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男子首服
(一) 幞头
幞头是隋唐时期男子普遍戴用的头巾。不论皇帝、百官,还是庶民百姓均戴用。幞头起源于南北朝末期,初名叫“折上巾”,又叫“软裹”,是一种包头用的软巾。
《大唐新语》曰:“折上巾,戎冠也。”“戎”即指西戎。幞头。
五代以后渐渐定型为“乌纱帽”了。
通常为黑布包头,故也称“乌纱”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
中唐以后逐渐取消前面的结,而用铜、铁丝为干,将后面的软脚撑起成为硬脚。
唐朝的皇帝所用幞头的硬脚是上曲的,而官臣则下垂。
五代渐趋平直,并广泛流行《大唐新语》说:“初用全幅皂向后幞发,谓之'幞头’。
周武帝裁为四脚,武德以来,始加巾子。”幞头的形状各有不同,唐初期流行“平头小样”;
唐中期武则天时流行“武家诸王样”,也称“高头巾子”;之后又流行“踣样”,即英王路样。
唐朝后期流行“衬尖巾子”“翘脚巾子”等。
- 沈括展角幞头
- 宋徽宗展角幞头
- 明太祖幞头(翼善冠)
1. 平头小样
唐早期幞头前顶较低而平,形制较为简单。陕西唐朝李寿墓出土的壁画中,有男子头上戴这种幞头。这种幞头为一般士庶与官更闲居时戴用。
2. 武家诸王样
武家诸王样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流行的样式。这种头的两脚系结在头前,呈同心结状,将另两脚反结在脑后,软裹,其形状较“平头小样”式明显加高,并稍前倾,在巾子上方中央有明显分瓣。在陕西干县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可以看到这种幞头,多为将尉、壮士戴用。
3. 英王踣样
唐玄宗开元年间流行,也称“开元内样”。据《通典》记载:“内样”幞头是皇帝未承帝业之前,在封地所戴,所以又称为“英王踣样”。这种候头特点是顶部圆大,高而前倾。冠顶分瓣比“武家诸王样”更为明显。在陕西长安和西咸唐基出土的陶俑所戴的巾子即为此样式。
4. 官样
官样是一种衬尖巾子的幞头,流行于中唐。其特点是冠顶更加高长,上方路尖,整个中子呈塔状。陕西唐曹景林基出土的陶俑中多见这种样式。
5、翘脚
短脚也叫“硬脚”或“朝天”样式,为晚唐至五代时期行,其形制变化较大。由前4种式样的前倾变为直立,顶部的分不明显。头的两脚由原来的下垂的软脚改为平伸,至五代后期,又呈上状。这种式样的头在唐代敦煌壁画和敦煌绢画的人物头上均有出现。总体看来,唐早期的幞头后垂两脚、垂带子,唐中叶后两带缩短形成软脚。到五代时出现以硬丝为骨而翘起的硬脚幞头(见图6-1至图6-8)。
(二) 纱帽
纱帽,是隋唐时期男子的帽子,分为乌纱和白纱两种。
《通典》记载:文帝开量初,尝着鸟纱帽。”到子唐代,不论圾式,天子百官、腐民物可以藏。晚唐以后,乌纱帽成为主要男子首服。
《大学衍义补》日期行,诸冠由此尽废。帝王专用。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纱纱帽者,(天子)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
(三) 浑脱帽
浑脱帽原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跳浑脱舞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属于胡帽。因为是用毡子,又称为“浑脱毡帽”。
除了毡子材料外,还有羊皮、锦缎等材料。特点是帽呈圆弧形,顶部高而呈尖圆形。
唐赵国公长孙无忌,首先开始戴这种帽子,后来传入民间,时人争相仿效,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所以又称“赵公浑脱帽”。
这种帽式在唐中时期开元、天宝年间广为流行。
《新唐书·五行志》云:“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帽。
隋唐时君官
隋朝初,隋文帝杨坚考虑到奥服制度对巩固新政权的统治很有必要,就着手建立一套新的服装制度,颁布了“衣服令”,舍弃了北朝的周服制,借鉴齐国服制,规定皇帝服饰有衮、冕、通天冠、白纱帽等数种。皇太子、百官的服饰也各有规定
。由于这一套服制还显得简陋,开皇十年(589年)杨坚正式统一天下后,又采用了南朝陈的部分服制重新制定了服装制度,在皇帝服饰上增加了大裘冕、毳冕等项。
到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杨广命牛弘等人依据古制,参照实际,增删旧令,再次制定了一套服制,定皇帝服饰有大裘冕等,对皇太子、百官服饰制度也作了整理,废除了前代已有但不实用的“鹮冠、委貌、樊哙、却敌、巧士、术氏”等冠服。唐代初期,服装制度皆承袭隋制。
到唐高祖李渊颁布《武德令》新令后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士等各各等士衣着、色彩、服饰,佩戴诸方面又作了详细的规定,并第一次规定服装色彩的不同,即不同官员穿不同颜色的服装。
例如官职在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
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这种服色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才完全废除。
(一)礼服
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皇帝、皇子及群臣的官定礼服,分为祭祀服、朝服、公服、常服四大类。
1.祭祀服
祭祀服是祭祀时所用的礼服,为各类冠服中最庄严的服饰。古人非常重视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凡有祭祀时,天子、卿、大夫都要穿冕服,戴冕冠,下佩围裳玉佩组等,一俱全。
2.朝服
朝服是朝拜、典祭时的服装,来源于周朝时的礼服,其形式变化不大。唐男子官吏的朝服只在隆重场合穿用,而大多数时间穿圆领袍衫。
3.公服
公服是隋唐时代官吏在衙署内处理公务时所穿的一种服装,相当于现在公务人员所穿的制服。因为它只用于官吏,因此也被称为“官服”。
公服与朝服相比,其形制要简便得多,如省略了许多烦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其重要性次于朝服。
4.常服
常服也叫“宴服”,指不同等级官宦之人在非礼制场合下穿用的日常服饰,如宴见宾客时穿用。常服属于半休闲服类服饰,多用于礼仪较轻的场合。常服款式造型多为圆领袍衫。
(二)圆领袍衫
领袍衫是隋唐时期官吏的主要服装,穿用场合较多,属于常服。
其特点是圆领口,袍长至踝,领口、袖口、止口处不加任何边饰。晚唐时袍衫在膝盖处有横向开剪的接缝,俗称“横”,表示怀古,即尊崇上衣下裳之古制。
文官袍衫略长,至足踝以下,武官袍衫略短,至膝盖以下。袍衫的色彩有严格的规定,一至三品官用紫色;四品、五品用绯色;六品、七品用绿色;
八品、九品用青色。除天子常服为黄袍外,其他官吏一律禁穿黄袍。
另外,袍服上有图案,初为暗纹。武则天时袍服上绣珍禽瑞兽。袍衫所用材料有纱、罗、组、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
穿圆领袍衫者,腰部用草带紧束,头戴幞头,脚穿黑色长靴,有潇酒、干练的风格,比起汉魏时代的褒博衣冠具有简单便利的特点
- 唐高祖李渊
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清晰地表现了唐朝官吏所穿的圆领袍衫样式。图中描绘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大相禄东赞前往京都长安迎文成公主入藏,受到唐太宗接见的历史故事。画面右侧坐在步辇上的是唐太宗。左侧站立3人,中间戴毡帽、穿锦袍的是吐蕃使者大相禄东赞。另外两人都是唐朝官吏。画中男子除吐蕃使者外,都着头,连皇帝也不例外。按照规,皇帝接见宾客,应穿繁重的礼服,而本图所绘通穿常服,这既表现了汉藏两族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幞头袍衫在当时流行的程度。
- 《步辇niǎn图》传为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之一,描绘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 现存画作为设色绢本,高38.5公分,宽129公分,被认为是宋朝摹本,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
- 1972年,《步辇图》在故宫博物院“修复计划”中被改动,故宫博物院的11位专家为这一行为签字作保[2]。但此次改动,引起争议[3]。
(三)缺骻袍
缺骻袍是隋唐时代最为典型的胡服,属于圆领袍衫的一种。
所谓“缺”是指袍衫两侧开衩,早期开衩较低,以后开衩越来越高,在骑马时可将袍衫的一角提起扎系在腰间,开衩是为了行动方便。这种两侧开衩的袍最早来自军人的袍衫,后演变为差吏和一般劳作者的服饰。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开髈者,名缺髈衫,庶人服之。”缺袍的颜色在使用上也有严格的规定。黄、黑、绛、绯、紫、绿、青、白8种颜色代表不同人群所穿用。
- 《挟弹游骑图》轴,元,赵雍作,纸本,设色,纵109厘米,横46.3厘米。画中一乌帽朱衣人,乘黑花马于平坡上缓缓而行,手执弹弓,悠然仰望,似在搜寻猎物,眉目生动传神。图上人马先以淡墨勾线,后施色彩,晕染匀净。树木则用双勾填色,工整精细。全图画风古朴雅致,有唐人笔意。自识“至正七年四月望仲穆画”,钤“仲穆”、“ 天水图书”二印。元至正七年为1347年。画幅上有元人迺题诗行。古今以游骑射猎为题材的图画不可胜数,但大多是对射猎场面的描绘,如此图般绘写游猎之人闲适地搜寻猎物的作品则寥若晨星,别具巧思,耐人寻味。赵雍独具一格、匠心独运的绘画风格于此可见一斑。
(四)男子配饰
男子流行服装外束腰带。盛唐时期从皇室宫廷到达官显贵均以佩用玉带为荣。
唐朝规定了“大带制度”,要求文武官穿袍服时必佩蹀躞带。
“蹀躞”本意是小步疾走的意思。蹀躞带上有带钩,上面有佩刀、砺石、火石袋等组件,原来是北方胡人的腰带,在魏晋时传入中原。
从唐朝起以带的质料、形状、饰品数量、纹饰等辨别等级。
《新唐书·车服》:
“一品二品锜以金;
六品以以犀;
九以上以银。”
以后又规定一至三品用金玉带,镑13枚;
四品用金带,镑11枚;
五品用金带,10枚;
六至七品用银带,9枚;
八至九品用输石带,镑8枚;
流外官及庶民用铜铁带,不得超过7枚。
镑,是附于腰带上的装饰品,用金、银、铁、犀角等制成,其造型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及鸡心形等。
- 蹀躞带上的配饰
(五)鞋履
隋唐五代时期,男子多穿乌皮靴,而居家时穿丝履。乌皮六合靴是隋唐时期的官靴。
六合靴是隋唐时代最有特点的一种官靴,即用六块皮革缝而制成的,有高靿短靿两种。
六合”寓、西、南、北及天、地六合之意,而且为了增加庄重感,还将履头高高翘起。六合靴也更适合人的脚型,穿着舒适方便。
隋唐以前,官员穿靴不准入朝,隋唐时期穿靴成为礼服的一部分,并定为朝服使用。乌皮靴原为胡人的戎装,到隋唐时已不限,文武官员都可穿用,并准许入朝穿用。
- 六合靴
(2)男子普遍穿丝履,履是单底鞋的统称锦、麻、丝、绫等布帛制成,也有用蒲草类编成的育履。
草履的编织技术已很精湛。的高翘头部通常有平头、圆头和歧头。歧头的鞋头造型为两个尖角,类似分梢,又称“歧头鞋”。
隋唐时期间男子汉服
(一)胡袍
隋唐时期平民男子除了穿襦裤、衣裙外还流行穿胡袍,即缺髈袍。圆领口或翻折领,袍长至膝部。汉族人穿胡袍时,把胡人的左衽大襟改为右衽式。头戴毛毡帽或皮帽、身穿胡服、脚上穿靴的男
(二)半臂衫犊鼻辉
半臂衫,即一种半袖衫,是从短襦演变而来的。其款式为:直领、对襟、短袖,衣长至臀。半臂衫不分男女、官宦、尊卑,一律通用。
犊鼻辉是男子夏天喜欢穿的合裆短裤。秦汉时期就已出现,到了隋唐依然流行。
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第336号墓出土的唐代居民杂技表演的泥俑身穿半袖与合裆裤子(穷裤),而竿上杂技童子上身裸露,下身只穿犊鼻辉(三角裤),露出圆滚的双腿和臀部,左手掌心撑持倒立于竿顶,头仰起、右手伸出,以保持身体的稳定。童子穿的短裤与现在流行的三角裤比较相似。
《中华古今注》:“士庶服章有所未通者,臣请中单上加半臂以为得礼,其武官等诸服长衫,亦谓之判馀,以别文武。”可见,半臂衫在唐代被广泛使用。
(三)其他服装
隋唐时期文人雅士、绅士或老者,仍以大袖宽衣、长裙为常服,下穿宽口裤,足着软靴,头戴软脚幞头。而普通劳者、奴仆最典的是穿缺圆袍衫和裤褶套,服装材料用麻、毛织成的“粗褐”,颜色多为白色。缺髈袍衫两腋开衩而便于劳动。此外,百姓男子服装中还有袄裙、弁服等。
隋唐时期武士军服
唐朝的国防体系十分完备,先实行府兵制,后实行募兵制,武将始终备受重视。
戎装武将形象在唐皇室阅兵、讲武、礼乐、典礼等仪式中多有记载。
初唐的铠甲和戎服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
贞观以后军服进行了一系列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朝风格的军戎服饰。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铠甲的形式更趋向华丽、轻便而实用,整体笨重的甲衣分成局部的软甲,系结套在各关节部位,使穿者能灵活行动一般由肩铠、胸铠、背铠、腰铠、膝铠及“掩心”(护心镜)等组成。
军服大部分由铁甲和皮制成,也有绢布类的铠甲装。布铠甲装结构轻、外形美观,缺少防御功能,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
唐朝军服已经形成了系统化,据《唐六典》记载,铠甲军装有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13种。其中,以“明光甲”最为著名。
明光甲,在胸背甲上各有一个护心、胸、背的椭圆形金属板。这种圆护大多以铜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得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明光甲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明光甲的款式较多、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还有些护肩是多层的,比较烦琐。铠甲大多长至臀,腰间用皮带系束。
唐朝铠甲总的特点是:左右对称、装饰精致、工艺繁缛,是我国古代军装的典型造型
感谢分享
涂鸦[3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