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个级别,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在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时代,无论什么都要有等级制度,这种制度最能体现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清朝文武官服前胸和后背上缝缀的“补子”,或称“补袍”或“补褂”。不同的补子代表着不同的官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朝补袍,让大家在以后的清代历史剧中更好地认识。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官员补服制度的来源

在古代官员级别区分主要靠冠帽。到了唐朝开始衣服也出现区别,但区别仅限于颜色。文武官员朝服以所绣图案表示级别不同,即补服制度,是从明朝才开始的。清朝沿袭明朝传统,清初官制,大体承明之旧,只是对明朝官制中突出的弊端稍加厘革。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明代官员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补服是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或“补褂”。

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明代的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

清代官员补服制度

清代对补子的规定是:一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锦鸡、武狮;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文鹭鸶、武彪;七品,文鸂鶒、武彪;八品,文鹌鹑、武犀牛;九品,文练雀、武海马。此外,都御史、按察使等,均绣獬豸。

据考,在衣服上绣绘飞禽走兽的补子以区分官阶的制度,最早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补子就是一块缝在官员服装上的布,上面所绣的不同禽兽,代表了一个人官位的大小。所以,古代官员穿的袍子也叫“补服”。自明代开始,“补子”作为官服上的等级标志,沿用了近600年,成为封建等级制度尊卑高下最突出的代表。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清代补子图案和相对应的官衔。

一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一品文官补服,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一品武职,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81两,加支528两;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三殿三阁(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为正一品殿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内阁大学士。

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吏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户部、理藩院)、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协办大学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地方:总督(加尚书衔)

二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二品文官补服,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二品武官,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444两;从二品岁奉53两,加支324两;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銮仪卫使、大理院正卿。地方:巡抚(加兵部侍郎衔)、漕运总督、河道总督。

从二品:内阁学士、军机处散秩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各部院左右侍郎。地方:布政使、按察使。

三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三品文官补服,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三品武官补服,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39两,加支204两;

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上驷院卿、大理院少卿、太常寺卿。地方:顺天府尹、奉天府尹。

从三品:太仆寺卿、光禄寺卿。地方: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参政道。

四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四品文官补服,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四品武官补服,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27两,加支114两;

正四品:通政使司副使、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地方: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盐法道、副使道。

从四品: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光禄寺少卿、国子监祭酒。地方:知府、土知府、都转盐运使司运同、参议道、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五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五品补服,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五品补服,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18两,加支72两;

正五品:各部院郎中、太医院院使、左右庶子、佥事道、钦天监监正。地方:直隶州知州、同知、土同知、顺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监掣同知。

从五品:鸿胪寺少卿、各部院部外郎、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詹事府洗马。地方:各州知州、都转盐运使司副使、土知州。

六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六品补服,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六品补服,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14两,加支35两;

正六品:太医院左右院判、内阁侍读、左右中允、主事、都察院都事。地方:京府通判、土通判、京县知县、通判。

从六品: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地方:土州同、州同、运判、理同。

七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七品文官补服,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七品武馆补服,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12两;

正七品:内阁典籍、主簿、评事、通政使、太常寺典簿司知事、太常寺博士、御医。地方:知县、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土知县、县视学。

从七品:五官灵台郎、光禄寺典簿、布政使司都事、翰林院检讨、国子监博士、七品典仪。地方:土州判、州判。

八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八品文官补服,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八品武官补服,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23两;

正八品:司务、司库、协律郎、国子监学正、太医院吏目。地方:土县丞、县丞、库大使、按察使司知事、府厅学正、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教谕。

从八品:五官挚壶正、典簿。地方:训导、盐运司知事。

九品官员补服制度

清朝时期补子的官员等级制度

九品补服,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

正九品地方:主簿、土主簿、土知事、庄头、府厅知事。

从九品:孔目外郎、司狱、司晨、医士、鸣赞待诏、钦天监博士。地方:仓大吏、吏目、巡检、道府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声明:服饰易汉服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为了能让本站持续长久的更新下去,大家可以赞助一下本站。赞助本站 关注公众号:服饰易文化  关注服饰易文化

时尚或许会变,历史必将永恒!---- 虫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