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汉服爱好者演绎海外流失文物“归乡”,与河南博物院的“兄弟姐妹”跨时空重逢

河南汉服爱好者通过精致美丽的妆造将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拟人化” 视频截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

“虽然我们远在他乡,但请不要忘记我们,我想回家!”

短短4天时间,顶端新闻汉服文化创作者“爱笑的吃吃”联动30多位河南汉服同袍相聚河南博物院,用汉服造型演绎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让远在大英博物馆的文物跨越时空,“回到”故乡与河南博物院的“兄弟姐妹”实现最美重逢,令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大量中国文物“困于”大英博物馆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近期,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文物被曝失踪后,“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话题再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有网友表示:“看到我们视若珍宝的文物,拥挤地陈列在柜子里,却只有一个简单的编号时,我忍不住哭了……”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其中,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公开的数据是2.3万件。但据相关分析,该馆实际收藏中国文物超过20万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不同于国内精品文物单独的陈展方式,许多国外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数量庞大,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

在大英博物馆,来自中国的文物只能挤在一起,仿佛在一个买卖工艺品的柜台上随意展出。随意涂鸦、损坏雕塑、打碎瓷器等情况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大英博物馆近期发生了30年间第6次文物失窃事件,2000件文物不翼而飞。

穿越千年的珍贵文物、中华儿女珍之重之的文化瑰宝被如此对待,引发了网友们强烈的不满与悲愤,一声声“回家”成为大家共同的呼唤。

“文物回家”背后是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

顶端新闻创作者“爱笑的吃吃”作为一名汉服爱好者,向“汉服圈”好友发起号召,共同策划主题活动,通过精致美丽的妆造将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拟人化”,跨越时空,在河南博物院举办了一场“文物回家”的征集活动。

“最开始以为可能会有10个人参与,但目前这个群已经有60多个人了。”“爱笑的吃吃”表示,“大家对这一活动的热情很高,很多人没办法到大英博物馆、美国洛杉矶博物馆等国外的博物馆现场,亲眼看看哪些文物流落国外,但都希望通过这次发声,让更多人知道很多文物流落在外,甚至这些宝贝连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编号。”

谈到在河南博物院组织这次活动的原因,“爱笑的吃吃”说:“我是郑州本地人,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河南博物院是我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在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第三集中,部分场景就取自河南博物院,所以我认为这次‘文物回家’活动和河南博物院的契合度是很高的。”

活动现场,许多参与者眼含泪水,在呼喊中泪流满面。“单人拍摄时,我们‘化身’文物,表现自己被困在国外博物馆的状态,都忍不住掉眼泪。”“爱笑的吃吃”认为,人们在那一刻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被困在外面的“文物家人”,心中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凸显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她表示,未来将策划更多类似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为文物回家发声,为中华文化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逃出大英博物馆》第三集播出后,河南博物院也在官方微博同步发声:“归乡的路很长,愿故乡的风和云能抚平所有的创伤。”

重回故土才能捍卫文物的“尊严”

北京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说:“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

“文物回家”相关话题爆火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它们的最佳归属是回到故土。

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追索流失文物,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

去年,社交媒体上有一个提问:“博物馆中让你感到最震惊的一件文物是什么?”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大英博物馆一个角落里的一个石枕,上面写着‘家国永安’。”

国运强则文化兴。一声声“回家”,呼唤着中华儿女“家国永安”的美好追求,彰显了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助力文物归国之梦早日实现。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