成了士人三季皆可的装束。
明朝时期,一方面氅衣演化为道教有记载的法袍,正式地和道教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在民间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了民间男女老少皆可穿着的一种外披。
在清朝之前,氅衣多是属于男性的服装称谓。直到清人入关后,特别是道光年后,满人的服饰日益宽大,满人女子所着的非正式场合的外衫因其轮廓宽松,特别是袖口宽大,也被混称为氅衣,至清后期,氅衣变成了满人女子一种便袍的专称:首先穿着对象的性别发生了颠倒,其次这种类似汉族圆领袍服的服装又继承了汉服褙子开衩高至腋下的特点,已经和汉人所指的氅衣相差甚远。在满汉混居、礼教更为拘束的中国南部,氅衣也逐渐摆脱了性别限制 [1] ,并且不受清代官制服饰纹样与颜色的严格限制。到了晚清,这种穿着舒适、外观华美端庄的服饰,尤其受到慈禧太后的喜欢。一时间,追求氅衣装饰的华美和做工的精细几乎成了后宫的一种风尚,氅衣在此时发展到鼎盛时期 [2-3] 。而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流行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