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什么是汉服

汉服(han fu),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代表,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中国,汉服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已构建出一套自成体系的服饰文化。其显著特征包括交领设计、右衽裁剪以及以绳带代替扣子进行系结,给人带来洒脱而飘逸的视觉体验。在分类上,汉服主要可分为正式的礼服和日常的常服两大类,分别适应不同社交场合与生活需求。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汉服的定义

汉服是指中国汉族传统的民族服装,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审美。汉服的特点包括交领、右衽、宽大的袖子和长裙,通常用绳带(带子)来系结,而不是使用扣子。汉服的种类繁多,包括婚礼、节日、礼仪等不同场合的服装,每种服装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象征意义。汉服的复兴和流行,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将“汉服”定义为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它是指中国汉族在上古至明末期间所穿的服装。这些服饰以其特有的风格和制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和社会制度。汉服的款式、颜色、材料和装饰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地位、职业和婚姻状态等。汉服的分丰富,包括上衣、下裳、鞋袜、发式、化妆、饰物等,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习俗。

文献记载

在中国古籍中,“汉服”一词通常用来区分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例如,在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遣策”竹简中,提到了“美人四人,二人楚服,二人汉服”,这里用“汉服”来指代汉族的服装,与之相对的“楚服”则指代楚族的服饰。蔡邕在《独断》一书中提到:“通天冠: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礼无文”,说明汉服是受到秦礼影响的天子常服。

《新唐书》中记载了吐蕃和南诏军穿着“汉服”(唐人服装)冒充唐军进行破坏和抢掠的情况:“结赞以羌、浑众屯潘口,傍青石岭,三分其兵趋陇、汧阳间,连营数十里,中军距凤翔一舍,诡汉服,号邢君牙兵,入吴山、宝鸡,焚聚落,略畜牧、丁壮,杀老孺,断手剔,乃去。”这段历史事件表明,当时的吐蕃和南诏军队利用穿着汉服的策略,以此来混淆视听,进行军事行动。

南蛮列传中记载:“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唐代敦煌被吐蕃占领,当地唐人被迫跟从吐蕃人的习俗,只有祭祖时才忍悲含恨穿上唐人衣服:“遗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分记”[7][8]。

北宋官修军事著作《武经总要》描述契丹入侵河北,德清军失守,俘虏人民在当地置城居住,多穿“汉服”[9]。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当时幽州人与外国人混居的现象,除契丹、渤海妇女穿“胡服”外,其余皆穿“汉服”[10]。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则有纪载辽国的朝廷里“其衣服之制,国母与蕃官国服,国主与汉官即汉服”[11]。

元修《辽史》中记载,辽朝皇帝服饰及汉式官服为“汉服”,并称之为“晋之制”(晋指沙陀人所建权)[12]。

《辽史·仪卫志二》以及《清稗类钞·服饰》亦记载:“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常服仍遵会同之制。”;“高宗在宫,尝屡衣汉服,欲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亲近曰:‘朕似汉人否?’一老臣独对曰:‘皇上于汉诚似矣,而于满则非也。’乃止”。

宋代《契丹官仪》记述宋朝庆历年间余靖出使辽国的见闻,当时领燕中职事者称为“汉官”,不论是胡人还是汉人皆穿汉服。[13]

《明实录》记述蒙古鞑靼士兵诈穿明人服饰骗开城门后突入进行劫掠:“虏数千骑突入延绥黄甫川关城,焚劫城内外凡四日,攻堡不克而去。虏之初至也,以数骑汉服扣关,诈称为大同镇奉公役至者,阍人启扉,千众奄至,把总高尚钧中流矢死。”[14]。

明朝成书《物·衣饰》记载:“至于蝉冠朱衣,方心曲领,玉佩朱履之为‘汉服’也。襆头大袍之为‘隋服’也”,文中的“汉服”则属于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汉代服装的概念[3]。

清初刘城于《峄桐文集》记述1645年抗清吴应箕被捕后坚持不脱去“汉服”巾帻,不屈而死[15]。

清人倪在田的《续明纪事本末》记载1649年金声桓反正后遭清军攻击,全家着“汉服”自焚[16]。

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记述乾隆帝在深宫穿“冕旒袍服”[17]。

《清世祖实录》:“陕西河西道孔闻謤奏言: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有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尽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统惟圣裁。得上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著革职,永不叙用。”

乾隆曾表示反对改穿前朝服饰,认为会导致“武备浸弛”:“及继世之孙,不数年而遂易汉服,又不数十年而遂以屋社。吁,可不畏哉,可不怀哉!”[18][19]。史载,所谓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清朝统治者以此为鉴,谕旨对“服汉衣冠”、“效他国衣冠”、束发以及裹足者治重罪[20]。

朝鲜《仁祖大王实录》记载朝鲜君臣对话,朝鲜史载明朝平辽将军总兵官毛文龙令投降的后金人换穿“汉服”[21]。祖大寿兵败,张春坚与朱之蕃之弟被俘,坚决不剃发,着“汉服”居长兴寺[22]。

清末民初,对“汉服”一词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清朝《成都通览》记载:“罗、郭二姓,原籍云南,均汉服顶戴,满口京腔,亦少蛮气,皆行汉官礼节……土千总二,皆汉服。”[23]。《黔南职方纪略》及黔南识略》记载清廷在苗人地区实行文治化政,建学校鼓苗民学习汉文化、改“汉装”:“内辖既久,蛮俗渐更。今男子多有汉装者”;“薙发而易汉服者已过半”;“扬华风,编姓氏,妇女有改汉装者,多与军联姻”[24][25][26][27][28]。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政府强迫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改用“汉服”:“苗、瑶、侗之衣裙应一律改用汉服……”;“男子衣裤用棉布系以腰带,有钮扣与汉服略同者,称之为汉苗”[29][30][3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日报》在1954年报道败退到台湾的民国政府对当地“土著”实行同化政策,导致“不少高山族妇女被迫改穿汉服”[32],1993年,《人民日报》报道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建城1000周年之际,中国北京市代表团给布鲁塞尔标志性塑像“撒尿顽童”送上一套“汉服”(对襟衣)

学者见解汉服

关于“汉服”的定义,存多种观和解释湖北理学院术学院教师王芙蓉提到,有一种观点认为“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汉服”指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体的服装,或者是特指汉代的服饰和辽代服制中的汉族服饰。王芙蓉个人认同前者的定义。

日本爱知大学教授周星则认为,“汉服”这个概念在古代并不常用,而是现代由汉服运动参与者所创造和想象的一种传统服饰词汇。

2003年,中国大陆的汉民族主义者创立了推广“传统汉族服饰”和“汉文化至上主义的汉网,这个网站宣传汉文化的优越性,并推动了起源于广东的汉服运动。汉网宣传认为汉人的民族服装有一套完整的传统,汉服是以华夏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别于其他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以及从黄帝到末清初汉传统服饰然而,周等人认,“汉服”和“汉服运动”中的“汉服”含义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指代汉族的服装,但并不存在所谓纯粹的“汉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张跣认为,现代汉服运动倡导者所宣传的汉服概念并不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汉语中。他认为汉服运动倡导者为宣扬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总结了明代以前汉族服饰传统而形成的一个假定了“汉服”在发展过程中的“血统”的纯正性的“类概念”。他还提到,有学生在网上发布了一些“既非官方又非学术汉服标准”,这被认为是“汉服”实体化的一个起点

汉服部分特点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代表,展现了汉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审美韵味。其显著特点包括交领右衽的设计、大的袖子和下摆、以及使用系带隐扣的穿着方式,营造洒脱飘逸的觉效果。

在形制上,汉服主要分为上衣下裳、深衣和襦裙等类型。上衣下裳是古代汉族最基础的服装形式,上衣通常指上半身的衣衫,而下裳则指下半身的裙子或裤子。深衣则是将上衣和下裳连接在一起的设计,流行于汉代至唐代。襦裙则是短上衣搭配裙子的样式,流行于唐代至明代。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陈叔宝-阎立本绘

汉服的头饰同样多样,如冠、巾、帽等,不同的款式和佩戴方式适用于男女在不同场合的穿着。此外,汉服的配也十分讲究,例如腰带、玉佩、手钏等,这些配饰不仅具有文意义,也体现审美价值。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不仅仅是服饰的一种,它更是汉族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近年来,随着汉服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汉服,并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汉服,以此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传承的决心。

交领右衽

交领右衽的服装,即衣襟向右掩,形成“y”字形的样式,不仅是汉族服饰的显著特点,更是汉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古代,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区别不仅在语言、习俗上,而且在服饰上也有所体现。例如,《论语》中提到的“被发左衽”,指的是被征服或同化的汉族人可能会采用其他民族的服装,这被视为一种文化上的退化和身份的丧失。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明朝初期官方宣布圆领袍为“正统衣”,而交衣服如窄袖衣袴褶、辫线腰褶以及两截胡服(上衣下裳)等被认为是“胡服”,需要革除。这一举措体现了当时政府对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外来文化影响的排斥。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交领右衽的服装依然在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服饰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随着汉服文化的复兴,交领右衽的服装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宽衣博袖

宽衣博袖型的汉服,其设计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采用平面剪裁技术,使得衣物的各个部分独立剪裁后再进行缝合。这种剪裁方式与现代立体剪裁的服装设计有所同,它使得汉服在用料上更加充足,从而形成了宽松而飘逸的视觉效果。

在古代,尤其是贵族、官员、士人等上层社会的人士,他们的服饰往往具有非常宽大的袖子,袖径宽广,长度也极长。即使穿衣者的双手自然下垂,袖子也不会露出,甚至可以覆盖住一部分手臂。这样的设计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穿着者在行动时能更加自如,避免袖子过短带来的不便。

在礼服的设计中,袖子的长度可以达到整个手臂长度的一倍半,要求能够“回肘”,即袖子足够长,使得手臂弯曲时袖子能够覆盖住肘部,最长的袖子甚至可以达到四尺。这种长袖的设计反映了汉族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其中圆袂收祛的袖型代表了“天圆”。

相对而言,日常便服和军事服装的袖子则相对较窄,更注重实用性和活动方便性。

宽大的袖子还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比如在炎的夏季,宽大袖子可以帮助透气、散热,使得穿着者在保持优雅形象的同时也能感舒适。

隐扣系带

早期中国古代服装主要是以腰带束缚,这种腰带不仅起到固定衣服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在古代,腰带的选择和佩戴方式往往与穿戴者的身份、地位和权力相关,不同的腰带材质和款式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

尽管纽扣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被发明和使用,但直到明代之前,纽扣并没有大量使用,而且通常不用于显眼的位置。纽扣在当时的服装中更多的是作为装饰性元素,而不是作为主要的闭合方式。

到了明代中后期,纽扣的使用开始变得更加普遍,尤其是在显眼的部位。这种变化可能与社会风气、审美观念的变化有关,也可能与服装设计的改进有关。

至于清代服饰,其特点之一是大量使用布制盘扣,这些盘扣通常很长,非常显眼,被广泛用于礼服、官服、常服等各类服装。清代服饰的这种设计特点反映了满族文化的响,以及满汉文化合的趋势。

汉服剪裁结构

古代服饰的10个部分包括:领(领口的设计)、襟(前襟的设计)、裾(衣服下摆的设计)、袂(袖子外侧的设计)、袪(袖子内侧的设计)、袖(袖子的整体设计)、衿(衣领与衣襟的连接部分)、衽(衣襟内侧的设计)、带(用于固定或装饰的带子)、系(用于系紧或装饰的绳子或带子)。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古代服装通常分为三层:小衣(贴身内衣)、中衣(中间层衣物)、大衣(外层衣物)。小衣包括抹胸、裈等,中衣包括上衣下裤、中单、曲领等,大衣包括深衣、圆领袍、衣裳、袴褶、裙襦等。此外,还有外套如半臂、褙子、大衫等。配件如袜、帔革带、玉带、銙等也古代服装的重要组成分。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古代布帛是古代人民向国家上交的税收之一,布的幅宽通常是二尺二寸(约50厘米)。传统的汉服通常使用这种幅宽的手工布料来缝制。制作汉服时,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料,对折后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这个中缝被称为裻。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在左右两襟上缝上衽,则为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要中(衣摆刚好覆盖腰部)、膝上(衣摆覆盖膝盖)、脚背上(衣摆覆盖脚背)等。

汉服款式类型

在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中,服饰的款式和制体现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您所述,服饰主要分为礼服、吉服、常服、便服等每一种服装都承载着不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寓意

礼服,称正式服装,主要在举行盛大仪式、典礼等正式场合穿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冕服,为古代帝王及官员在朝会、祭祀等场合所穿。其特点为上衣下裳式,上衣圆领对襟,裳为梯形裁剪,男女样式略有不同。

吉服是为庆祝节日或婚礼等吉祥场合所穿的服装,通常色彩鲜艳,图案吉祥。

常服是日常生活中的穿着,男子多穿袍衫,女子则穿襦裙。

便服则更为随意,常在非正式场合穿着。

襦裙

襦裙作为女子常服的主要形式,其历史悠久,样式多变。襦为短上衣,裙则为下身的裙子。襦裙的款式和颜色往往随着朝代和流行趋势的变化而变化,但总体形制保持了一的稳定性。

古代服饰的这些款式和变化,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也反映了出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变迁。研究古代服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深衣

深衣,这一古代服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在儒家学者眼中,深衣不仅是服饰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儒者的道德修养和学识风范。

从《礼记正义·深衣》的记载中,我们得以窥见深衣的最初面貌。深衣的特点在于其款式宽松,长及地面,袖口宽敞,衣襟交叠,象征儒家的中和之美。深衣的穿着方式也颇有讲究,需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体现了儒家文化对行举止的精致要求。

进入宋代以后,深衣逐渐成为儒者身份和学识的一种标志。宋代儒者重视礼仪,深衣在他们的常穿着中占据重要地位。随时间的推移,深衣的款式材质也在不断变化,其象征的儒文化内涵始终未变。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到了元明清时期,深衣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但其作为儒者身份标志的地位依然稳固。这一时期的深衣,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如立领、对襟等设计的出现,更在材质和装饰上追求豪华与精致,显示出儒者地位的提升和社会的繁荣。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对于宋元服的变迁有着详细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脉络。深衣在这一过程中的演变,正是儒家文化与中国服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生动例证。

总的来说,深衣作为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分,其历史变不仅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进步。深衣的故事,是中国服饰文化史上一段精彩的篇章。

外套类

外套类服饰如褙子半臂披风鹤氅衣等,不仅在形制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文化和意义上也有着自己的地位。褙子的演变和流行,以及披风的出现,都是服饰文化发展中值得注意的点。这些服饰的形制和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礼仪制度和文化理念。

褙子

在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中,外套的种类丰富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风格。褙子,作为一种由半臂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其设计洁而典雅。褙子的历史可追至唐朝,至宋朝时期更是行一时。《演繁·背子·中禅》中提及褙子:“状如单襦袷袄,特其裾加长,直垂至足焉耳。”这样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褙子最初的形态。

褙子,其名称本身便蕴含着历史的沉淀。程大昌在《演繁露》中提到,褙子实际上是从古时的中禅演变而来的。中单的制式,类似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背心,而褙子则是在此基础上延长了裙摆,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衣着方式。在宋朝,褙子成为了宫廷女性的常服之一,尤其是宋明皇后,常以红罗背子作为正式场合的着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褙子逐渐演变成了披风。这种变化在明代可见,披风继承了褙子的宽松剪和舒适穿着感,同时又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披风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古代外套的种类,也为后来的服饰设计提供了灵感和基础。

在古代服饰的变迁中,褙子披风都是极为重要的存在。从宋时期宫廷的高雅装束,到代的日常生活穿着它们见证了服饰文化的演变,也体现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变迁。

汉服服制

中国的礼服、祭服无论颜色、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身份的规定亦有不同。公服、官服、命妇服饰也有一定规格。常服、吉服一般无严格规定。虽然如此,常服服制有时也表现出等级差异,例 如贵族常衣大袖长裾的大掖衣,士庶则着短衣小袖的襦绔。明代甚至规定“庶民衣长去地五寸。袖长过手六寸。袖桩广一尺。袖口五寸。军人衣长去地七寸。袖长过手五寸。袖桩广不过一尺。窄不过七寸。”[59]然而部分朝代也常出现服饰僭越亦称摄盛。

皇室与贵族服饰

古代天子及男性近支皇族的大礼服冕服,配冕冠,先秦贵族礼服为端,用作祭服、朝服、冠礼及婚服。祭服又有素端,这几种服都是交领、右衽的上下裳制、大袖。唐代之后不再以玄端为祭服,另设祭服。皮弁服也是皇室男性礼服的一种。皇后、太子妃大礼服为翟衣,属上下通裁的大袖袍服。明代时鞠衣、大衫为其他女性皇族的礼服,穿着时配凤冠霞帔;鞠衣为上下分裁的深衣制圆领袍。

皇帝及近支宗室常服为衮龙袍,皇帝的衮龙袍常用黄色,故又称黄袍。衮龙袍最常见为圆领,上面缀有龙纹,但亦有些是交领。

官员命妇服饰

官员服饰称为官服,上朝所穿的为朝服,宋代官员朝服配方心曲领,依等级戴进贤冠、貂蝉冠或解豸冠。明朝服为青色衣缘的赤罗衣、赤罗裳,头戴梁冠。明代官员祭服为青罗衣、赤罗裳配方心曲领。官方祭祀时官员会穿祭服,宋明祭服会配方心曲。

公服为官员之制服,唐至明时服皆为圆领袍,唐宋公服按照等级次用紫、朱、绿、青色,戴展脚头[60]。明代公服按等级次用绯、青、绿色,只在朔望日朝参穿着,其他日子则穿官常服。明代官常服缀有补子,又称补服,颜色不拘,有圆领、交领两种款式。命妇礼服为大衫霞帔,配翟冠。常礼服为缀有补子的圆领袍或袄裙。有功之大臣、命妇可获皇帝赐蟒服。

士庶服饰

士庶男子常礼服先秦至汉代的直裾袍、曲裾袍为士庶礼服,男女皆可服。后世士庶男子常礼服及吉服多为袍服,女子常礼服及吉服多为衫裙。裋褐则是便服,男女通用,为上衣下裤,在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穿着。窄袖衫裙亦是女子便服。

儿童服饰

戴箍子、穿圆领衫(左)和穿披风(右)的明代小孩汉族儿童衣服形制一般与成年人差异不大,最常见是上衣下裤类,除了一般的裋褐外还有单穿半臂和裈者,较少见袍服类。唐宋时女孩也会穿襦裙,明代则有穿袄裙。一些幼童也会只穿内衣如肚兜、连腿裹肚衣、抹胸、裲裆等。婴儿常穿开裆裤、戴围嘴(又称涎水兜、涎兜),围嘴常裁成花瓣状或梅花状,也有其他形妆,常会绣上吉祥图案。稍大能控制大小便的幼儿则改穿合裆裤。至清代虽推行剃发易服,但由于“老从少不从”,年幼穿明代服饰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交领右衽系带的设计不易弄伤婴儿和幼童的幼嫩肌肤,同时也有教孩子不忘明朝、祖宗衣裳的意义,今人多称“和尚衣”[61][62]。

儿童的首服与成年人有差异,婴儿和童常戴虎头帽,因有老虎有威镇邪气和鬼怪的力量,能保护小孩和给小孩带来力量的说法。除帽子外,还有箍子(又称抹额、额箍、额子、圈帽等),常有老虎、花朵等图案,也有素面的。还有风帽,是一种后面延长的帽子,可以挡风。也有些首服和成人的相同,例如幅巾。鞋履除了一般的鞋子外,婴儿和幼童还会穿兽鞋如虎头鞋、猪头鞋等。

婚礼服饰

中国婚礼并无专属的服饰,通常吉服服制便是婚礼所用的服饰制度。 先秦士的婚礼称为士昏礼,新郎亲迎时穿着大夫等级的爵弁纁裳缁袘,即玄色上衣、纁色缀有黑边的帷裳,“袘”即缀边。新娘则穿纯衣纁袡,即纁色衣缘的黑色深衣,“袡”即衣缘。其余程序则依照士的服制。也就是卿大夫的妻子穿白色的展衣,士庶人的妻子以黑色的褖衣为礼服[63]。《礼记正义· 曾子问》:“嫁服者,士妻褖衣,大夫妻展衣,卿妻则鞠衣。故《士昏礼》云:“女次纯衣袡。”(纯衣即褖衣也。)因此,按照周礼,士庶的新娘穿黑色褖衣,大夫的新娘穿白色展衣,天子正妻受册穿祎衣。

唐宋制度,郎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大红圆领袍)婚。新娘视新郎等级穿着,初唐新娘穿花钗礼衣,为深衣制礼服;后来花钗礼衣之制渐式微,新娘改穿大袖襦裙出嫁,多为绿色。士庶绿衣新娘与穿红圆领公服的新郎配在一起,是为“红男绿女”。宋初承唐制,后来新娘改为穿凤冠霞帔出嫁,此制延续至明代。明代官员婚礼,新郎按照官品穿官常服,新娘视其夫等级穿命妇常礼服。士庶婚礼可假九品官服、九品孺人常服,但时有僭越;亦有不穿官服以士庶常礼服(男穿袍服、女穿袄)为婚服者。

丧礼服饰

中国丧服主要依据五服制定,五服是指一定范围内亲属逝世时以居丧期限长短和丧服的粗细定下的规则,当中的服装是在丧礼中穿。五服中最重的丧服是斩衰,是用最的生麻布做的丧服。斩衰衣旁和下边缝边。其次是齐衰,用熟麻布做的因为缝边整齐,所以叫做齐。再次之是大功,亦称“大红”,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些。小功又次于大功,亦称“小红”,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细。五服中最轻的是缌麻,比小功服更精细。明代皇帝、皇后鴐崩,官员所服之斩衰服是把乌纱帽去双翅、以白布包裹,穿素色圆领袍、配腰绖(麻绳)、麻鞋;除服后换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百日后穿回平日的衣服。命妇则穿麻布圆领、麻布裙、麻鞋,头盖麻布盖头,二十七日除服。

五服制度较为复杂,历代多有简化,称为孝服(又称孝衣)。除服后,居丧期间会穿着普通的服装,但会选一些颜色较素淡的,女子也少用华丽的首饰,明代时女子会由平日黑色或金丝狄髻改戴白色孝髻。

奴仆在主丧礼期间会穿白布衣、戴白帽。

汉服领形

上衣的领子可分为直领、圆领、方领、竖领,再搭配大襟或对襟而有不同风貌, 大襟即两襟相交。 直领穿着时若有明显交叠又可称交领,例如配上大襟时。 以封闭曲线包围颈根附近则称圆领,又称盘领。 竖领又称立领,是以直领为基础,前端上提包住脖子演变而成。 领形是汉服的主要特征,“领”也是汉服上衣的计量单位。

汉服布料和染印

中国古代传统用布分为:金缕、锦、罗、绫、绢、䌷、纻丝、缣、绮、纚、纱、帛、布、棉、麻等等。[64]织金、锦、罗、绫是昂贵的织物,绫罗锦绣自古就是富人的象征。秦汉时期,除齐纨、鲁缟享有盛名外,[65]尚有吴绫、越罗、楚绢、蜀锦等名品。汤式《一枝花·赠美人曰:“价重如齐纨鲁缟,名高似蜀锦吴绫”最古老最廉价的材料是麻葛。[66][67]

周礼就规定有典丝、染人从事印染。传统染色的材料都是植物。[68]包括:红花、乌梅、芦木、苏木、黄蘖、青矾、苋蓝、槐花、棓子、杨梅皮、蓝牙叶、莲子壳、绿豆粉等等。[69]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华夏阴阳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说,青所以象东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黄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还有对应的间色:-黄赤色、紫-青赤色、红-赤白色、绿-青黄色、缥青白色。间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绯、绿、青。 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大赤、缇-丹黄、朱-深。

色彩 染料 色图
蓝草
红花
绿 槐花
金黄色 芦木
鹅黄色 黄蘖
紫色 苏木、青矾

最廉价普遍的是蓝草制靛的蓝印花布,[70]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古时称为药斑布。[71]汉族的染印工艺称作三缬,即蜡缬、夹缬、绞缬。缬是指系缯帛而后染之,使系处形成一定的花纹,起源自秦汉时代。[72][73]明代的织锦与刺绣兴起以后,夹缬逐渐衰落,并被碱印、拓印,刮浆防染法取代。

汉服的织绣工艺通过苏绣、湘绣、蜀绣、汉绣、粤绣以及蜀锦、云锦、宋锦流传至今。缂丝是技艺最高的织花艺术品。唐代,始有用丝织制缂丝,以生丝为经,以染织熟丝为纬,有的加饰金线或孔雀羽,工艺复杂细致,用色最多达 70 多种。

配饰

首服

冠帽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包括冕冠、爵弁(雀弁)、皮弁、韦弁、弁、武弁、通天冠、长冠、幅巾、乌帽等等。帝、公侯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的礼冠叫做冕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珫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充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梁冠,是历代文官冠饰,源于战国时代的进贤冠。笼冠就是“武冠”或“惠文冠”,是历代武官的冠饰。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吉安路吉水州(今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儿童帽饰则有虎头帽、花帽等。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上佩带珠花、步摇、翠翘、冠梳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包头巾的。头插梳篦自汉代即有记载。[74]南朝妇女就爱在髻上插饰梳栉。[75]唐朝妇女流行广插钗梳。[76]汉族妇女还有戴绢花的习俗,所谓“宝髻簪花花”。[77]王母娘娘见汉武帝髻上大花。[78]明朝孔府在大庄设佃户花庄,一年四季供孔府摆设和夫人、小姐插戴,演习宫女冠戴装束绢花。明代中期开始又流抹额,遮盖额头。

中国传统汉服鞋的历史-鞋子的演变

足衣

汉服的足衣分为:袜、舄、履、屦、屐、靴、鞋。古书记载传说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伊尹以草为履,以帛为屦。[79],但中国境内出土的最古老木屐是宁波市慈城镇内的慈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夹脚式木屐,为良渚文化产物。周人以麻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齿者,又称木屐。江南以桐木为底,用蒲为鞋,麻穿其鼻。草屦是黄帝之臣所做,即草鞋。[80]靴来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女性的鞋履常有绣花,称为绣花鞋。婴儿和幼童多穿虎头鞋、猪头鞋等。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一文读懂汉服演变史

南宋绣花鞋

历史

几千年来华夏王朝对周礼服制坚持代代相传、世世相袭,在儒教礼典的永恒中也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则不尽相同,各朝代往往对各个等级允许的颜色、式样有细致规定,朝代征较明显

先秦时期

上古

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黄帝造屋宇,制衣服”[82]。王逸《机赋说》认为,上古人拿兽皮当衣服,伏羲、炎帝以来,已经出现真正的衣裳,到黄帝时期,则出现了冕等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83]。

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同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84]。

夏商周时期

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则缟衣裳,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85]素裳。

商代的服装形制主要有连身长袍,为女子或奴隶所穿着,另一形式则是上衣下裳,上衣有偏衽或对襟等不同形式,领口为宽边,袖子以窄袖为主;下裳是长裙或者是开裆裤。在腰间以宽带束腰,并腹前垂挂蔽膝(鞸)。商代贵族平时穿着色彩华美的丝绸衣物和外罩丝织锦衣(裼),衣上有织绣和染绘等纹饰,袖口和领缘亦用花边装饰,并配挂玉饰。此外,贵族们开始重视头戴冠帽,为贵族服饰的重要标志,进而出现礼冠制度;头衣分别有冠、冕、帽、笄等形式。不同于贵族的穿着,平民百姓或奴隶穿着粗麻布衣,不戴冠帽。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这时的衣服一般在以腰带固定,腰带以带钩系结,有的在带上还挂玉制的饰物。

这一时期出现了深衣与袍服,袍大致分为曲裾袍、襜褕两种。还出现了襦裙。

秦汉时期

秦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袍按裁剪方式致分为绕襟袍(曲裾袍)、襜褕直裾两种,都是男女均可穿着。武士则着短衣小袖大绔。[86]

秦汉时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穿上后下䙓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现代称“三重衣”。

由于袍服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贵族男子及其侍从服饰
主条目:魏晋南北朝服饰
据古代学者的描述,汉人服饰在晋朝已经深受外族影响而“全用胡服”,并且“遂相承袭”:“中国(中原)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属。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中原)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

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对外来的衣冠服饰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各种外来的服饰影响和改变了唐人的服饰文化[90]。

唐男子的常服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在北朝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

“襆头”的前身是东汉以来的幅巾,即方头巾,由于是经鲜卑帽改进而成,属于“胡服”的一种。在北周武帝的时代,幅巾被加以改造,在巾的四角缝缀上系带,同时发明了一种结系方式,将一对巾带结在脑后,另一对巾带反系向前,于头顶的髻前绾结,因此也叫“折上巾”。发明襆头的目的,是“便武事者也”,用轻质的绢罗将头发束紧,头顶上轻便利落,自然无碍驰射。大致在隋唐之间,为了追求造型的美观,襆头之内被加上硬质衬冠。自唐至宋,巾角也转换成花样翻新的帽翅,同时改用硬挺的漆纱当做面料,最终形成“乌纱帽”[89]。

五代时期服饰基本沿袭了唐朝服饰。

宋朝

宋朝汉人男子野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领这两种服饰式样。宋朝汉族女服以衫裙为,基本式样有两种:交领和对襟衫裙,女装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出现褙子。

深衣是一种记载于中国先秦时期、于汉代失传后被宋朝学者朱熹重新设计或复原的中国古代服饰,深衣在《礼记》等中国文献当中作为一种简便的礼服而被记录,到了汉代以降,深衣作为一种传说被人时时想起,并没有受到太大关注,了北宋中期,一些学者如朱熹和司马光根据古籍记载自制深衣,并且作为常服穿着。某天司马光对学者邵雍说:“先生可衣此乎”,邵雍回答:“某为今人,当服今世之服。”司马光认为其言合理。宋代以后的中国,深衣在特别的场合以外并不被使用,明代者丘濬说:“按马(端临)氏此言(指马端临在《文通考》的考究),则深衣次在宋服之者,固已鲜矣。况又数百年后哉!”表示明代士人通常不穿深衣。1644年,明代学者朱舜水在日本被问及深衣是如何制作时,他回答他从未亲眼见过深衣[56]。

宋元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提到,夏商周三代可考的服制中虽然有所变化,但是除了冕服之外,只有玄端(端衣)和深衣两者最广为流传。玄端是自天子至士人均可穿着的,而深衣则是自天子至平民百姓均可穿着的。也是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时所穿衣服[91]。深衣裁制时加长了衣襟,穿着符合礼法,因此不论贵贱,不论身份地位均可以穿着,而没有等级之分。[92]然而随着衣裳形式的失传,到了后代却被视为怪异,穿着者往往被认为是腐儒,即使是北宋理学家绍雍也对该服饰有所保留,司马光、吕希哲和朱熹等则只在私底下穿着。

元朝

元朝时期汉人服饰也受到了外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例如明代流行的曳撒就是继承于元代的腰线袄。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以圆领袍服等唐宋服饰为“正统衣冠”,又连续颁布多项旨令,从面料、样式、尺寸、颜色等方面确立了明代服饰制度,其中心内容是贵贱有别、服饰有等,不同阶级不同等次的人,都只能享用本等级的服饰,不能混同,更不能僭越。随后,朱璋又屡次申述服饰禁例,有犯者,立刻严厉制裁。史载当时有百姓不许穿靴之禁,有三十八位南京人即因违禁而被充军。

明代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袄裙或衫裙为主,型制不变,单层为衫,双层为袄。与前代衫裙的主要差异在于上衣并不束在裙子内。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95]。代开始于显眼处使用纽扣,在部分常服及军服中使用较多,礼服、官服则仍然沿用交领及盘领款式,不在显眼处用扣子。

在经过了金元时代大规模北方民族内迁洗礼之后,明代的服饰状况已与唐宋有很大不同。虽然明政府多次重申胡服禁令,但蒙元服饰的影响在整个明代一直存在,并且于方地区显得更加强烈,晚明文学家王同轨记载:“然常见河以北帽犹深檐, 服犹腰褶, 妇女衣窄袖短衫……习久而难变,甘陋而相忘耳”。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从明代前中期开始,流行于元朝的曳撒就成为了明朝社会上层的“燕闲之服”。从皇帝到太子、内臣以及百官都穿着此服。史载明宪宗于后苑游赏时身穿“大红织金龙纱曳撒”, 而明孝宗更是“早则翼善冠、衮绣圆领,食后则服撒、玉钩绦”,可见其燕居时穿曳撒的时间更多。

清朝

1644年兵入关,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为了易于辨识顺逆,故强迫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剃发易服[97],导致明代官服等服饰在清朝社会中逐渐消失,然而清朝时期儿童、僧侣、道士以及女性仍可穿著明代服饰。由于剃发易服令难以实行,故在清朝期间亦有广大百姓的服饰依然为明制的情况,康熙年间的江南亦有很多平民依然穿着明朝的服饰,甚至于辛亥革命年间在某些地区也同时保留了明代式样的服饰[98]。

为保护服制及发饰传统,孔子的后裔孔闻謤上书摄政王多尔衮请求保存孔府服饰;郑成功的儿子明郑郑经以继承明朝为号召,将剃发易服作为拒绝投降的原之一[99][100]。

中国皇帝的朝服有着悠久历史,历来统治者认为衣冠冠制关系国家兴衰,为了巩固其统治,清朝皇帝便组织群臣学习《金世宗本纪》,告诫群臣不要学习汉人“陋习”,从北魏至辽金元“凡改汉衣冠者,无一不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谓礼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说,至辽金元诸君浮慕好名”;若致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就好像把左手交给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后食”,故创建了一套既符合民族特色,又利于骑射的冠服度[101]。

作为皇帝重要象征的朝服,清代朝服大部分遵循满洲习俗,再加入草原民族的因素,以玉草编织而成的笠状朝冠、长垂及腰的朝珠和系佩刀、火镰石等的腰带等,都包含了多元文化的因素,展现其作为多民族统治者的政权特质[102]。

清朝据传有“十从十不从”之民,譬如:“生从死不从”,指男子生前要穿清朝衣装,死后则服明朝衣冠;“男从女不从”、“老从少不从”,指女子少年儿童可以不剃发易服[103][104]。一般认为,“十从十不”是出于明降臣金之俊或洪承畴的建议而制定政策,虽未见有正式文书宣告,但在其后清代服饰审美文化现象形态中,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105][106]:

顺治二年既许“衣帽装束,从容更易” ,故民间仍服明朝衣冠,即令清朝在严厉执行剃发及易服令时,其能确实掌握的对象也只限于汉人官吏,而广大的农村区则为清朝势力所不能及,故清初亦流行“官降民不降”之说。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焦秉贞于康熙三十五年所绘四十六幅《耕织图》中的人物发式与衣冠,全系明朝之旧。焦氏于康熙时供奉内廷,与布道于中国的西洋传教士日相濡染,习西洋素描画法。故其所绘山水人物,楼台之位,自近而远,自大而小,不爽毫发。其耕织图中的村落风景,田耕作,人物衣冠发饰,应相当真实。而且《耕织图》经康熙帝看过、“称旨”后才令刊刻,表示康熙皇帝对图中人物衣之认可,可见康熙年间中国农村士绅农民的发式衣冠,已复明朝之旧[107]。西方学者亦指出,官员以外的一般汉人百姓都被允许穿着前朝服饰,然而到了晚清时期,绝大多数汉人都自愿地改穿了满化的服饰[108][1]。

满族服饰

顺治元年六月多尔衮颁布薙发令时对于汉人之衣冠服饰,也要求更换,但未严令实施期限,“许从容更易”。然而没过多久,在七月初九日时,又下谕“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于是衣冠之禁也与剃发同样严厉,有学者指出因为不改衣冠而遭屠戮者也同样多。[109]然而由于抵制剃发的斗争已经持续多年,加上强迫穿满服这一命令的难以推行,以致后来在服饰和发式上推行的法令更加不了了之,后期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干、以满族代为接枝的混合型文化。甚至于辛亥革命年间在某些地区依然保留了明代式样的服饰[110]。

1645年(顺治二年)十,原任陕西河西道孔闻謤(孔子后人)上书表示:孔子家族衣冠已经延续了三千年,希望能够保持不变,免受剃发易服。多尔衮回应: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制,有玷伊祖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111]。

1648年(顺治五年)金声桓与李成栋以反对剃发为理由之一而反清重投南明。然而一度效忠清朝其且实行剃发令的李成栋在点兵时依然穿着“乌纱玉带”(明代服饰),当时亦有人穿着“儒冠”观赏李成栋点兵,而杨涟的长子“时虽剃发,犹汉人衣冠,乌纱大带,不改旧服”[112]。

1654年(顺治十一年),针对“剃发易服”引社会矛盾、各地汉人抗争此起彼伏的这种情况,时任大学士的名夏说:“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后来陈名夏在南北争中失势,此话便成为其被处以绞刑的罪名之一[113]。

汉满妇女的发式在清朝初期还保留着原有的样式,后来随着相互之间的影响,令各自的发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十从十不从”下,清代的汉族妇女依然可以穿着明代时期的装饰,更影响了满族妇女的审美观[108][114]。另外,清朝时期的道士以及僧侣也能继续保持他们传统的发型和穿着。

近现代

近现代中国流行的基本服饰主要有中山装、唐装、旗袍等[116][117]。

旗袍是一种华人女子的传统服装,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上海女校的制服,当时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最早的主要使用者[118]。旗袍因其代表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形象而受到欢迎,并由上海开始流行到全中国,成为当时中国都市妇女的主要服装,至今仍为上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119]。中华民国建立后,旗袍在上海上流社非常风行,这股风潮还传到了香港,最终成为代表中女性的现代服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认为旗袍代表着资产阶级、违反了共产主义的理念,所以旗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禁止,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旗袍重新流行于中国大陆[120]。

中山装是近现代汉族男子最基本的服装之一,且一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出国进行访问和考察学习的工程技术人员普遍穿着的服饰[121]。

唐装又称汉衫,是一种从明代对襟衣、罩甲以及清代马褂发展而来的服饰,其渊源可推至汉魏时期[122][123][124][125]。

2002年,中国出现了延续至今的汉服运动,该运动是一个以都市汉族男女青年为主体,以互联网为媒介和舞台,以“汉服”为主轴和符号,旨在建构汉人的民族服饰和复兴汉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文化运动。

表演艺术的服饰

舞蹈服饰

舞蹈是儒教郊和朝会仪式中的重要环节。”《三辅黄图》卷五记载:“[汉]武帝时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岁童男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例如,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两种不同的舞蹈采用两种不同的服饰。总的看来,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而软舞的服装则多用长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的姿态。郊庙雅乐的重要乐器是编钟,味淡声希,伶官口耳相传,其音韵曲折、恬淡高雅。[127]民间的民俗舞蹈则采用加以装饰的士庶日常饰或吉服。

舞蹈时所穿的服装往往更富有装饰性,袖子较长,便舞动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戏曲服饰

戏曲服装较通常的服装更具有装饰性。传统戏曲装虽不是现实或历史服饰的照搬,服饰的色彩、纹饰及法又必然要展示舞台人物的尊卑贵贱和遇到一些难以“僭越”的禁例。戏曲服装大致可分为小生褶子、帔风、老生蟒袍、官生官衣、武生靠衣五大类。宋代初年之后,黑色则和白色一起。为庶人所服。戏曲舞台以黄、紫、 朱(红)、绿、蓝的次序来标明人物的社会地位,显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充分生活依据的。以尊贵者服用的“上色”褒扬善士,以卑贱者服用的“贱色”贬抑恶行,是古代色彩习俗。

宗教服饰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士平日所穿的服饰通常无花纹,进行仪时会穿着华丽的法服,并有专用的首服如混元巾、纯阳巾、五老冠等因应仪式所需配搭。法服花纹图案有道教特色,如袍上常常会绘制极图、八卦图案等。一般认为,道袍一说,来自庄子所著的儒服部分道教宗派的法服会变得舞台化,缀上水袖

汉传佛教服饰

佛教来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文化影响,成为汉传佛教,初期服装仍然保留印度风格,披着僧祇支(sanghati)。至后魏时,始加右袖,缝合两边,称为衫。[128][129]正规的法衣仍然是印度僧衣式样,日常穿着的常服是根据汉服稍加改动、对颜色样式等规定后确定下来的,明朝称之为直裰。

神祇仙佛服饰

满清实行剃发易服后,传统宗教的神、仙、佛等的塑像及画像的服饰依然保持汉服典型特征,虽然后世神像衣饰有戏服化的倾向,但依然保持“汉官威仪”,除了一些生于清朝被视为神祇崇拜的人物外,传统神祇不论是汉传佛教、道教还是民间信仰都穿着汉服,甚至一些本来非汉族的人物被汉人视为神明后,其神像亦穿上汉服,例如来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本是印度人造型的佛祖、菩萨等佛教神祇在汉族地区的造像都改穿汉服,其中观世音菩萨在中国被认为是女性后,形象是穿着襦裙的妇女。而台湾民间信仰中的来自西方的八宝公主(船难中漂流到台湾被原住民杀害的白女性),其神像就穿上汉服而非她生前穿着的西式服装。

绘画中

中国画本以人物为主题。现存最早的战国帛画,便描绘了汉服的广袖、细腰,揭示出那个时代的审美。汉代的石刻,唐代宋代的人物画,均以当时的服制为主。唐代的《捣练图》、《宫乐图》、《簪花仕女图》等可以说是中国仕女画之颠峰也是今天人们研究汉服历史的重要参考。明代的写实画作如风俗画、容亦然。画家方人定指清代“禁止服汉服,而夷狄的衣冠,画家不肖以入画”[131],但从有关文物看来,清代至今的中国人物画既有身穿清代服装,也有身穿明代服饰[132]。

对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

汉人服饰文化影响了周边地区民族及其他儒家文化圈国家,华夏宾礼也规定四夷之君必须穿本国服饰朝见中国天子,谓“蕃主服其国服”。[133]唐藩属体制中,周边民族首领存在着定期朝见皇帝的所谓“朝集”制度。无论是外国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谒中国天子,接受官职,贡献方物,还是中国天子宴请外国君主,外国君主都要穿国服奉礼。国服制度促使了周边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饰。比如,契丹太宗入晋,接触到中原衣冠制度,北归后,参照中原服制制定了国服”与“汉服”制度[134]。

明朝初期禁止民人穿着对襟衣和罩甲:“禁民步卒人等服对襟衣,唯骑士许服……其不应服而服者罪之”,但后来于禁令渐渐废弛而逐渐走入民间。

现代学者丁超认为马褂很可能来明代对襟衣,马甲很可能来自于明代罩甲[135]。不过,梁启超和章太炎都认为马褂、马甲和明代服饰无关[136]。

唐代敦煌被吐蕃占领,当地汉人被迫从“夷俗”,只有祭祖时才穿上汉人服饰,“遗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分记”,设法回归唐朝。

[7][137]吐蕃汉人沿袭汉服保持民族气节和习俗,保持和唐朝的联系。[8]公元1129年,金朝政权下令禁民汉服,又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后来海陵王首先宽松了政策: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最后结果反而是女真人的服饰汉化。

明朝征剿都掌人后,都掌人被强迫“更名易服”[138],以及更改有都掌特色的地,消除都掌文化[139]。

在安南属明时期,越南人在明朝的统治下下被迫“束易服”[140]。

明朝官员以教化“野蛮人”为由,下令禁止越南人剪发及下越南人改穿汉人服饰[141][142]。

日本的和服、朝鲜半岛的韩服[41]、越南四身袄、琉球的琉装等皆受到中国中原王朝服饰体制及汉人服的影响[41]。

近代欧洲也在18世纪初的一段时期流行过“中国风”(法语:Chinoiserie)的服饰风尚。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赞助本站 关注公众号:服饰易文化  关注服饰易文化

时尚或许会变,历史必将永恒!---- 虫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