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按语:该文发表在《文博》1990年第5期。由于秦俑袍衣式样与过去农村老太婆穿的大襟衣基本相同,所以在写这篇论文时,对于袍衣的剪裁,作者还特意咨询了70多岁的老母亲及妻子,并亲自绘制了剪裁缝制图纸,附在论文中。论文还特别指出:秦俑战袍衣着式样为右衽汉服,与铠甲一样,是国家统一发放的战时军装,战后是可以卸甲脱袍的。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衣冠之制,启自黄帝,夏、商至西周礼仪制度已备,穿衣戴帽,贵贱有别。到秦始皇统一,作为当时物质文明的衣冠服饰,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秦俑战袍,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形象的军服资料。(图一)本文对秦俑战袍的称谓、秦俑战袍的起源与发展、秦俑战袍的质料与剪裁、秦俑战袍的染色等问题予以讨论,求教于学界同人。

秦俑战袍的称谓

古时对衣服的称谓,据《说文》“上曰衣下曰裳”。就式样而言,有深衣、襦衣、褐衣等。袍衣,在古代则特指装有丝棉的长衣。《礼记·玉藻》:“纩为茧,缊为袍”。孙希旦《礼记集解》:“纩与缊皆渍茧擘之,新而美者为纩,恶而旧者曰缊,衣以缊着之者谓之袍。”说明民间的袍衣质量较次。秦俑战袍质料文后讨论。作为军队服饰,理应突破旧制。

秦俑袍衣,一般通长1~1.2米,衣厚1.5~3厘米有表有里,且表里之间有衬套之物。《汉书·爰盎晁错传》中有“坚甲絮衣,劲弓利矢”。张朱元解释汉代将军服装,也说“穿赤色絮衣”。其中“絮”,可能指丝棉,也可能指粗麻丝类物质,因为这些东西在衣内可起到防御箭镞穿射的作用。

文献中把絮衣同甲衣和兵器相提并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后代人把军服——絮衣称之为战袍,更近确切。秦俑袍衣紧袖,也利于作战。袍衣的大襟叫“衽”。《说文》:“交衽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昭公)再拜稽首以衽受”。何休注:“衽,衣下裳当前者”。

根据民族习俗,汉人衣襟都向右掩,胡人衣襟向左掩。例如,孔子在赞叹齐桓公的霸业时,曾说:“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着头发,穿左衽衣,受异族的统治了”;顾颉刚先生也指出:“羌胡被发左衽,不同于其他族系的椎结”①。可,胡人(北和方族)是穿左衽衣。然而,秦俑战袍全为右衽,无一左衽服制。从这一标准分析,秦俑战袍衣着式样为汉服。这一事实说明:经过中国历史的民族大融合,到秦以后,汉族已基本形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不可否认,秦俑服饰,诸如靴子、带钩等方面还存在着汉服胡服杂用的现象,这显然又是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影响的结果。秦俑的袍衣,又怎样和古代的深衣、褐衣、襦衣相区别呢?从特点上看,秦俑战袍是:长至膝,使用革带,右衽交领,内夹絮,紧袖等。

关于深衣,据《礼记·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深衣篇》说: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可见深衣的特点是:长到足面,不使用革带,交衽但不夹絮,衣袖宽博。此种深衣古时属社会上层诸如诸侯、大夫、士平时所服。襦衣,谓衣而言。段玉《说解字·衣部》:“襦若今袄之短者。”

《西京杂记》卷一:“汉帝遂死皆珠襦玉匣”。由此而知,襦衣仅指短上衣,虽然交衽,但不用革带,内夹不夹絮类物质也在可否之间。褐,也是粗麻布制成的短衣,襦和褐在古代均为贫贱人、下等人所穿的服饰。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中,政府统一给刑徒发放的衣服就是“褐衣”,并有大、中、小之分。②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说,秦俑战袍与古代的深衣、襦衣、短褐等,在形式上、作用上均有不同,它是专用于战服的一种衣着。《礼记·深衣》注:“衣有表者谓之中衣”。秦俑战袍为表,内是否衬有中衣呢?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秦俑脖颈部所显露出的中衣圆领,得到确切的回答。中衣为单衣,云梦睡虎地四号墓出土的两方木牍有黑夫给家母寄的信。信上说:“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云。“”,《文》:衣重也”。《礼·玉藻》注:“有衣裳而无里”。《释名》:“单襦,如襦而无絮也”。可知禅与单同。禅裙襦理应是用于内衬的短上衣。它比袍衣短,领部也与外部袍衣有别。这种自备的衣服,似为秦军中的常服。

袍衣则是统一发放的战服,因为袍衣内有粗丝粗麻类物质,可以起到防御箭镞穿射的作用,所以战时必穿。秦俑军阵处于临战状态,皆身着战袍和铠甲是合理的。但穿上战袍会显得厚实、臃肿,若遇夏季,天气炎热,再复加袍衣,显然不便。因此,除战时外,平时是可不穿战袍,仅穿自备的衣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战袍同铠甲一样,战后是可以卸甲脱袍的。

秦俑战袍的沿袭

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战国时代魏水陆攻战铜鉴的上层图案(甲组),人物衣着虽简化成图案,但基本上摹画出了时的战袍样。与秦战袍相比服制其相似。两个时代袍衣的共同特点是:衣长齐膝,交衽紧袖。这紧小袖口,可能与历来说的胡服影响有联系。遗憾的是,因为铜鉴图案太小,精确比例难以掌握。所以,左衽右衽没有表现出来,衣袖也表现得不那么具体,但其或许就是作为军服的战袍之初期式样。这种袍衣的出现,说明在它之前必然还有一个发展过程。

因此,把这种战袍的起源时代定在春秋也是可以的,至晚也应在战国早期。据以上铜鉴图案资料,我们初步可以说,袍衣自春秋开始与军服有了瓜葛,经过战国,到秦代,实际上已作为正式军服,在军队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推广统一化。历史的继承脉络看起来是比较清楚的。在铠甲的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庞大军队的需要时,这种战袍在战斗中所起到的防御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所以,以后,这种战袍多具全国,并一直延和发展到汉。

史有“承秦制之说,衣冠之制相沿关系大概也不例外。从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出土的两千件武士立俑看③,在西汉时代,军服仍然保持着交领右衽袍衣制。《居延汉简》记载戍卒的军装也是袍衣。杨家湾西汉武士立俑战袍与秦俑比较,仍可看出袍衣紧袖,衣长齐膝,腰间束带等衣号式样基本相同的情况,甚至连服饰的彩绘颜色也很相同。另外,从现象看,汉俑袍衣也为“絮衣”,其内亦像衬套中衣。但不同的是,汉俑衣襟虽然同样向右交衽,但并未旋绕至背后直下,而多为胸前交衽不到腹部即斜下,这可能与制作袍衣材料的幅度有关。

还有一点是,汉俑中衣领不是圆领,而是同外表袍衣完全一样的右衽交领,这些或许就是军服的一点改革和发展吧。当然,这点改革,可使军服穿着更方便一些,并且节省了布料。到了东汉时期,袍作为军服似有了较大变化例如,甘肃武雷台东汉清理出土的执矛铜骑马俑④,衣袖已变得较宽博,上衣下裳已经分开,显然这更方便于骑马和作战。因此,可以认为,战袍的变化和颓废,与骑兵的发展、兵器的演进等有关,秦时已经出现了骑兵。从这一角度分析,它的很快颓废,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汉时骑兵已作为军队的主力了。

通过讨论,战袍的起源和发展,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起源于春秋,行于战国,定于秦时,相沿于汉,东汉以后逐渐走向颓废,到了晋代就彻底被淘汰了,就完全被新的式样所代替了。我们在敦煌二八五窟壁画看到的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圆领衣步卒,已为单衣(不再是絮衣了),卒挽袖,与秦俑战袍完全不同了。也就是说,此时,战袍作为军服已退出了军事历史舞台。

秦俑战袍的质料与剪裁

(一)战的质料

俑的写实是通过陶塑的手段来表现的,其装束的质地也一律表现为陶质。但我们通过对它的质感、颜色的分析,并参照其他文献记载,还是能够比较接近地推断出它的质料的。

秦汉时期,衣料已有麻织、棉织和丝织等,当然,也有皮质类服饰。作为当时军服的秦俑战袍,本应为何种质料呢?文前已讨论了秦俑袍衣内是夹有“絮”的,而皮服是用不着夹絮的,所以,可以排除它是皮质的可能性。丝织物为帛,帛造价高,丝源不易,帛应当为社会上层之服。云梦秦简《封诊式》说,一盗贼盗丹黄色帛面夹衣,有帛里,领和袖有宽大的缘边。所盗之物正是上层大户人家的衣服。作为军队,若大量地普遍地使用帛料,是不现实的。因此,秦俑战袍在社会现实中的质料应是棉或,二者之中麻的可能性更大。古时用麻丝制成的短衣曰“褐”,一般社会下层的贫贱人服。还有一衣服叫“襦”,大概质料也是用麻丝,普通人可服。二者名称不同,可能襦衣的麻丝和质量,较之褐衣为细为好。秦军战士来源于不同阶层,社会身份不同,但从军后,身份会有所提高和稳定。作为统一下发的军装,势必不会是下等人所穿的“褐衣”。从秦俑战袍外表观察,也似为用细麻丝织成的衣料。也就是说,它是用近似于做“襦衣”的麻丝所裁制的袍衣。这就是我们对于秦俑战袍质料问题所得出的初步结论。(二)战袍的剪裁《一号坑发掘报告》把秦俑袍衣分为六式,区别主要在于衣式的长短和垂于背后襟边所形成的斜边或直边,这些区别,当与所用衣料的尺寸多少有关,但在剪裁方式上,则是相同的。根据测量,陶俑袍衣的数值为:通长1.1~1.2米,袖长50~55厘米,袖口5~20厘米,腋部20~25厘米,领口20~22米,胸围1.1~1.2厘,下摆1.3~1.5米。据,秦俑战袍的开面料大小应为长2.4米,幅面1.5米许。有关这种服装的裁剪方式,史籍未留下任何直接的记载。

有关深衣等的裁剪方式似乎太礼仪化,据以推测秦军服的裁制,有些欠妥。传统大襟服的裁剪,却更多地保留了低级服装裁剪的基本特点。兹姑以其作为钥匙,试对秦俑战袍的剪裁作些基本推断。由于其时的布幅只有二尺二寸,合今50厘米左右,因此以1.5米的宽度,布幅的拼接只能是两种:其一是三幅拼接,剪裁却颇不易;其二是二幅拼接,剪裁颇易,又省布料。其基本裁制方法分解如下:先长度对折,然后再幅面对折,按图二:1所示,沿虚线剪裁,展开后如图二:2。面襟也叫左襟,里襟又叫右襟。若将展开图沿领中向右腋之下斜线剪裁(ab线),则需要右侧加缝一片如图二:3形状的布料形成内襟(右襟);若将展图从领口中线直向下裁(ab线),则右侧为右襟,左侧衣襟又需加缝一片如图二:3的布料。但这两种剪裁方式均可得到秦俑战袍衣着的基本式样。

秦俑战袍是衣襟右掩,根据布料尺寸加襟是这种衣着式样的定规。再是,按一般襟衣的剪裁制作,右袖也需加缝补料(俑袖筒大约需加约40厘米)。秦俑的战袍革带束腰后,衣襟下摆衣角多绕于背后面垂下。内襟衣角在左侧偏后亦有显露,说明它剪裁时下摆幅度较大,呈喇叭口状,显得衣襟宽博。

另外,秦俑战袍下摆一律不开叉,构成不同特色。战袍内怎样夹“絮”制作成衣呢?参考今之大襟袄的手工夹棉絮做大襟袄的方法,从中可得到启示。其做法是将所剪裁的式样展开(如图二:4);同时,将另一同样式样里面压于其下,按图中虚线把下摆袖口先缝合然后在面摊“絮”,襟须分别上絮,絮要求摊得平,薄厚一致;絮摊平压好后,为了防止折叠中絮和絮的粘连,需在上面暂放一层隔离物(纸或丝绸类);此后,就可以把双袖和下摆分别向领部折叠形成图二:6的方块状;把图二:6方块再前后、左右对折,就形成图二:7的形状;按图中从a处伸手抓住c向外拉,再抓住b向外拉,这样就把衣面反过来了,摊平又形成图二:4的式样;而后抽出隔离物,再引线数道,线引好后,把图五前后对折,形成图二:7的式样;此时,衣面在内,衣里向外,沿图二:7中虚线再把袍衣两侧及双袖下部缝合;缝好后,再从双袖处掏翻,把衣面反过来,旋剪衣领,贴裹领边,形成图二:8的形状,双袖虚线之外是加贴上去的袖筒部分。如此,这件袍衣的剪裁、制作工序即算完成。把图二:8的衣着式样穿给秦俑时代的战士,经革带束腰后,就会如同图的秦俑战袍式样了。这种剪裁方法和衣着式样,看来在秦汉时是比较流行的。秦俑战袍的染色秦俑战袍的颜色,据统计有朱红、枣红、粉绿、天蓝、粉紫等色,其中朱红、粉绿占比例最大,这些服色应是当时秦军战袍颜色的真实反映。以前,研究者只是注意和考证了陶质的秦俑颜色的成分和上色方法。若要进一步考察,则当时作为麻布的颜色是用什么染料,用什么方法完成,也不能不予以重视。徐复《秦会要订补》卷二十二说秦刑徒服赭衣;《睡虎地秦墓竹简·司空律》说秦刑徒穿红色囚服。二者均与秦俑不符。

如前述秦军成员中虽然也有刑徒的成分,但他们一入伍,地位就会相应改变和提高,且斩“甲首”还可得到“赐爵”,所以,是再不会按刑徒去对待了。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说明,秦国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衣着有各种颜色,不管是军人还是平民,服色上似乎不存在严格的等级区别,也并非全国上下衣皆尚黑,刑徒专服赭、红色。这中间尤以秦俑服饰的五彩缤纷给人留下了强烈印象。当然,秦俑服饰是秦军服饰的反映。而实际中的秦军服饰的艳丽色泽,却只能是染出来的,并且以其工作量之大分析,还应当是在染坊中用染料染成的。这里有必要先叙述一下颜料和染料的区别。颜料是不溶于水或油的白色或有色粉状物质。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天然颜料多为矿物质的,一般用于传统绘面,现代工业广泛应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搪瓷等。秦俑色彩所用的正是矿物质颜料。染料则是能使纤维及其他材料着色的有机物质,也分天然与合成两大类。天然染料大多是植物性染料,主要用于给纤维材料染色。

颜料和染料二者,不但成分不同,作用也不同。秦俑施色用的是颜料⑤,秦代服饰颜色用的应是染料。

用料染色,就是用染料使纺织纤维材料染得均匀而又坚牢的加工过程。染的起源很早。《周礼》记载古时设有“染人”一职,说明已有较大规模。唐时的染坊则更发达。清乾隆年间,上海的染坊按所染色的不同,分有蓝坊、红坊、漂坊、杂色坊等。这种手工业作坊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甚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还保存着这种传统的染色工艺。在现代,按染色性能的不同,染色方法分为直接染色、媒染染色、不溶性染色等。

中国古代染坊主要采用的是直接染色方法,即把染料溶解或分散在水中,直接染着纤维或纤维织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仍采用着这种原始的方法,浸染、煮染棉线、棉布。煮染时在水中还配加烧碱(NaOH),使被染物不易褪色。秦俑战袍(秦代服饰)的染色,主要也应是采用类似的直接染色法。毕竟通过文献,我们对秦代染织的规模印象很有限。秦俑军服却使我们有机会窥见一斑,我们似乎可以认为:秦代当已设有专门职官主管染色,社会上已有染色行业,有了一定规模的官办和民办染坊,以从事染色工作。染色的材料、程序也都有了相应的规定,染色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甚至可以大胆推测,染坊的起源比以前确定的早得多。由于这种古老的技术和经验,多半是在实践中口手相传,从而理论总结往往晚得多。秦俑的出土,为我们探索和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可信的资料,使我们有机会对中国古代染坊的起源和染色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考察。

注释①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西部民族·羌族》,载《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②《金布律》记载:“因有寒蝉者为褐衣……为褐以禀衣:大褐一,用枲十四斤,直(值)六十钱;中褐一,用枲十四斤,直(值六钱);小褐一,用枲十一斤,直(值)卅六。”③《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出土大批西汉彩绘陶俑》,载《物》1966年第3期。《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理简报》,载《文物》1972第2期。⑤李亚东:《秦俑彩绘颜料及秦代颜料史考》,载《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秦兵马俑研究/秦俑战袍考

 

耕播集/刘占成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赞助本站 关注公众号:服饰易文化  关注服饰易文化

时尚或许会变,历史必将永恒!---- 虫哥

 

给TA捐助作者
共{{data.count}}人
人已捐助作者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