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课程
一、中国服装史的宏观路线
1、以服装史的历史意义及重要程度划分(五次服装变革)
- 以历史朝代区分为线索
先秦
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装改革
背景(了解)
服饰:(1)商代:上衣下裳;发饰
(2)周代:冕服、深衣、元端、鞋、履
周代服饰衣料及图案
同时期的西方:
古代服装(公元前3200年—公元395年)
古埃及(B.C.3200-B.C.525)
古代西亚(B.C.525-B.C.1000)
希腊文化圈的服饰(B.C.8世纪-B.C.146)
古罗马服装(B.C1.000-A.D.395)
秦汉服饰
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背景(了解)
2、秦代袍服、甲胄
3、汉代男子服饰
4、汉代女子服饰
5、丝绸之路
同时期的西方:
中世纪服装(5—15世纪)
拜占庭时代服装(公元395-1453年)
隋唐
时间:公元581年—907年(隋朝581-618)(唐618-907年)
中国服饰史上第三次改革
唐朝服饰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
隋唐服饰特点:男服、女服
唐朝纺织工艺
五代(了解)
同时期的西方:
中世纪服装(5—15世纪)
拜占庭时代服装(公元395-1453年)
日耳曼时代(5-15世纪)
罗马时代服装(11-12世纪)
哥特式服装13-15世纪)
辽金元
时间:916——1368
辽916-1125
金1115-1234
元1206-1368
男子服装
女子服装
同时期的西方:
中世纪服装(5—15世纪)
拜占庭时代服装(公元395-1453年)
日耳曼时代(5-15世纪)
罗马时代服装(11-12世纪)
哥特式服装13-15世纪)
明代
时间:1368——1644年
背景:资本主义的萌芽
男子服装
女子服装
明代丝绸与贸易
同时期的西方:
1、中世纪服装(5—15世纪)
哥特式时代(13-15世纪)
2、近世纪服装(15—18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15-17世纪)
巴洛克时期(17世纪)
清朝
时间:1644——1911年
背景(了解)
服饰史上第四次变革
男子服饰
女子服饰:满族、汉族
纺织技术的发展(苏州、杭州、江宁)
同时期的西方:
1、近世纪服装(15世纪—20世纪)
巴洛克时期(17世纪)
洛可可时期(18世纪 )
2、近代服装(1789年—1914年)
民国
时间:1911——1949年
服饰史上第五次变革
“拿来主义”
男子服饰
女子服饰
中山装
旗袍
同时期的西方:
现代服装(1914—)
女装的现代化(1914-1929)
细长型与军服式(1930-1946)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间:1949 — 至今
1949—1979年30年服饰变化
1978年以后多样化的着装
同时期的西方:
现代服装(1914—)
迪奥尔时代(1947-1957)
流行的转化(1958-1972)
流行的多样化(1973—)
一、中国服装史的宏观路线
3、以服装的形制的变迁为线索
- 商周:上衣下裳
-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 秦汉:袍服,曲裾深衣
- 魏晋南北朝:承秦汉之制;少数民族服饰
- 隋朝:承前启后,保持南北朝形制
- 唐朝:与隋朝相似
- 宋朝:直角幞头、方心曲领
- 辽金元:与汉族合璧,并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 明朝:恢复唐宋之制
- 清朝:剃发易服
- 民国:中西合璧
- 中华人名共和国:1949—1979年30年服饰变化
- 1978年以后多样化的着装
4、以工艺技术水平为线索
- 周代:丝、帛、麻、葛的织造遍布全城,纹样精致,以工艺高超
- 秦汉:丝绸之路
- 唐朝:丝绸加工的五法
- 宋代:缂丝技术发展
- 元代:棉布,娄金织物
- 明代:丝绸与吉祥纹样
- 清朝:三大织造
- 中国服装史上的重点内容梳理情况:
- 西方服装史的宏观线索
- 以历史年代区分为线索
- 以服装形制的变迁为线索
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型向北方的窄衣型变迁
3、以地域中心的变迁为线索:
南方到北方,由亚、非、欧三大洲的疆界最后落脚到西欧各国。
- 以历史意义为区分:
- 中国服装史的五次变革
- 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政治军事需要,将西北民族的裤褶、裲裆、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的是改裳着裤。
2、魏晋南北朝时期,“蛮夷入主中原”。
3、唐朝时期,胡装盛行,对异族服装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
4、清朝时期,男子剃发易服,长辫、马褂、凉帽成为西方人眼中中国的服饰形象。
5、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时期的“拿来主义”西方服饰形态和文化深刻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服饰,为中国服饰史上最深刻的变革,影响至今。
- 东西方服装的比较
1、主要原因: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的不同。东方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弱化人,模糊性别。西方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突出人,强化性别。
2、同:早年,差异不大,东西方服饰相近,都盛行宽衣、缠裹形态的服装样式。
3、异:中世纪以后,欧洲盛行窄衣文化,东方宽松。
(1)由于民族文化心理和历史气候地理因素,由此造成的服装材料不同:东方以丝绸、麻、棉为主;西方:保暖性强的羊毛纤维为主。
(2)服装的形态不同、服装的裁剪技术不同:西方以贴身、合体,“省”道技术为特色,追求立体效果;东方则为平面裁剪,追求宽松飘逸型。
中国服装史的研究现状
1、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面世的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特点:以史实为基础,继而进行考据、分析的,这是目前最具权威的服装史论巨著。
2、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是服装史研究的另一部巨著。
特点:遍走博物馆,以实物为依据。
3、周汛、高春明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中国历史服饰》
特点: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广受欢迎。
4、袁仄老师的《中国服装史》
特点:具有系统的概括性,比较适合作为教材使用。
5、张爱玲的《更衣记》
特点:借助文学解读的方式吧近代中国女装描写的绘声绘色,可以说不失为一本好的民国史。
6、华梅的《中国服装史》内容详细,陈娟娟、黄能馥合著的《中国服装史》,周峰的
《中国古代参考资料》等
原始社会服饰
一、本章重点:
1、中国古代服饰形制出现的时间
2、中国古代服装的基本形制
二、学习方法:
本章只需掌握中国古代服装形制出现的时间和中国古代服饰基本形制即可,其他内容作了解记忆,一般不会出现特别大的考题。但是不要忽略课本中出现的有关服装的相关古文。
一、原始社会穿衣的动机推测:猎捕和战争、御寒、装饰身体、吸引异性、在部落中显示身份等级。
二、现代学者总结的服装起源的诸多学说
《韩非子•五蠹(du)》:“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和装饰。不论处于何种原因,原始服装已经开始出现。由此,揭开了中国服装史的序幕。
西王母在《山海经·西山经》中被描绘成: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屈原在《九歌》之一的《山鬼》中便有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
“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骨针:大约在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的骨针,长8.2厘米,最大直径0.33厘米,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尖尖锐。证明大约在2万年前后,山顶洞人已经利用兽皮之类的材料制作简单的衣服了。骨针所用缝线可能是动物韧带劈开的丝筋,也可能是植物纤维捻合而成的股线。
纺轮:骨针出现不久出现了石制和陶制的纺轮,它的出现标志着原始手工纺织业的开始。同时还证明当时的衣料除兽皮外还有麻、葛和其他植物所织成的衣料。《礼记。礼运篇》中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一、中国古代最早的服装形制在何时出现?为何种形制?
(1)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态,大致形成于夏朝。
(2)证明:虽然夏朝留下的遗迹不多,但从龙山文化丰富的首服以及商朝早期已经具备较完备的服饰情况来看,大致可以推断为夏朝已有初步的服装形制。距今4700年前的钱山漾出土的丝织品,标志了我国当时服饰技术水平的高度发展。以后的甲骨文中已经有桑、蚕、衣、帛等字样,同样证明夏朝服饰已经初具水平,基本上确立了最初上衣下裳形制。
二、什么是上衣下裳?
五经要义中记载:太古之时,未有衣帛,食兽肉而衣其皮,未知蔽前,后知蔽后。
上身披的兽皮即为衣,下体先是前后用兽皮遮掩,后来把前后加以连缀缝合便成衣裳。按《说文解字》的解释,“裳”为“下裙”也,意为保护下体。以后由织物替代兽皮即是上衣下裳的制度日后成为我国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制之一。
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出自何处?含义是什么?
(1)出自《易系辞》意思是黄帝以后创制服饰,因而天下大治。
(2)《乾》、《坤》二卦象征天、地、黄帝、尧、舜取此二卦的象征以制造衣裳,故 而有上衣下裳。
先秦服饰
先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一、本章重点:
1、商代服饰的特征
2、周代服饰的特征
3、冕服的组成及特征
4、赵武灵王服饰改革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改革
5、解释冠冕堂皇
二、学习方法:
从本章开始才真正步入中国服装史的深入学习阶段,考研简答题部分由本章开始逐渐增多,而本章要特别注意冕服的组成及特征和赵武灵王服饰改革,很可能作为考试大题的切入点。复习时重点把握各朝服饰特点,理解记忆的同时注意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古文的基本含义。
一、历史背景:
1、商周时以奴隶制为其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制度逐渐完备,分封制、世袭制等等级制度确立。
2、对于祭祀服饰、车马、器物的使用都有严格规定。
3、商周时期阶级分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4、商代蚕丝业的发展。
5、商周青铜文化、纹样的发展。
西周饕餮纹样方令彝
二、商代服饰的特征
(1)商代祭祀服饰、器物、车马的使用上有规定,殷商时期已有冕服等阶级等别的服饰。
(2)上衣下裳:上衣下裳是当时的主要服饰形制。上衣,交领右衽,腰系带。周围的夷狄则是左衽。下裳:保护下体的衣服,裙之意。腰间多系带,位尊者带下系蔽膝,即遮盖大腿至膝盖的服饰,形似围裙而狭长,下呈斧形。象征权威,用不同质料、色泽花纹区别个人等级。
(3)发饰、冠帽:男子,多梳辫后垂于脑后,或辫发后盘头,或左右梳辫垂至肩头,冠帽有尖顶和平顶。女,长发拢髻或卷发齐肩。成年女子加簪梳髻,颈上戴玉石项链。
(4)衣料:商代服饰衣料主要为皮、丝、麻。能织造绸子和提花几何纹的锦、绮。衣料用色厚重,染料已经开始使用野生植物。
三、周代服饰的特征
(1)上衣下裳:周代仍保留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上衣多为直裾式、交领右衽,袖身比商代宽博。
(2)上下连体:即为深衣,为西周时用途最为广泛的衣服,男女皆服。领式一般为交领,即大襟,右衽。深衣分曲裾和直裾两种,以曲裾最为流行。小口大袖,领和袖通常为宽缘,腰间束丝织物大带,流行佩玉,面料有浓郁的楚国风情,一直流行至汉代。
(3)冕服:冕服有冕冠、玄衣纁裳等组成,冕冠是帝王臣僚等参加祭祀典礼时最贵重的一种礼冠,按规定,戴冠冕者,穿着相应的玄衣纁裳。玄衣即为黑色上衣,纁裳即绛色围裳。
(4)元端:是仅限于天子和士大夫服用的正式上衣,诸侯用来祭祀宗庙而士大夫则为朝服。
四、冕服的组成及特征
(1)冕服由冕冠、玄衣纁裳组成。
(2)冕冠是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一种礼冠,在冠的顶部覆盖一块木板,名“綖”。木板一般多作长形,前端略圆,后部方正,隐喻为天圆地方。在冕板的前后两端,垂有数条五彩丝线编成的“藻”,藻上穿玉珠,名“旒”,一串玉珠为一旒,冕旒有三旒、五旒、七旒、九旒以及十二旒之别,穿着时按级别而定,以十二旒为贵,用于帝王。
(3)按规定,戴冕冠者,配穿相应的玄衣纁裳。玄衣即为黑色上衣,纁裳即绛色围裳。
上衣纹样一般用绘,下裳纹样则用刺绣。所用纹样视级别高低有所不同,所以“十二章”未贵。
- 冕服的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五、解释冠冕堂皇
(1)冕冠是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一种礼冠,所以后来有人用“冠冕堂皇”的成语来形容人的仪容。
(2)具体形制为:在冠的顶部覆盖一块木板,名“綖”。木板一般多作长形,前端略圆,后部方正,隐喻为天圆地方。在冕板的前后两端,垂有数条五彩丝线编成的“藻”,藻上穿玉珠,名“旒”,一串玉珠为一旒,冕旒有三旒、五旒、七旒、九旒以及十二旒之别,穿着时按级别而定,以十二旒为贵,用于帝王。
六、深衣:
西周时用途最为广泛的衣服,男女皆服。《五经要义》中记载,“此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具体形制为:领式一般为交领,即大襟,右衽;深衣有曲裾和直裾两种;小口大袖‘领和袖口(祛)通常为宽缘,“衣作秀,锦作缘”;腰间束丝织物大带,流行佩玉;面料纹样有浓郁的楚国文化风格。其样式一直盛行至汉代。
七、周代服饰的衣料及纹样:
衣料:周代纺织业比较发达,丝、帛、麻、葛的织造遍布全城,衣料织物比较精细,
技艺也比较高超。其中出土纹样为证:湖南、湖北楚墓出土的大量有花纹的丝袋、菱
花织锦、深棕地黄菱纹锦、朱条暗花和对龙对凤纹锦等。同时还有稀疏方孔的藕色
方纱手帕,结构严谨,织造精密。
主要纹样:云纹、雷纹、菱纹、圆圈、圆点、斜格及变形的龙、凤、蛇、虎等动物纹
饰。其中以云纹、虎纹、几何纹居多。
八、赵武灵王服饰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春秋之前的汉人作战主要用战车,战车不利于崎岖的山谷之地。战国以后,地处西北的赵武灵王为适应军事发展,以弓箭为武器,全军上下,皆习骑射。他的改革使得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并使赵国迅速成为强国。
内容:在服饰形制上,改裳着裤,即为上褶下裤。褶,即一种短袍。其裤比胡人的裤子肥大,可为礼仪使用;变履舄着靴,冠采用北方民族的貂皮冠。引进西北游牧民族的带钩,初期只用于甲服,后在贵族王公的袍服中也使用。
意义:赵武灵王服饰改革其初始目的只适用于作战,利于骑射,范围也只涉及军中及统治阶层的军用之服,但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所记载的的第一次非汉民族服饰的大举进入中原,而这种服饰上的交流融合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意义甚为深远,周锡保先生称:中国服装历史上的五次变革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其中第一次变革。而胡服为华夏民族普遍接受,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服饰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一、本章重点:
1、秦代袍服、甲胄
2、汉代男子服饰
3、汉代女子服饰
4、丝绸之路
二、学习方法:
本章主要掌握秦汉男女服装特色,结合近几年的汉服热,思考当今的恢复汉服的行动是否可取,汉服热是否真的有意义?
一、秦代袍服、甲胄
(1)秦代男子以袍服为贵。秦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 绿袍、深衣,庶人白 袍。
秦代袍服的领子,右衽低坦,常露出内衣。袍服大袖为多,袖口收缩紧小,领和袖多半用花边装饰,有 菱纹、方格纹等。
(2)秦时甲胄已经相当完备,秦兵马俑大多是内着战袍,外套铠甲。固定甲片在前胸后背。铠甲由皮革或其他材料制成,上嵌金属等,铠甲因不同的兵种和职务而不同。
二、汉代男子服饰
(1)汉代服饰在经济繁荣和政权稳固的基础上日趋华丽,汉承秦后,以袍为朝服,袍即深衣制。袍服为主要形制。燕居多为单衣,形制与袍同,但不衬里。
曲裾深衣在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2)袍服为大袖,袖口部分收口缩小。紧窄部分称为祛,宽大部分为袂,张袂成阴就是对这种宽博衣服的描绘。袍服的领子以低坦为主,露出里衣。大襟斜领,衣襟开的很低。
(3)襜褕:直裾单衣,较长,男女通用,不能作礼服,东汉直裾取代曲裾成为礼服。
(4)裤,汉时着裤,无裆仅两只裤管,与套裤相似,套在胫部,又称胫衣或绔,裨是短裤,由胫衣发展而来,两股之间以裆相连,汉族用作称裤。
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
三、汉代女子服饰
(1)常服为上衣下裙和深衣,特点是衣服宽博,衣袖趋大,袖口收敛,曲裾直裾并存,曲裾居多。
(2)曲裾深衣:汉代逐渐成为女子专用服式,通身紧窄,也可曳地,下摆程喇叭状,行不露足,宽窄两种衣袖,镶边。交领,领口较低,有三重衣。着深衣时很少配裙或裤。
(3)襦裙:汉时女子的日常装束为上衣下裙,上衣为襦,一种短衣,长至腰间,有里,有交领也有直领出现;下裙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下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
(4)袿衣:采用斜裁法制成的长襦衣,有上广下狭的斜幅垂在衣旁,形似刀圭,大袖袿衣称作“诸于”。
(5)舞衣大袖衣:衣袖宽博,大袖里有伸缩自如的“水袖”下为打褶裙,内着阔边大口裤。
四、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并非一条一成不变的固定路线,是不断开拓、不断变化的西行通道,是古代中西方陆路文化、经济交流通道的泛称。
(2)丝绸之路至唐代达到鼎盛。唐代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交通显示出其重要地位,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航海业得以空前发展,陆上丝绸之路退出了历史舞台。
(3)丝绸之路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接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
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世界各地。中亚的文明成果也不断的输入到中国。
- 丝绸之路可以看做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年——581年公元3世纪-6世纪末)
一、本章重点:
1、魏晋玄学及服饰的影响
2、魏晋服饰
3、裲裆产生及特征
4、佛教对魏晋服饰的影响
5、中国服饰史上第二次服饰改革
二、学习方法:
本章为整个中国服装史的重点章目之一,考核比较频繁,希望考生结合魏晋时期的背景,男女服饰特点把本章作为整体复习,这样就可以把握结构,对考试题目做到应对自如。
一、魏晋玄学及服饰的影响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纯哲学和纯文艺的诞生构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人们开始以内 的的思辨和精神状态来体现自我,使得人和人格本身日益成为这一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
(2)老庄学说为基础的魏晋玄学和佛教反应在服饰上,则是文人儒士开始追求“精神、格调和风貌”,他们受清淡影响,衣着和生活方式不拘礼教,衣着宽博,坦胸露背,衣服日趋宽博,宽衣博带成为这一时期主要风格。转向流传,成为风俗,并影响到南朝,成为魏晋世俗之尚。
二、魏晋南北朝男子服饰特征
- 宽衣博带:衫:与秦汉袍服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需施祛,无袖端,敞口。魏晋男子的衫有单夹二式,以练、纱、罗为材料,通常制成对襟,两襟之间用襟带相连。色彩以素雅者居多,尤以白色。
- 裤褶:上衣为短身大袖;下衣喇叭裤,女子也可穿。裲裆:源自北方民族,流行于南朝齐梁之间。一般为前后两片,其一挡胸,其一挡背,比半臂短小,质以布帛,肩部用皮制的褡襻连缀,腰部用皮带系扎。沿用到唐宋以后,男女皆服。巾、帻:魏晋南北朝的巾帽沿用汉制,有所演变,有小冠、笼冠之分。巾子在士大夫较为流行。
三、裲裆产生及特征
裲裆源自北方民族,流行于南朝齐梁之间。《释名·释衣服》称:“裲裆,其一挡胸,其一挡背也。”一般为前后两片,其一挡胸,其一挡背,比半臂小,质以布帛,肩部用皮制的褡襻连缀,腰部用皮带系扎。沿用到唐宋之后,男女皆服。
四、帻、巾:
魏晋巾、帻沿袭汉制,但有所改变,首先巾、帻的后部逐渐加高,中呈平型,
体积缩小至顶,帻上横插簪笄。簪笄质料因戴着身份而为犀玉骨角不等,称为平巾帻或小冠。小冠加用黑漆细沙制成笼巾,叫笼冠。
五、魏晋南北朝女子服饰特征
- 襦裙:大体上 承秦汉之俗,有衫、袄、襦、裙之制。明显特征为上俭下丰, 上衣较短,下裙宽广,交领上襦,束腰较紧,头部多加假发。深衣:与汉代有较大差异,在下摆加丝织饰物,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层层相叠,飘带较长,后去掉飘带,将尖角燕尾加长,二者合为一体。
- 帔:帔是始于晋代的一种女子衣物,形似围巾。
- 女子发饰:魏晋时期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
六、佛教对魏晋服饰的影响
(1)佛教推行少思寡欲,清净无为的出世思想与中国道家的本土思想的相同之处,使
得当时推崇玄学、清淡的汉族士大夫阶层更易接受。
(2)佛教给中国的文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除绘画和雕塑等佛教艺术外,对梵文拼音
的精确翻译启悟了中国文字的反切,由反切产生四声,由四声而把五言与七言诗改进为律绝,从而为唐诗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3)佛教艺术影响了汉服饰的形制纹样。魏晋之初,织锦有了很大发展,当时锦缎上
的花纹风格及主题也较之两汉有了极大的不同,纹样结构,受到西亚影响,而狮子、大
象乃至神像大都随佛教而来。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互相杂糅,构成了汉
民族的新的审美趣味,如天王化生纹属佛教影响与东汉传统吉祥铭文的结合;孔雀联珠
罗是波斯、印度及中国文化特征相结合而来的典型纹样。
- 除了纹样,据说南北朝女子流行的额黄妆也与佛教的流行有关。
七、漆沙笼冠:
是集巾、冠之长形成的一种首服,在魏晋时期最为流行。它的制作方法是在冠上用经纬稀疏且轻薄的黑色丝纱,上面涂漆水,使之高高立起。里面的冠顶隐约可见。
八、中国服饰史上第二次服饰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蛮夷入主中原”,非汉民族在中原建立了政权,这个时期,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十分普遍,最终有些民族融入汉族,期间各族服饰相互交融也成为必然。宋儒学之士朱熹曾说:“今之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
故而,魏晋南北朝为中国服饰史上的第二次改革。
隋唐服饰
隋唐时期 {公元581年——907年(隋朝581-618)(唐618-907年)}
一、本章重点:
1、隋唐服饰
2、隋代男女服饰特征
3、唐代圆领袍衫
4、唐代男女服饰
5、唐代官阶服饰
6、唐代女子首服
7、胡服盛行,胡服的特色及影响
8、唐纺织工艺
9、唐代服饰纹样
10、五代十国服饰
11、中国服饰史上第三次服饰改革
二、学习方法:本章知识点比较多,且为考试必考内容,复习时应重点把握,各个重点逐一击破,切勿漏掉重要知识点。
一、唐代服饰得以兴盛的主要原因
(1)唐代疆域对外辽阔,民族多元,与邻国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以及统治阶层因胡汉
想混的血统而来的开明,使中华民族眼界格外开阔,气度格外恢弘,兼容并蓄,广才博
收,从而达到文化上空前的高峰。
(2)中外交通贸易发达,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等引入中原,是极盛一时的长安风尚。
(3)隋唐时期的音乐成熟辉煌,表现在燕乐的繁荣,音乐机构的庞大和民间音乐的发展上。
(4)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也是无与伦比的,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5)唐朝也是中国古代美术,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6)唐朝能够大胆“引进”外来文化,唐代的服饰融合了西域异族的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华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
二、隋代男女服饰特征
(1)男装以衫为主,女装以襦裙为主。隋代女装典型的是小袖长裙,裙系到胸部,是一种端庄秀丽、修长婀娜的风格。贵族妇女出行,则是大袖服。
(2)受齐梁风气的影响,妇女另加小袖式披风,近似唐初流行的胡装。
(3)隋代至初唐,女装穿小袖短襦,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中用细带系扎,这种服饰流行很久,并影响到东邻国家和地区。
三、唐代服饰的基本特征
(1)内容基本沿袭隋朝之制,如祭祀的政治活动之服,然形式比隋朝日趋华丽。一般场合所穿的公服和平时宴居的常服,则吸收了异族服装的特色,形成独特的唐服。
(2)唐官服之制,影响深远,用服色区分等级,“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
(3)冠和腰带也是官阶的标志,至武则天当朝,织赐不同纹样以区别文武官阶,也为以后王朝效法。
(4)唐代服装样式和种类都比前朝有所发展,最重要的是更加趋于完美、整体和成熟,其款式和织物都和当时崇尚丰硕体态的审美融为一体。在服饰上显现一种开放、自信的民族自信心。
四、唐代男子服饰
(1)圆领袍衫:无论贵贱,皆服的一种男子服饰。圆领袍衫又称团领袍衫,样式为上衣下裳连属的深衣制,形制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襟处有缘边,前后襟下缘各接横澜以示下裳之意,有单夹之别,穿圆领袍衫时上戴幞头,下登乌皮六合靴,腰系革带。唐代官员的袍衫,主要是以颜色来区别等级的,这种服色制度,是官服制度上的一
大特色,影响较为深远。贞观四年,定三品以上官服紫色,五品以上服绯色,六品、七品服绿色,八品、九品服青色,后因“深青乱紫”,改八品、九品服碧色。
(2)幞头:幞头之制,出于北齐,唐初定型。一种黑色纱罗做的软胎帽,裹在发髻的后面,稍稍突起并微微前倾;帽带或长或短,式样有三五种。先后有长脚式和腰圆式等。幞头脚的形状多种多样。幞头不仅为男子头衣,宫中女侍也多有用者,从一块民间的包头布演化为官员身份象征的乌纱帽,幞头与帻发展时间很久,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3)一般男子着衫、裤褶、半臂等。百姓穿本色麻布衣,两旁开衩较高,名叫“短骻衫”,衣服短小,故而短衣一般是劳动阶级的服装。
五、唐代官阶服饰
(1)唐代官员的袍衫,主要是以颜色来区别等级的,这种服色制度,是官服制度上的一大特色,影响较为深远。贞观四年,定三品以上官服紫色,五品以上服绯色,六品、七品服绿色,八品、九品服青色,后因“深青乱紫”,改八品、九品服碧色。
(2)以后数朝变更,服色也有所变化,但大抵以紫、绯、绿、青四色来定官员高卑。
(3)冠和腰带也是官阶标志,至武则天当朝,织赐不同纹样以区别文武官阶,也为以后王朝效法。
六、女子服饰:
(1)襦裙,唐女子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襦、袄、衫,下身穿裙子,裙式及色彩很丰富。初唐女子装束,接近隋代,平民多小袖长裙。通常裙束襦外,收裙束至胸上,甚至腋下。裙常用两色绫罗拼合,形成褶裥效果。天宝以后,贵族妇女中衣着日趋讲究、华贵和宽大。中唐以后,女装越来越趋长大宽博,衣袖长过四五尺,衣长拖地四五寸。盛唐后,女子坦胸为时髦。裙色以红、紫、黄、绿为多,其中红裙最为流行。
(2)半臂,“半臂”又称半袖,是以魏晋以来由上襦发展而来的一种无领对襟的短外衣。略同于裲裆,其长亦比裲裆微长而有短袖,通常袖长及肘,衣长及腰,对襟则胸前系带。这种衣式在唐流行很久。
(3)披帛,唐女时兴“披帛”,是继承六朝的帔子而来,由轻薄纱罗制成,上印花或加泥金银绘画,最初短阔,后变狭长,利用丝帛轻盈飘逸装饰。
(4)唐女着男装,较早在宫廷中开始,至开元天宝年间,成为流行,成为当时世风,上行下效。
七、胡服盛行,胡服的特色及影响
(1)在中国历史上,胡服很早就影响我国。自战国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汉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大融合,服饰上相互影响,上穿短褶,下身穿裤成为当时流行。
(2)真正出现大幅度的流行胡服,胡妆是在唐朝中期,前后受高昌、回鹤文化影响,女子戴尖锥形浑脱帽,穿翻领小袖长袍。中唐后胡服风降温,女子装束受吐蕃影响较大,重点在于发饰和化妆,“囚妆”、“啼装”、“泪妆”均属此类,衣着方面因尚宽博反而体现不出鲜明的胡妆特征。
(3)胡服在初、盛唐的广泛流行,说明汉族衣文化同样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精华。对异族服饰,唐政府兼收并蓄,对发展民族服饰文化起到重要影响,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一次重要的服饰变革。
八、唐代女子首服
(1)唐代女子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流行胡帽、幂篱、帷帽等。
(2)胡帽是西域少数民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初为男子头衣,女子在武则天时期兴穿胡装戴胡帽,到开元初年,女子即是骑马外出,也着胡帽而不掩面。
(3)幂篱、帷帽都是女子外出遮蔽容颜之物,幂篱在先、帷帽在后。
(4)唐近三百年来,女子的发髻式样和插戴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时期。前期女子发髻承隋,后渐多样。
(5)女子的面妆名目繁多且多变,除用铅粉胭脂外,有加承袭六朝的花钿、额黄。
九、唐纺织工艺
(1)唐朝服饰当时纺织工艺加工可分为织、绣、绘、缬、贴五法。
(2)织为织锦,一为五色织就的采锦,以小团窠最为常见;一为特制宫锦,有专用于官服的彩绫,也有专人设计花样后工人织就,用于制屏风的端锦宫绫。
(3)绣为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唐女子衫、襦、裙皆施绣纹。
(4)绘是泥金银绘或彩绘。泥金银绘即是用金银粉画在衣裙材料上。
(5)缬(xie)为印染。唐时称印染为缬,分彩色套染和单色染。
(6)贴即“堆绫、贴绢”法,把彩色绫绢照图案需要剪下贴在丝绸上。
十、唐代服饰纹样
(1)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除了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传统龙、凤图案亦被排斥,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点。
(2)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用至今。
十一、中国服饰史上第三次服饰改革
唐代是历史上繁荣、开放的时期。史料记载:“天宝初,贵族和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胡服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是中国服饰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十二、唐军用服装
军用服装的形制,在秦汉时已经成熟,经魏晋南北朝连年战火的熔炼,至唐代更加完备。如铠甲,《唐六典》载:“甲之制有三,一日明光甲,二曰光耀甲,三日细鳞甲,四日山林甲,五日马锤甲,六日白布甲,七日皂绢甲,八日布背甲,九日步兵甲,十日皮甲,十有一日木甲,十有二日锁子甲,十有三日马甲。” 铠甲质料以铁质居多,另有铜质、铜铁合金质、和皮、布、木、甲等,其中,明光铠最具艺术特色。
明光铠:前胸乳部各安一个圆护,有些在腹部也安一个较大的圆护,甲片叠压,光泽耀人,可以振军威。军服形制大体为左右对称,方圆对比,大小配合,因此十分协调,并突出军服的整体感。铠甲里面要衬战袍,头戴金属头盔,即“兜蝥(mao)”肩披“披膊”,肩间戴“臂韝(gou)”,下身左右各垂“甲裳”,胫间有“吊腿,脚蹬革靴。铠甲不仅款式要符合作战需要,而且色彩也要体现军队的威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其色彩多以金色为主,另有紫色、五色配之,内衬战袍,据军官级别高低不同,分别绣以各种凶禽猛兽。
十三、“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源于何时?
隋文帝杨坚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到隋炀帝时崇尚奢华铺装,
为宣扬皇帝威严,恢复秦汉章服制度,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背后,从此,肩挑
日月,背负星辰成为历代帝王冕服的既定款式。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出自哪里?作者是谁?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貌?
出自白居易的《时世妆》反映了唐人服饰的丰富多彩。唐人的服饰融合 了西域异族的
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国服饰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
宋朝服饰
宋朝(907年——1368 分南宋、北宋)
一、本章重点:
1、宋代理学及服饰和审美
2、宋男子服饰
3、直角幞头、方心曲领
4、女子服饰
5、缂丝技术
二、学习方法:
了解宋代日常服饰的特点,认识到理学对宋代服饰的影响,体会政治、文化思想对服饰的影响,深刻把握社会思潮对服饰重要特征的深刻影响。
一、宋代理学对当时审美特征和服饰的影响。
(1)宋代,儒学得到了复兴,由程颐、程颢、朱熹创立的“理学”使儒学真正哲学化,逐渐成为统治两宋的主导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仁义为本”、“存天理而灭人欲”等观点。
(2)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的意识。
(3)在服饰风格上,这一点体现的更为明显,朝廷多次定制中饬,“务从简朴”,“不得奢靡”,不少学者也纷纷提倡服饰要简朴、朴实。因此,整个宋代的服饰风格
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形制上,不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而简洁。
二、宋代男子服饰特征
- (1)宋初建国大部分承袭唐代,衣冠服饰也袭晚唐五代遗制,无大变化。官员的公服由袍衫,幞头、革带、革履组成。其革带是官职的标记之一。
- (2)袍衫,宋代公服皆为圆领袍衫,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紧身两种形制。官员的袍衫的纹样、质料、颜色分为等级。一般男装与唐同,有襦、袄、襕衫和背子。襕衫也属于袍衫范围,故又称“襕袍”。襕袍为圆领、大袖、长度过膝,下施横襕以示上衣下裳的旧制。
- (3)革带与佩鱼,革带在宋代时是区分官职的附属物,革带上附有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牌饰,有“玉带”、“金带”之称。天子用玉,大臣用金。革带四部分组成,是由带头、带銙、带鞓、带尾四部分组成。革带的两端朝下,以喻示官员对朝廷的忠诚。穿紫服绯的官员可佩带鱼袋。鱼带是官吏出入、联络的凭证。鱼目昼夜不闭,寓意常备不懈。并规定“紫服用金、绯服用银”。
- (4)方心曲领,宋代以前,官员朝服里衬一个圆形护领。宋代以后,朝服项间套一个上圆下方,形似璎珞锁片的饰物,被称为方心曲领。这个饰物,实际在功能上用以防备衣领雍起,并起压贴的作用。
- (5)直裰(duo):宋代男子的的常服服式,对襟大袖,后背中缝直通到底,也有说长衣无襕者称直裰,亦称直身,宋代僧寺行者也穿这种衣服。
- (6)幞头和巾:幞头是宋官员主要首服,直角为多,长如直尺,与唐比,少了爽利便捷而多了仪态威严之感。宋初,幞脚尚短,后逐渐加长。在色彩使用上,幞头不限于黑色,也可使用鲜艳的颜色。普通百姓多戴巾子。
三、宋代女子服饰特征
- (1)宋代女子的服饰,有襦、裙、袄、背子、半臂、裤等形制。
- (2)背子:宋代女子多服,其形制如衫,但偏窄小,男女皆服。两裾离异,前后片不缝合,腋下或后背垂有带子,其特有的窄长而平顺的外观,是宋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服饰。
- (3)衫、襦、袄、:宋代女子喜着大袖衫,宋代衫没有唐代轻薄和袒露,一般有衬衣,甚至有夹衫,李清照“泪融残花粉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
- (4)半臂、背心:基本承晚唐五代服饰,半臂和背心两者样式相近,通作对襟,唯半臂有袖而短,背心无袖。宋代称半臂的缺袖者为背心,背心为裲裆演化而来。背心长及腰部,宋出土的背心程长方形,对襟,下摆开衩。
- 5)裙:宋代女裙多承唐制,唐的裙式和色彩依旧盛行。自隋唐后,裙幅增加,裙裥增多,谓之“百叠”、“千褶”等百褶裙。女子的裙料以罗纱为主,装饰方式有刺绣、销金、晕染等,也有裙上缀珍珠为饰的,有诗词日“朱裙熠(yi)熠轻垂地”之句。裙带、裙子以长为美,并做上细密的褶裥使裙子显得更加修长。裙色有石榴花的艳红、芳草的青碧、杏子的娇黄等种种色彩。青裙,多为年龄大者。
- (6)裤:宋代女子穿裤已有露于裙外的,也有单着裤而不着裙的,将有裆的裤子外穿多为身份较为卑微的女子,贵族女子仍多在裙内穿无裆之裤。
- (7)花冠:宋女子首饰除传统的簪、钗、步摇等装饰,还盛行戴花冠。
- (8)帔帛:帔帛发展到宋代已为霞帔,宋代霞帔不似唐代飘逸。
- (9)缠足:至宋时,女子缠足已为儒家礼教倡导的一部分,后小脚成为衡量女子仪容的重要标志。
四、缂丝技术的发展
(1)缂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织物,又名“刻丝”,是中国纺织品中的瑰宝。
(2)缂丝是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织物上花纹和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出一种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通经回纬”的织法。
(3)缂丝在中国的织造技法中由来已久。唐代以前,仅见于毛织物。北宋,缂丝以定州为中心,朱克柔等名家模仿织造名人书画,使缂丝成为著名的艺术欣赏品。
五、唐宋时期对待胡服的不同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1)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造成了胡服在初、盛唐时期的广泛流行。
(2)宋王朝轻视北方的契丹、女真和党项族等少数民族,实际上这几个少数民族正由弱变强,他们占据了中国北方部分疆域,虽然宋朝皇帝曾三令五申禁止百姓服用胡人服饰,但仍不能避免彼此间的仿制和影响。其中以女子的钓墩最具代表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没有裤腰、两腿分离的连袜裤,当时在北方较为流行。
辽金元服饰
辽金元时期(916——1368)
辽916-1125、 金1115-1234、元1206-1368
一、本章重点:
1、辽、金服饰特征
2、元代服饰
3、元代纺织业及元代服饰纹样
二、学习方法:
本章主要涉及少数民族服装,可通过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来复习少数民族的服装特征,近几年来,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可能作为考试的出题点。
辽代男女服饰
- (1)男服:圆领长袍,男子的本族装束为左衽圆领长袍,袍外也有围“捍腰”者,就是在腰间系以皮围便于佩挂弓箭等物,下裳为裤。髡发,契丹男子发式,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光,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可戴毡笠,但戴汉族所谓的巾子,则需向政府交纳费用。
- (2)女服:衫子,女子常穿直领对襟衫子,也有左衽的式样,非常宽大,女子束得裙子裙摆宽大,下摆裹足而着靴。
金代男女服饰——女真族服装
- 男服:金的服饰与辽的服饰相似,男子服装窄小、左衽、不论贵贱皆着尖头靴,但发式完全不同;
- (2)女服:金女子着团衫,下穿襜裙,腰系红黄巾带,发式颜色都承辽制,其特别之处在于襜裙中还要以铁丝圈为衬。在金建国初期,无论贫富都要衣皮以御寒,不但袍衫,连裤,袜都要用皮制作,并通过布料的精粗、皮质的优劣来区别贵贱。
元代男子服饰特征
- (1)公服,元代以长袍为主,男子公服多从汉服,近乎宋式,俱右衽、盘领、大袖、戴舒脚幞头。两脚向两旁分张,名为唐巾。五品以上皆穿紫花罗,下级官吏和当差办事人只许穿棕檀色和其他暗色衣服,并以花纹尺寸、腰带质料加以区分官阶。
- (2)质孙服,蒙古男子平时多穿质孙服,形制为上衣下裳相连。辫线袄,一种圆领、紧袖、下长过膝、下摆宽大、腰上打上细密横褶后缝以辫线的“腰线袄子”。
- (3)比肩,袍外套一半袖的裘皮服装,类似半袖衫,男女皆可穿用。
- (4)比甲,无袖、无领、前短后长,前后两片用襻系结。
元代女子服装
- 1、袍服,蒙古女子以穿着袍服为主,汉人称其为团衫或大衣,形制宽绰,多为右衽。
- 2、姑姑冠,蒙古命妇从额眉处开始,覆一层头形状的软帽,帽顶正中竖起一个上广下狭的高大饰物,饰物外表还装饰着各种珠宝,称为姑姑冠。
- 3、汉人未按蒙古服饰,南方妇女多襦裳半臂。
元代的纺织业水平及服饰纹样的基本特征
- (1)元代棉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元代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国广泛种植。松江是元代棉纺织业的中心,松江织出的“乌泥泾被”远近畅销。
- (2)棉布的提花和印染工艺水平很高。贡献最大的是黄道婆。从海南黎族带回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代服饰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一、本章重点:
1、明男子服饰
2、明女子服饰
3、明代服饰纹样
4、明代丝绸与贸易
二、学习方法:
明朝时期,汉族人开始重新统一中国,服饰出现了恢复唐宋之风的服饰风貌,复习时注意此时官服中出现了标志身份等级的补服形式,同时还应关注此时资本之一萌芽给服装造成的影响。
历史背景
(1)明代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其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紫尚繁,华丽、华贵是其特征,趋向于诸多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的风气。
(2)明代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3)文化极为繁盛。
【1】儒学中,王守仁创建“心学”,提出了许多与被视为正统的朱熹学说不合甚至相反的观点。
【2】明代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市民文艺至上,并以小说、戏曲为代表。
一、明代男子服装
- (1)明朝恢复了汉族传统服制,但实际形制与唐朝又有区别。明代男子的服装以袍衫为尚,袍服所用纹样及颜色因官职级别而异。
- (2)团领衫、补子、幞头:明代公服在洪武年二十六年定:衣用盘领右衽袍,袖宽三尺。盘领即圆领,材料用丝,或用纱罗绢。袍服所用纹样及颜色因官职级别而异:一至四品官,用绯色;五至七品官,用青色;八至九品官,用绿色。所织纹样,一品官用大朵花,径五寸;二品官用小多花,径三寸;三品官用散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官小朵花,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官小朵花,径一寸;官职八品以下,袍服无纹。洪武二十四年定,职官常服用补子。补子纹样有严格规定,以区别文武官职和品级。补子是一块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的纹样,缝缀到官服上。幞头在明代已成为统治阶层的专用头衣。常服中的幞头称为乌纱帽,前低后高,圆顶,两旁各插一翅,翅端钝圆,可拆卸,帽内通常用网巾束发。帝王常服所用的幞头名“翼善冠”,折角向上。
- (3)直掇或直身:右衽、大袖的宽敞袍式,继承宋代式样,背间中锋直通到底 ,明时僧道亦服。明初儒生服直掇,又称蓝袍。市井富民,着衣颜色只许用黑、青。百姓穿青布棉袄,白布裤。
- (4)罩甲:罩甲则是超短袖对襟,长度在膝下到足背间,衣服紧窄。当时罩甲穿用极为广泛,士庶皆服,但明政府下令只有骑马之人才可穿对襟罩甲,紫花罩甲不可穿用,黄罩甲只许军人穿用。
- (5)巾、帽:巾和帽采用唐宋元制度,比较多样的。如: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即瓜皮帽)、东坡巾、平定巾等,夏季用结棕或者漆纱制作,冬季则用绒或者毡,有六掰、八掰,上作平顶或圆形,用线缝合,顶上可结水晶或香木,下有帽檐。
二、明代女子的基本面貌
- (1)明代妇女服饰,主要有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命妇的礼服有凤冠、霞帔、大袖衫及褙子组成。与唐代女装不同的是,明代女装风格修长、窈窕、同样有着变化极丰富的衣服式样。
- (2)凤冠、霞帔: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霞帔是一种帔子,其像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坠一颗金玉坠子。明代继承宋代用作命妇的礼服,对不同品级命妇霞帔的纹样有严格规定。
- (3)背子:背子样式继承宋代,到明代流行更广,基本样式同宋代,一般有合领和对襟两种。
- (4)比甲:即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本为元制,但北方妇女尤为喜爱,作为日常之服。
- (5)水田衣:一种以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袈裟,因拼合的布形如水田而得名,
- 俗称“水田衣”。
- (6)衣、裙:衣裙潮流风气如唐多变,四方服饰,都仿京师。以后趋效南方,以江南秦淮河曲中的装束为最,以淡雅朴素为尚。明代衣衫及领已有用纽扣者。
三、明代服饰的审美特征
(1)明代纹样中当属吉祥纹样的运用,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吉祥纹样所表达的“富贵寿喜”四字概括了明代市民文化的追求及审美趣味,如今,吉祥图案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认知民族精神旨趣的标志之一。
(2)明代图案在继承前代图案的同时,创造并丰富了诣音图案和寓意图。明代皇帝头戴善冠,穿有满地云纹衬托团龙及十二章纹样服饰,前后及两肩各绣金盘龙一,寓意了皇帝才德兼备、文武双全。
(3)明神宗万历皇帝所穿的龙袍与宪宗皇帝龙袍相似,只是满地的云纹图案被满地的寓意图纹所代替。装饰美化只是一方面,而纹样寓意的内涵更为深刻。随之发展的寓意图案有的至今仍在沿用。龙纹、云纹、植物纹等都趋向写实,表现程式化造型特点。
清代服饰
清代(1644——1911年)
一、本章重点:
1、背景(了解)
2、服饰史上第四次变革
3、男子服饰
4、女子服饰:满族、汉族
5、纺织技术的发展(苏州、杭州、江宁)
二、学习方法:
复习本章时应当掌握满族男女服饰的主要特征,此时是中国历史上服饰制度
比较严谨的时期。为什么此时能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服饰变革。
一、清朝文化对服饰的影响
(1)清王朝时期,中国文化日趋保守。保守思潮开始取代明中期以后盛行的浪漫主
义思潮,满族统治者和士绅阶层合力采用强硬措施,迫使民众接受旧的、以等级秩序
为核心的道德原则和社会秩序,传统的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成为
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
(2)保守的趋势进而表现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复古主义、禁欲主义盛级一时。至乾隆
时期,明末清初的突破传统的解放思潮已成为历史陈迹,文化界不再有人性的呼喊,
也不再有思想维的爆发。
(3)明朝市民文艺至清变为感伤主义弥漫,一种对人生的空幻感层层折射出一个表面
繁荣平静,实际颓唐没落的时代,服饰风格受到宫廷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审美
趣味的影响,注重技巧,注重纹饰,呈现出可类比与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
丽、矫揉造作的风格。
二、中国服装史上最激烈的服饰改革
(1)清朝服饰改革是两千余年君主集权制中一次大的服饰变革,也是最为激烈的服
饰变革。
(2)清代帝王因其以马上得天下,所以坚持满族的紧身易于骑射的装束。清朝建立
之初,满族贵族马上推行剃发制度。因南方反抗起伏不定,统治者未能强行推行。
(3)第二年天下初定,强制汉族剃发易服,掀起轩然大波。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便是强迫汉民臣服的严重手段,民族矛盾尖锐,围绕剃发改装的斗争激烈,后为缓和
矛盾,清采用了十从十不从的的建议,缓和了当时紧张的局势,对中国服饰的流变有
着极大的影响。
(4)清末,留学生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文化,开始剪辫发穿西装的先风,后来军队和
学生的服饰也逐渐采用西方服制。清王朝迫于形势,准许自由剪发,但积习太深,顽
固派也可以阻挠,未能实行。
三、清代男女服饰特征
(1)清在原有满族的基础上吸纳明朝服制的某些典章制度,制定了各种冠服制度的形制。
(2)其中皇室帝后的宫廷服饰日趋完备,沿袭了明代的服饰种类,如礼服、吉服、常服
以及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饰,但在服装形制上,仍保留满族有马蹄袖的右衽窄袖紧身直身
袍服形式。
(3)皇帝的袍服以龙为章,皇帝吉服用明黄色,织绣五爪金龙。满族钦定清朝冠服冠帽,
与中国前朝历代也有所不同。百官所穿的朝服、补服也随改满制,仅补服中保留补子以辨
品级。常服主要为褂、袍形制,满族袍为上衣连下裳形制,圆领或立领,衣襟有对襟、大
襟等,皆用纽扣系合;袍身较之汉族袍服紧窄,袍长一般至脚背。
- 男子服装:有袍,衫、褂、袄、裤等,清官员主要的礼服是袍褂;满清长袍多开衩,官吏市庶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
- 袍服:满族开衩之袍,也叫“箭衣”。袖口装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为便于行动,满族袍服常有功能上的补充,如朝服腰下有襞积(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上的皱纹),常服袍衣裾开二衩,皇族开四衩,行袍为乘骑所穿,形制同常服而长度减短十分之一,右面的衣裾下短一尺,因此,行袍又称作“缺襟袍”,下乘骑时则把这短的一尺用纽扣拴上。
- 箭袖:礼服的袖口有突出其外的宛如 马蹄的箭袖,亦称“马蹄袖” 。
- 褂:褂即为汉族所谓的上衣 ,褂子多穿在外,也叫外挂,颜色用石青,也叫绯色—即黑中透红的颜色,素服用元青色,即黑色。其料因季节而变,有单、夹、棉、皮。职官外褂,又在胸背正中位置,缀以补子,俗称“补褂”或称“补服”。
- 马褂:马褂是长袍衫之外长及脐的一种行褂,长不过腹,袖仅掩肘,便于骑马,故又叫“马褂”。
- 马甲:又叫背心、坎肩,有单、棉甲、纱都有,式样似马褂而无袖。
- 衫、袍:清代士庶常服衫、袍居多,为圆领、大襟、平袖,襟上用纽扣系结。
- 裤子:裤子有单、夹、棉、皮之分,身份之人多穿于衣内,走卒农夫则穿于外,上着短衫,短袄、头戴毡帽、斗笠。
- 披领与披衣:披领形似菱角,有冬夏两种,冬天用紫貂或石青甲海龙缘镶,夏天用石青加片金缘边,男女通用。
- 帽:清代男子冠帽有礼、便帽之别。礼貌有二式:暖帽和凉帽。礼帽上有顶珠和花翎,这是清代特有的品级标志。暖帽中间有红色帽纬,并装顶珠,用宝石制成。
- 朝珠、腰带:朝珠是挂在颈项间的垂珠,随官品而用,质料各不相同,共108颗圆珠,后引垂于背后,称为“背云”。
- 女服:满、汉两式,满族妇女多着长袍,汉族仍上衣下裳制或者上衣下裤制。清初期禁止满族妇女着汉装,后期有所变化。满装钦定冠服式样较为固定,男女同服,日常服装则以宫中为尚;江南苏州,扬州一带是汉族女装中心。满式女服常有袍、马褂、马甲等。汉式女服继承明朝服饰,上身着袄、衫,下身束裙。清初有比甲、背子,后流行上衣下裤,还有一裹圆、一扣钟、云肩等。
四、清朝服饰纹样的审美特征
(1)清代染织工艺的空前发展,为面料的精细繁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将丝绸产
品的精致华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民间所有的面料制作也极为精美,而且种类繁
多,数不胜数。
(2)面料早期以花纹雅丽、色调清新为主,宫廷纹样配色多仿汉、晋、唐、宋各代而
加以变化。纹样在继承明代纹样的基础上,更为精致细密,甚至发展到堆砌雕琢的程度,意蕴以富贵、吉祥、如意的含义居多。早期多用暗蟒、拱璧、汉瓦当纹、富贵不断、江山万代等。后期纹样日趋写实。
(3)清代的服饰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顶峰,服饰图案在这时的装饰作用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如果说历史服饰图案都有一定的发展,都有尚可创造的余地,那么,到了清代,服饰的装饰纹样就是繁杂堆砌。如果说清代服饰的发展与历代服饰也有不同的话,
那么,就是各种服饰配件的完善、图案的繁琐,以及等级观念在图案上的反映更加森严明确了。
- 清代的服饰除了承前代的装束外,主要是在装饰物件上更加完备了,如服装出现了马蹄袖的上衣,出现了马甲。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纹样,在明代的八吉祥纹样的基础上,集图案的装饰作用之能事,使之达到了繁纷的程度。
汉式女服:
汉代女子服装继承明朝服饰,以上身着袄、衫、下身束裙为主。清初有比甲、背子,后期又流行上衣下裤,此外还有一裹团、一扣钟、云肩、饭单等。
- 袄、衫:清初汉族女子袄、衫以对襟居多,上有高约寸许的领子,领上装有一两枚领扣,这种领扣形似蝴蝶,多以金银做成,。清后期衣裙装束日趋繁复,女装衣袖宽一尺许,镶绣于袖端,衣缘越来越阔,花边越滚越多,从“三镶三滚”到“十八镶十八滚”。
- 裙装:清初的裙子都系在上衣之内。苏州妇女崇尚“百裥裙”其裙前面裙门绣花加花边栏杆,左右打细裥,数目刚好为一百。
- 一裹团:妇女的便服四面不开叉者,叫做一裹团。男子亦有之,及前后不开叉者,如后世的长衫。
- 裤子:清后期女子着裤子为常服日益盛行,裤子也更为华美,裤边亦有镶滚。
- 一扣钟:一扣钟又名“一扣衷”、“蓬蓬衣”,就是今天所谓的斗篷。为御寒所用,男女都穿,官员可穿于补服之外,但蟒服不许用,行礼时必须脱去。女子所穿的一扣钟多以鲜艳的绸缎为表,以裘皮为衬。
- 云肩:女子领下多外罩云肩。云肩自明代起已用之,式乃为“四合如意”。有剪彩作莲花形、结线为璎珞,周垂排须,汉族新妇结婚者有披此者。
清代的精湛纺织工艺
(1)清代染织工艺的空前发展,为面料的精细繁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清代三大
织造江宁、苏州、杭州等。
(2)棉织业在此时有较大发展,产棉地区扩大,棉布也成为大宗出口的手工业品。
(3)当时的面料有锦、绸、缎、绫、罗、绢、绒、葛、布、缂丝、纳纱等锦中的江宁云锦更是名品。云锦以妆花、天鹅绒、金彩缎、闪缎等类别,其中以妆花工艺最为复杂,原料最为奢侈。民间面料也极为精美。
(4)面料早期以花纹雅丽、色调清新为主,即是是宫廷纹样配色,也一改明代之浓丽,有意多仿汉、晋、唐、宋各代而加以变化。
民国服饰
民国(1911——1949年)
本章重点:
服饰史上第五次变革
“拿来主义”的提出
男女服饰
中山装、旗袍
学习方法:
学习本章时,注意掌握中西方服饰形成“中西合璧”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结果是什么?如何对待西方的文化?怎样正确对待中西方的传统文化?
民国时期男女服饰特征
(1)男子服饰:民国的服饰改革,是大势所趋,两式服饰始为大多数人接受。同时,
原清末的中式服饰依旧流行。这时期是西装革履与长衫马褂并行不悖的时期。主要有
西装、中山装、长袍马褂等。
(2)女子服饰:女服变化较多有着清大襟衣裤者,也有西式。主要有旗袍、西式时装、
袄裤等。
- 中山装:中山装是经过改良的服装,最早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穿用,由奉帮裁缝制成的服装,由于民主共和的影响,此服被冠以中山装。穿着者多为公务员或者革命者。最早的中山装领口称关闭式八字形,前门襟七粒扣,后背有中缝,在衣服正面,各有上下左右四个贴袋,胸前两个明袋还制成可以涨缩的“琴袋”式样,上袋盖作称倒山形笔架式。与中山装配套的裤子是西裤,它是由前后分片组成,腰围有褶裥,有侧袋和后袋,裤脚带褶边。
- 西服:辛亥革命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服在中国开始流行,穿着者主要是官吏、留学归国的革命者、大都市的知识分子等。当时,学生、教师、洋行和机关办事员着西装的居多。
- 长袍、马褂:长袍、马褂依旧是民国时期的法定礼服。民国时期马褂崇尚狭窄,一般多以黑色丝麻棉毛织品为质料,对襟窄袖,长至腹部,前襟钉纽扣五粒。长衫多用蓝色,一般是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两寸,袖长与马褂并齐。
旗袍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1)旗袍是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女装。20世纪20年代旗袍开始兴起,但进行了改造,
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不再宽阔,并吸收西洋服装的裁剪方法,缩短下摆,收紧腰身。
(2)到了30年代,旗袍进入全盛时期,发展成窄袖、收腰、无袖等款式,先是流行高领,
领子越高越时髦,后又兴起低领来,领子越低越时髦,甚至有无领旗袍。袖子的变化长短交复。衣长有长至下摆曳地;后又流行短过膝盖。
- 从40年代起,旗袍的样式逐渐趋于短袖,缩短衣长和减低领高,旗袍更加轻便、适体。旗袍成为这时期中国女性最典型的服饰。不论贵贱,都以旗袍为尚。同时在旗袍上配以背心或西装,加有西式围巾、手套、胸花、首饰等。改良后的旗袍改变了传统的女装的胸、肩、臀完全程平直状态的造型,变得更加合体,体现出女性的曲线之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服饰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本章重点:
1949—1979年30年服饰变化
1978年以后多样化的着装
学习方法:
学习本章主要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发展的两大阶段,了解形成这一时期服装特征的主要原因,探讨中国未来的服装应该朝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文革时期的服饰特征及其成因
(1)服饰是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没有一种东西能比服装更具体且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更密切。在人类几千年的穿衣史中,政治因素始终是与服装发展密不可分。“工农兵”
的胜利,使代表“工农兵”形象的服饰备受青睐。
(2)文革是一场服饰革命。人们的穿着打扮首当其冲,破四旧运动是这场服饰革命的
第一个战役。过往的服饰成为革命的对象。为了适应新标准,人们开始极快的改变装束,
几乎都选择了十分类同的服装形式和单一的服饰色彩。十年内保持着穿着的高度统一,这种现象与政治联系表现出罕见的密切。随着政治的升温,一些错误服饰观念在文革中恶性膨胀,加剧了这一变革,人们通过服装这个特殊符号来减少由本质不同带来的外观
差异,试图通过统一服装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3)文化大革命中绿色红卫兵服十分流行。绿色不仅成为革命的标志,还成为狂热,
盲从的政治符号。人们通过表征的趋同掀起绿军装热,在世界的服装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男子服饰:
- 中山装:中山装作为当时国家领导人穿着的服装,其设计和裁剪吸取了现代服装的特点,造型突出了人体的线条,穿上后使人显得威武挺拔、端庄严峻、同时它又具有实用方便、结构简单。面料使用广泛,可做礼服也可作便服。
- 列宁装:新中国成立之初,列宁装是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着的服装。双排扣,中束腰带,西式大驳领,有两个或三个挖袋,胸前一只,腰旁两只斜插袋,普遍多为宽腰身,灰色棉布。以后多为女干部穿着。
- 干部服(人民装):干部服即为中山装,是20世纪50年代人们根据中山装和列宁装的特点综合设计出“人民装”后来出现的“青年装”、“军便服”都有中山装的影子。
女子服饰:
- 列宁装:20世纪50年代,党政女干部多穿列宁装;灰色棉布、双排扣、中束腰带、西式大驳领、挖袋。
- 布拉吉:布拉吉是一种连衣裙,源自俄语,是20世纪50年代最受欢迎的服装。
- 旗袍:20世纪50年代初,旗袍仍被一些城市妇女穿用 。50年代后期,旗袍贴上“资本主义”标签,穿旗袍的人减少。“文化大革命”前夕,旗袍基本绝迹。改革开放以后,在一些礼仪场所,旗袍又成为中国女性的服装。
- 春秋衫:春秋衫样式为前翻一字领或八字领、四粒扣,领子可以打开,也可闭合,前身两只大贴袋。他没有腰,只是在肩部和腋部向胸部有两条省道,略微表现胸部,也称两用衫。
- 红卫兵装:红卫兵装是文革时期最革命的一种服装,不仅是一种服装,也是一种政治符号。
- 中式外衣:中式外衣就是传统的袄褂,在中国农村或城市平民中穿着者较多。以后流行中西式棉袄罩衣,即中式服装用西式装袖的服装。
- 女着男装:新中国建国后“男女同装”的特殊现象是中国妇女解放的自身特点造成的。
- 踏脚裤:20世纪80年代末,一种名为“健美裤”的黑色弹力针织裤迅速遍及全城,其裤口下有一条踩在脚下的蹬索。
- 西服套裙:80年代的女性们也穿上了西服套装。主要在白领中流行,人们把它叫做“职业女装”。
- 裙:20世纪90年代裙式无比丰富,直身裙、衬衫裙、春秋裙、背心裙、吊带裙等,通常还配穿长筒靴和高跟鞋。90年代开始流行超短裙。
- 民族女装:中国风是在90年代末一股民族风貌的流行,有时尚旗袍、肚兜、斜襟袄子等。
- 性感女装:90年代末流行的服装。典型样式有:露脐装、露肩装、露背装、透视装、中式肚兜以及许多小一号的衣裳。
新中国服装发展的轨迹
- (1)中华人们共和国的成立,带来了中国社会政治体制、经济制度、阶级结构以及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服装变革表现为对代表封建等级制度的服装的抛弃。这种全社会性的服装变革并非简单的服装演进,而是中国服装革命化、政治化的产物。建国后服装的演变,并非是三四十年代中国服装发展的继承,而是改变了中国服装的自然演化过程,政治事件造成了服装风貌的变革,这一变革对中国服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被认为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代表服装的长衫、旗袍、西装等都被逐渐抛弃。
- (2)政治、经济对服装产生影响是必然的,但这是像这段历史时期政治对服装的决定性、广泛的影响着实时罕见的。由于相当一段时期的经济落后,在物质短缺和严峻的政治氛围里,衣消费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平,许多人家都是自己动手做衣,这是中国人大多家庭的主要衣服来源,裁剪水平良莠不齐,款式简单,色彩单调。尤其是物质的匮乏与经济的不景气,所以这时的衣裳便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打补丁也成了这个时期的政治时尚之物。因为补丁衣服合乎当时社会政治时尚的要求,旧的,破的衣服以及有几块补丁的衣裤,显示节俭和革命。
- (3)服装形式的简单并不表示该服装现象的简单,相反,这种异乎寻常的高度统一的服装反应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因为它并非作为民族服装出现,全民性统一化着装是现代国家的衣文化奇观。
- (4)这种政治上的极左思潮到70年代末得到遏制,中国的服装产业真正步入春天。
历年真题总结
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
考试科目:中外服装史(设计艺术学专业)
一、绘图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画出清代满汉女装的典型样式。
2、画出迪奥的成名作“新样式”(new look)的服装样式。形式不限,线描或 单色、着色均可(是否画出人物自定);以准确、美观、效果最佳为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胡服骑射”及其意义。
2、简述哥特式时代的服装特点,及其在西洋服装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原因。
3、江南三织造分别指哪里?是评价当时中国的纺织产业背景。
4、被称为“冉冉升起的怪才‘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曾为CD品牌做了几场民族文化题材的发布秀,简述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关系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及服饰风格特征,请联系中国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及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
2、20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的“祥云“纹样在我国历史上主要运用在什么上面?谈谈你对该纹样以及其他传统纹样的审美评价。
统计:中国服装史:75分+20分;西洋服装史:75分-20分
北京服装学院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
考试科目(中外服装史)(设计艺术学专业)
一、绘图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图示说明中华民族时期女装的变迁
2、请画出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男女服饰各一套。注:形式不限(线描或单色明暗均可);无须着色;是否画人物自定,以尊重史实、美观为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兵甲,与子偕行。”
这是《诗经·秦风·无衣》,请结合这首诗,运用服饰文化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0分)
2、请列举几部研究中国服饰文化的著作,并举两例简述其特色及其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的贡献。(10分)
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丝织业、棉纺业,这是中国成为衣冠王国的重要基础。”请结合服装史的知识简要论述一下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10分)
4、“After first word war (1914-1918), women’s clothing was in a period of revolutionary chang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s was the movement towards equal status for women. A newer, more business-like type of woman emerged and made corresponding demands on clothing. Exaggerating of the female form was abandoned and more freedom for the legs was demanded. The result was the simplified loose, shift dress and short skirts.”请简译这段文字,并阐述该时期的女装风格、样式及其产生的原因。(10分)
5、西方近世纪的立体化造型手段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0分)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中国历史上胡汉文化的交汇对服饰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试举两例进行论述。(25分)
2、西方近代的多次艺术运动均对服饰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试举两例加以论述。(25分)
统计:中国服装史:80分;西洋服装史:70分
“新”题型考查内容
1、综合性思维的运用
1)题目要求作答的宽度(横向)
2)题目要求作答的深度(向纵)
2、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1)艺术性
2) 顺序性
3、基础知识
1)服装是的基本内容
2)文学基本知识
3)英文的基本理解
总而言之,将你的答案写成纸上的艺术品!
- 绪论
一、本章重点:
1、中国服装史的宏观线索
2、西方服装史的宏观线索
3、中国服装史的五次变革
4、东西方服装的比较
二、学习方法:
掌握中西方服饰的两条宏观路线,以此来了解考研主要内容,切记请勿死记硬背, 一定理解记忆,以便更好掌握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